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轉轉!

這是“秋覽城”主題

21次推送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北京胡同灰牆灰瓦,看似相同,實則各有各的說頭兒,是經得起細細琢磨和遊逛的。北京胡同在過去只是百姓的生活居所,而在今天這一條條的衚衕是故事,也是傳說。這次讓我們從衚衕的名字出發,一起看看那些有趣的名稱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衚衕故事。

北京胡同數目千餘條,每條都有一個名字,它們的命名形式多種多樣,有以地名來命名的,有以吉祥話命名的,有和人名相關的。有趣的衚衕名真的太多了,一一介紹還真是一時半會兒說不完,所以挑點最有特色的說一說。

百花深處:最浪漫的衚衕

這個衚衕的名字真的是既浪漫又有詩意。以前總聽《北京一夜》,其中的一段歌詞是這樣寫的“人說百花的深處,住著老情人縫著繡花鞋,面容安詳的老人,依舊等著那出征的歸人”。溫馨的故事配上青衣女腔,簡直不能再美好了,而百花深處實際上也真的是一處極幽雅的所在。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歷史上有記載,說在明萬曆年間有對夫婦在新街口南小街買了塊地用來種菜,之後又在這片園子中種樹木,挖水池,疊假山,還修建了亭子,十分清雅。再之後又開始種植芍藥、牡丹、蓮藕等,夏季賞荷,秋季賞菊,冬季賞梅。漸漸地有越來越多的人來這個園子游玩,於是就給起了個名字叫“百花深處”。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不過在清乾隆十五年時叫花局衚衕,是專門種花的地方,直到光緒十一年的時候改為了百花深處衚衕。

衚衕的深處,“新街口百花深處衚衕16號”是張曉微的百花錄音棚的所在。百花應該是北京最早的幾個錄音棚之一,當年不少音樂人在這裡折騰過音樂、折騰過夢想。如今的百花深處裡,是否還能找到搖滾的味道?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街道轄域,東起護國寺東巷,西至新街口南大街

劉海衚衕:以人名命名的衚衕

這個劉海指的可不是腦門兒前的頭髮簾兒,它的的確確是個人名。明朝時叫劉漢,到了清乾隆時期改成了劉海衚衕,可惜的是沒人知道劉漢是誰了。但關於這條衚衕,另有一個說法挺有趣,據說淑妃文繡在跟末代皇帝溥儀離婚後居住在這裡。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地址:北京西城區,東起松樹街,西至德勝門內大街

取燈衚衕:以北京土語命名的衚衕

很多北京土語估計只有老輩北京人知道了,那“取燈兒”是個啥?說白了就是火柴、洋火的意思,大多老人喜歡叫取燈兒。取燈兒大約有20釐米長,一端削尖塗硫磺,點燃油燈。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我們要說的這條取燈衚衕,雖然特別普通,但它是最原始火柴的發源地,當年北京城內有專門以取燈兒為業的人,生產販賣的人多了起來之後便形成了一個聚集商圈,於是就乾脆直接取名為“取燈兒衚衕”了。不過在民國之後,火柴的需求量變得更大,慢慢地取燈作坊被火柴廠取代了。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取燈衚衕

雨兒衚衕:帶兒音的衚衕

北京話中常出現兒音,衚衕名中也有很多帶兒音的,小有名氣的雨兒衚衕是其中一條。雨兒衚衕在明朝時叫雨籠衚衕,清朝時屬鑲黃旗駐地,並改為“雨兒衚衕”。雨兒衚衕雖然與大名鼎鼎的南鑼鼓巷相交,但並不好找,一不留神就會錯過。想串雨兒衚衕的朋友請注意兩塊標識牌,一塊寫著“雨兒衚衕”,另一塊寫著“齊白石舊居紀念館”。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雨兒衚衕的名人故居

  • 雨兒衚衕13號:齊白石舊居紀念館

  • 雨兒衚衕11-15號院:北海公園董事會長董叔平故居董家大院

  • 雨兒衚衕31號:羅榮桓元帥夫人及家人曾在此居住

  • 雨兒衚衕33號:粟裕將軍及夫人楚青曾在此居住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起南鑼鼓巷,西至東不壓橋衚衕

帽兒衚衕: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四合院

帽兒衚衕,熟悉北京的人不會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它東起南鑼鼓巷,西至地安門外大街,北與豆角衚衕相通,南與東不壓橋衚衕相通。清代因有制帽作坊,因此改名。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這裡有京城最富代表性的私家園林可園,末代皇后婉容、明代將領洪承疇、北洋軍閥馮國璋都曾居住在這裡。

帽兒衚衕裡保存完好的四合院

  • 帽兒衚衕5號:四進四合院

  • 帽兒衚衕9號:可園

  • 帽兒衚衕11號:文煜宅

  • 帽兒衚衕13號:馮國璋故居

  • 帽兒衚衕21號:梓潼廟文昌宮遺址

  • 帽兒衚衕37號:婉容故居

  • 帽兒衚衕45號:清提督衙門、民國保安隊部等。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西北部。東起南鑼鼓巷,西至地安門外大街,北與豆角衚衕相通,南與東不壓橋衚衕相通。

頭髮衚衕:最有文化味兒的衚衕

頭髮衚衕這個名字的來源很神秘,也許是因為這條衚衕又窄又長,很像頭髮絲兒吧,老北京人取個名字就是喜歡這樣的直截了當。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這條衚衕大約有490米長,是北京比較老的衚衕,從明代時它就叫頭髮衚衕,沒改過名。別看名字簡單粗暴,可實際上是條特別有內涵的衚衕,據說以前這裡有一家圖書館,藏書甚多,吸引了大批學子前來用功學習,並且附近攤販很多,還有各種書店、字畫店,不少文人都愛來這兒逛。可惜的是這些店鋪都沒有了,那家圖書館也變成了民居。

地址:北京西城宣武門內,東口直達宣內大街,西口是佟麟閣路

恭儉衚衕:清宮太監住的地方

“恭儉”是“宮監”的諧音,有溫良恭儉的意思,是後改的名字,而恭儉衚衕在清朝時期是叫內宮監衚衕。當時一般宮裡的太監會住這裡,當末代皇帝被驅逐出宮後,太監們也散去了,這條衚衕也就變成了百姓民居,可是很多人不願意住這裡,怕被別人當成是太監。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恭儉衚衕中有一系列景點可看,比如北海北夾道、冰窖、油漆作、大石作、帶官印的城磚、趙傳拍MTV的地方、趙薇拍電視劇翻過的牆等,其中最令人好奇的就是太監們淨身的地方,一座有三個大煙筒的房子。如果包輛三輪車串衚衕的話,車伕都會興致勃勃地兼當講解員,講述衚衕宅門和太監淨身的故事。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東部,北起地安門西大街,南至景山後街

磚塔衚衕:歷史悠久的衚衕

“衚衕”這個概念開始於大都,當時出現了29條衚衕,但只有一條衚衕有文字記載,這就是磚塔衚衕。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從元、明、清、民國,再到今天,磚塔衚衕北京是唯一一個始終有文獻可考的衚衕,可以說它就是北京的衚衕的“根”。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如此悠久的歷史,是否有名人在這裡居住過呢?答案是有。

  • 1923年魯迅在與周作人反目後從八道灣搬來磚塔衚衕61號(現84號),並在這裡寫出了《祝福》《在酒樓上》《幸福的家庭》《肥皂》《中國小說史略》等作品。

  • 鴛鴦蝴蝶派作家張恨水曾居住在磚塔衚衕43號(今95號)並在這裡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

  • 1927年劉少奇隨北方局由天津遷到北平,暫住在磚塔衚衕四眼井10號的同事家裡。

位於磚塔衚衕萬松老人塔下的正陽書局·磚讀空間,收藏著許多珍貴的古籍善本、地圖畫冊,也是必須要打卡的地點之一哦。

地址:北京西城區西四牌樓附近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北京有趣的衚衕當然不止這些,還有哪些衚衕讓你印象深刻呢?在評論區和閱讀君分享一下吧!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