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號稱武俠片至尊,影響深遠,連徐克陳可辛都心存「致敬情結」

本片號稱武俠片至尊,影響深遠,連徐克陳可辛都心存“致敬情結”

張徹拍攝於上世紀60年代的《獨臂刀》和續集《獨臂刀王》是兩部意義深遠的武俠電影。它們不僅是張徹“陽剛武俠”的開山之作,更使王羽的獨臂大俠形象深入人心(也有人說,獨臂刀的創作靈感來自《神鵰俠侶》中的楊過),歷經半個世紀仍然不滅。另外這兩部片子也對後來的武俠電影有著深刻的影響,因此也有著“武俠片至尊”的美譽。像徐克,陳可辛,李仁港心中都有著“獨臂刀情結”,包括張徹,王羽自己後來都拍過跟風之作,今天筆者就帶領大家一同盤點華語影史上向“獨臂刀”致敬的8部電影。

本片號稱武俠片至尊,影響深遠,連徐克陳可辛都心存“致敬情結”

1.《新獨臂刀》(1971)

在王羽離開邵氏之後,張徹仍舊對“獨臂刀”的招牌念念不忘,於是為第二代弟子姜大衛和狄龍量身打造了這部《新獨臂刀》,講述了少年英雄雷力為報斷臂之恥和喪友之仇與大反派龍異之展開決戰的故事。本片比起前作來說最大的不同在於走的是“雙雄片”的模式,且張徹的個人風格也達到了一種極致,電影技法更成熟,總體來說,本片的品質完全超越了《獨臂刀》。

本片號稱武俠片至尊,影響深遠,連徐克陳可辛都心存“致敬情結”

2.《獨臂刀大戰座頭市》(1971)

另一邊轉投嘉禾的王羽與日本東寶株式會社展開合作,搞出了“嫁接品”《獨臂刀大戰座頭市》,賣點就是王羽與勝新太郎對打。因“獨臂刀”的版權歸屬邵氏,影片殺青之後,嘉禾還與邵氏因此對簿公堂,雖然最終庭外和解,但嘉禾卻支付了高額的訴訟費,再加上本片票房虧損,一度使嘉禾陷入泥沼。本片有兩個不同結局,中國版和日本版均是各自國家的英雄取勝。

本片號稱武俠片至尊,影響深遠,連徐克陳可辛都心存“致敬情結”

3.《獨臂拳王》(1972)

因吃了官司,王羽只能將“獨臂刀”改成“獨臂拳”,並推出了《大破血滴子》、《勇戰楚門九子》和《獨臂俠大戰獨臂俠》一系列電影。這部《獨臂拳王》就是這個系列的開篇之作,意義便等同於《獨臂刀》的開創作用。本片是王羽在臺灣自組班底為嘉禾拍的,論情節並沒有什麼創新之處,無非就是對手和群戰戲增多罷了,但相信這幾部電影也是獨臂刀迷的必藏之作。

本片號稱武俠片至尊,影響深遠,連徐克陳可辛都心存“致敬情結”

4.《獨臂雙雄》(1976)

也許很少有人知道王羽和姜大衛曾合組過“王姜影業”,不過壽命實在很短,目前唯一能查證出自“王姜”公司的只有一部《獨臂雙雄》。本片珍貴的地方第一是兩代“獨臂刀”的同框,第二本片也是武俠小說名家古龍為數不多的親自擔任編劇的作品。片中兩代獨臂刀王沒有全名只有代號,惟有通過身份和造型上的暗示勾起人們對獨臂刀的回憶,總體上像是賣情懷之作。

本片號稱武俠片至尊,影響深遠,連徐克陳可辛都心存“致敬情結”

5.《女獨臂刀》(1972)

《獨臂刀》的成功還一度影響了臺灣武俠片,於是一部名叫《女獨臂刀》的電影於1972年問世,由臺灣打女張清清主演。和其它”獨臂“題材電影相比,本片的確是名不見經傳,主要原因還是影片主創讓觀眾感覺太過陌生,雖然後者曾被譽為是”臺灣武打片復興的重要人物“,不過其活躍期為距今久遠的六十年代,1972年在退出影壇後,恐怕已沒有多少人記得她了。

本片號稱武俠片至尊,影響深遠,連徐克陳可辛都心存“致敬情結”

6.《94獨臂刀之情》(1994)

《94獨臂刀之情》是李仁港的電影處女作,可見“獨臂刀”三字在他心中的分量。為了向原作致敬,他還請來“刀王”姜大衛參與本片。不過本片和原作並沒有關聯,唯一有點聯繫的地方是它對張徹“陽剛美學”的模仿,其實表現形式上更接近日本的劍戟片。不過作為美術指導出身的李仁港對於畫面的浪漫唯美還是比較有追求,將本片推為寫意武俠片的代表作也不為過。

本片號稱武俠片至尊,影響深遠,連徐克陳可辛都心存“致敬情結”

7.《刀》(1995)

《刀》是徐克最冷峻最黑暗的一部武俠片,和《黃飛鴻》、《笑傲江湖》相比,其通篇都充滿了一種不多見的“慘烈主義”,這全都來自於張徹的影響。主角定安不僅悲慘斷臂,父親留給他的是把斷刀和一本殘譜,最後全靠他自己悟出了絕學,結尾處他用斷刀對戰飛龍的快刀是功夫片經典場面之一。都知道該片當年公映時票房不佳,多年之後人們又重新發掘出了其價值。

本片號稱武俠片至尊,影響深遠,連徐克陳可辛都心存“致敬情結”

8.《武俠》(2011)

陳可辛的《武俠》致敬《獨臂刀》的地方就更明顯了:無論是甄子丹的“壯士斷腕”,還是請來王羽重新出山,無一不是陳可辛心中“邵氏情結”的體現。最後甄子丹與王羽的那段對打,更是能夠令功夫片迷感覺到意味深長。不過總體來說,這部《武俠》走的是卻是反武俠,反江湖的路線,甚至還加入了科學和醫學元素,顛覆了很多影迷的三觀,不買賬也在情理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