继水滴屏以及屏幕指纹之后,刘作虎坐实一加6T将载安卓P系统

继水滴屏以及屏幕指纹之后,刘作虎坐实一加6T将载安卓P系统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物质是由元素构成的,那么,元素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1803年,道尔顿创立的原子学说进一步解答了这个问题。

原子学说的主要内容有三点:

(1)一切元素都是由不能再分割和不能毁灭的微粒所组成,这种微粒称为原子;

(2)同一种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不同;

(3)一定数目的两种不同元素化合以后,便形成化合物。

原子学说成功地解释了不少化学现象。随后意大利化学家阿弗加德罗又于1811年提出了分子学说,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他认为,许多物质往往不是以原子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例如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而化合物实际上都是分子。从此以后,化学由宏观进入到微观的层次,使化学研究建立在原子和分子水平的基础上。

19世纪末,物理学上出现了三大发现,即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这些新发现猛烈地冲击了道尔顿关于原子不可分割的观念,从而打开了原子和原子核内部结构的大门,揭露了微观世界中更深层次的奥秘。

继水滴屏以及屏幕指纹之后,刘作虎坐实一加6T将载安卓P系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