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一、砌體構造柱

(一)繪製排版圖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h-層高 B1-門洞寬度

h1-導牆高度(一般為20cm) B2-窗洞寬度

h2-窗洞高度 S-砼磚距,S≤50cm

h3-門洞高度

砌筑前,按牆段實量尺寸洞口位置和砌塊規格尺寸繪製大樣圖

(二)構造柱牆植筋

1、縱向鋼筋不應小於4Ф12並符合設計要求

2、箍筋可採用Ф6@600並符合設計

3、縱向鋼筋頂部和底部應錨入混凝土梁或板中

4、鑽孔深度15d,植筋前先用吹筒吹淨孔內粉塵

5、注滿結構膠液或環氧樹脂液

6、植入鋼筋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三)留置馬牙搓

1、構造柱與牆體交接處留出馬牙槎,馬牙槎先退後進,寬度60mm。

2、拉結鋼筋應沿砌築全高設置,拉結筋間隔不應超過500mm設置2Ф6拉結筋。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四)模板加固

1、構造柱模板的對拉螺桿宜設置於構造柱兩側馬牙槎上。

2、對拉螺桿距離上下各150mm,中間距離≤600mm。

3、沿砌體馬牙槎凹凸邊緣貼上雙面膠。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五)構造柱澆築

1、頂部模板裝成喇叭式進料口,進料口應比構造柱高出100mm。

2、澆築柱砼時應把進料口也滿澆,拆模後將突出的砼打鑿掉即可。

3、澆灌混凝土前,必須將砌體留槎部位和模板澆水溼潤。

4、將模板內的落地灰、磚渣和其他雜物清理乾淨。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二、導牆

(一)彈線

1、根據圖紙留設門洞。

2、根據圖紙進行預埋管並注意成品保護。

3、按圖紙要求對需要做導牆的部位在樓面彈墨線。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二)支模澆築混凝土

1、間距600採用夾具,夾具上口用模板條進行寬度限位。

2、廚衛間、外牆導牆高度不低於20cm;出屋面導牆高度不低於60cm。

3、外側加設模板條固定模板。

4、首次模板應選用新黑模板,每二層清理塗刷脫模劑。

5、預埋管不允許穿過導牆,應靠外側預埋。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三)成型質量圖片欣賞

1、砼澆築24小時後方可拆除。

2、發現外觀蜂窩、麻面24小時內用同配比砼漿修補。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三、砌築

(一)拉線砌築

1.砌磚一定要跟皮數杆帶線,“上跟線,下跟稜左右相鄰要對平”

2.並對牆體水平、豎向灰縫,和牆體於樑柱間灰縫進行勾縫處理

3、按牆體的軸線、標高和皮數杆、拉垂直、水平建築線。

4、蒸壓加氣塊灰縫厚度水平縫宜為15mm,豎縫宜為20mm。

5、灰縫應橫平豎直,內牆水平和垂直灰縫飽滿度均應≥80%,外牆灰縫飽滿度均應100%。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二)牆體頂部塞縫

1、牆體頂部需留有斜頂磚操作空間。

2、7天后採用5-15mmC20細石砼嵌縫,預留15~20mm縫二次塞。

3、間隔3-5天進行二次嵌縫,採用1:2.5水泥砂漿嵌縫收光壓實。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三)切槽、補槽

1、切槽必須根據預埋管線寬度彈線切割。

2、槽寬小於4cm用高標號水泥砂漿分兩次補槽。

3、槽寬大於4cm採用細石砼補槽。

砌體施工的標準做法(附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