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误区和注意事项!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误区和注意事项!

小麦的生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苗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关键阶段也就是处于打苞孕穗阶段,种植稍微早点的就已经抽穗,那么这个阶段是决定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最关键时期,所以我们要做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同时每年从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及省植保总站都会发出关于小麦赤霉病预防警报,根据每年气候及田间菌源非常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大发生,那么对于小麦赤霉病预防之前和农朋友提个醒,我们一定不能在防除赤霉病时候出现“马前炮”和“马后炮”的问题!以便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误区和注意事项!

1. 三大注意事项:一看苗情分类防治、二看气候灵活掌握、三看药剂一喷多效!

2. 四大防治误区:1、跟风打药不下田 2、一次打药不查看 3、药剂选择不合理 4、施药用水不足量

(1) 一看苗情 分类防治

对于小麦赤霉病今年的防治和往年防治有差别,由于17年小麦播种偏迟、播种后遇到干旱,还有一部分早春化学除草受到药害、渍害的问题,整体导致同一块田中小麦生育期有差别,也就是有的小麦已经抽穗、有的小麦还在打苞孕穗。当前安徽省这种田块的比例比较多(尤其稻茬麦地区)一定要以早抽穗的为准打药,一般抽穗到扬花3-4天左右,如果等到整块田都抽穗扬花打药,这时候早抽穗的就已经感染赤霉病,后面打药就为时已晚!针对这样的田块我们在防治第一遍赤霉病后7-10天需要根据田间和天气情况进行第二次防治,这时候不但可以高效防治赤霉病还可以兼治锈病、白粉病!保护最上面三片功能叶!(药打出头麦,不打扬花麦)

(2) 二看气候 灵活把握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气候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穗部,它的发生主要因数与小麦抽穗扬花时候是否遇到持续下雨有极大关系,如果遇到雨天、雾天我们的防治次数2-3遍。当然与其他因素也有关系(菌源数量、品种抗性等);按照正常年份我们说“晴天见花打、阴天见穗打药、雨前抢先打、雨停间隙打”。同时按照植保角度和书本来说小麦齐穗到扬花5%-10%开始打药。但是,由于今年4月的天气比较特殊,从安徽省当前情况来看防治高峰期基本在4月20号左右,但是这两天的温度上升快27-28度,对于一些抽穗的小麦是一边抽穗一遍扬花,这个时候就要在降雨之前施药,那么4月11号以后又出现降温持续阴雨;这个时候就要根据田间情况见穗打药。今年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根据天气灵活把握赤霉病的防治。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误区和注意事项!

另外我们在根据苗情及气候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时候要注意小麦的扬花:一般小麦在上午9-11点和2-4点左右处于扬花阶段,这个时间段尽量避开施药,同时小麦扬花开始是黄色花序说明开始扬花,扬花结束后是白色,注意观察;正常年份应该抢在出现黄花5%左右开始施药,这个时间基本是防治的最佳时期。(药打黄花现 不打白花现)

(3) 三看药剂 一喷多效

对于目前市面上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很多,首先主要正式登记小麦赤霉病的药剂,其次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药剂的复配和能否兼治白粉病、纹枯病、锈病。这些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的最上面三片功能叶。同时针对今年安徽很多地方政府集中发放赤霉病药剂,那么我们农民朋友要根据田间情况来及时选择药剂,不要依靠或者依赖政府发放,我们要主动出击。另外针对有些地方发放的药剂剂量是不够的我们要多当地植保站或者农药店进行购买一部分药剂搭配使用!于此做好一喷三防进行综合防治!针对小麦穗蚜、干热风要复配使用!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误区和注意事项!

对于药剂选择,以前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的复配制剂比较多,对于安徽省来说对于这类药剂的抗性比较大,我们不建议选择使用,那么当前主要药剂可以分为几大类:

1、氰烯菌酯——劲护100-150毫升(防效单一、抗性增加)

2、戊唑.咪鲜胺——穗满多40-50毫升 (产品质量混轮,尤其在剂型和溶剂上)

3、戊唑.噻霉酮——勇护40-60毫升(水乳剂型、安全高效、防治病害多样性)

4、戊唑.肟菌酯——拿敌稳15-20克(调节增产比较明显、唯一登记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误区和注意事项!

小麦赤霉的危害已经被国家高度重视,尤其关系到食品安全问题;近期安徽省农委又发文告知各地植保站积极加强基层工作,打好、打赢小麦“赤霉战”,确保小麦安全丰收。那么在防治技术上农民朋友存在以下误区: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四误区:

1、跟风打药不下田 2、一次打药不查看 3、药剂选择不合理 4、施药

1、跟风打药 不下田

很多农民朋友不下田,就是看见别人打药他就打药,由于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不要说不同田块不同品种的小麦生育期不同,即使今年一块田中的小麦生育期都不同。所以农民朋友要下田查看小麦是否抽穗或者扬花,针对自己田间的小麦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目的的进行防治!不要盲目施药!

2、一次打药 不查看

对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施药问题,一般正常雨水稀少且在扬花期没有遇到阴雨,施药一次,只要药剂选择得当还是可以的;那么对于今年这种情况农民朋友不能凭着经验来去防治,有些农民朋友打药前不下田,打药后也不下田,今年整体情况比较特殊,我们施药后5-7天要及时去田间查看,对叶部病害、穗部病虫的防治效果。所以牢记四句话“晴天见花打、阴天见穗打药、雨前抢先打、雨停间隙打”。无论哪种施药一定5-7天进行第二次防治,如果田间生育期差异比较大的建议进行第三次防治!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误区和注意事项!

3、药剂选择 不合理

我们在选择药剂的时候不能一味的图便宜,我们最终的是要效果,达到小麦丰收,还要考虑赤霉病对药剂产生抗性问题。那么在选择药剂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主流药剂,近2-3年使用过的药剂且表现相对不错的,同时登记在小麦赤霉病上的正规大公司的药剂,另外在进行多次防治的时候要合理轮换药剂。今年由于小麦生育期差异大,第一次防治时候建议复配氨基酸、生物刺激素一类叶面肥来提升小麦的免疫能力防早衰,达到快速抽速健康扬花!那么第二次施药我们就要结合防治干热风及籽粒饱满改善小麦品质,需要加入以钾肥为主的叶面肥(优多钾、磷钾能量、磷酸二氢钾)。切记选择雨水冲刷、对不影响小麦扬花的药剂!

4、施药用水 不足量

当前对于农民朋友最头疼的问题:有钱买药、无力打水,每当防治季节结束后有不少农民朋友反映防治效果不好,其实主要原因是我们施药的时候用水量不足导致。当我们用水量不足的时候药液很难打到小麦颖壳缝隙里,即使选择再好的药剂也达不到好的效果!包括飞防用水量不足,一定加入高效助剂,才能达到高效!

建议农民朋友施药时候加入植物油增效剂(派米瑞),可以更好的增加展吸附性!更好提高药效!切记一亩使用2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