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大特务唐纵中将的最终结局怎样?

芳绯文学


其实,世人提起军统,大多数首先想到的是戴笠戴老板,然后就是毛人凤了,却并不知晓有郑介民、唐纵等人地位在二人之上。

郑介民且不说,虽极少到军统上班但是大家要知道他才是军统的局长,而戴笠仅仅只是一个副局长,也是大家为了消除戴笠职位与职能的严重不符才给他取了个天才般契合的称谓“戴老板”。


而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唐纵,虽然在编制上在军统戴笠麾下效力,但是了解历史的人知道,戴笠仅仅只是在他死后的1946年才被蔣校长追封中将,而唐纵在1944年意气风发的时候就被追封为中将。

其实,有人说单看封将时间就知道两件事。

首先,蔣校长与戴笠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表面上的那么好,也可以说蔣校长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信任戴笠。也确实是,或者是忌惮戴笠的江山派,或者是忌惮他手下就连自己都看不透庞大的吓人的军统,总之蔣在戴笠有生之年是有压制戴笠或者说给戴笠发出过类似的信号的。


(唐纵)

其次,蔣校长相比戴笠来说,更信任唐纵。大家要注意,信任和看重并非一回事,也就是说蔣校长信任唐纵所以在更早些时候让他就任自己侍从室六组组长少将序列,到后来更是直接提为中将。而蔣校长让戴笠掌管军统32万特工,虽然不太信任但是没办法,戴笠确实是做特务领导工作的天才,时局需要仰仗他委以重任。虽然彼时唐还兼职军统戴笠麾下,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唐纵更多是蔣派过去监督戴笠的专员。

说到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当初国民党内部大概是在1944年开始“三陈一唐战军统”这件事。

1944年,因为国民党内部极其不喜欢军统唯我独尊、颐指气使的方式,而戴笠也极其担心当时时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陈诚为首的国民党寡头对其制裁,于是戴笠率先对其发难用第六战区所谓“清君侧”的事件阴了陈诚一下,成功将其从远征军司令官的战马上挑下来。后来,陈诚经过一番运作得以起复,便联合陈立夫、陈果夫还有被蔣有意派来打击戴笠的唐纵联合一起制裁以戴笠为首的军统。



实际上可以这么说,戴笠一定程度上的坠机身亡与唐纵有脱不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一点这里不作过多赘述,大家可以自己去查。当然,蔣才是那个操纵大局的人。

1946年戴笠死后,三陈等联合国民党星宿纷纷痛打落水狗向蔣进言解散军统,但是蔣当时需要这一机构运作反动计划,所以三陈的效果不大。

之后,军统开始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既来自老牌势力戴笠嫡系毛人凤的江山派,来自郑介民的广东派和唐纵的湖南派。蔣因为毛人凤在军统树大根深方便运作的缘故最终选择了毛人凤继任戴笠位置,而唐纵局长的位置还没有坐热就挪给了戴笠,改任内政部次长兼警察署署长,一直等到败退台湾依旧沿袭此一要职。



(毛人凤)

而我们反观毛人凤,也未必就有多么好的下场。军统毕竟水太深,连最后蔣校长都看不清深浅底子,加上军统做的那些为大多数人诟病见不得人的事,只要有机会,墙倒众人推。总之后来毛人凤带着军统随蔣校长败退台湾之后,或者是授意,或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遭受到了蒋经国的清洗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蒋经国甚至秘密对毛人凤进行过暗杀行动或者计划,这一点从毛人凤得了病火急火燎嚷嚷着要退出军统去治病又不敢声张让蒋经国等知道有了端倪。毛人凤最终却是从老婆那里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江湖郎中的偏方治病,吃了后倒是一命呜呼了。

反观我们的唐纵,倒是能够做到独善其身。他一生信奉一句话“蔣给我的我拿着,不给我的我不去想,要我做的我做好,不要我做的敬而远之。

(唐纵)

唐纵最终1981年去世,享年76岁,其一生得到了蔣家父子的一致信任与尊重,军人如是足以。


不书公子


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坐的飞机撞上岱山当场毙命,戴雨农死在大雨之中。此所谓戴机撞岱山,雨农死雨中。戴笠死后不久,保密局便公然分裂,成为三大派系。分别是郑介民的广东派,毛人凤的浙江江山派,还有就是以唐纵为首的湖南派。而此三人,又被称为军统三巨头。

相比于戴笠的坠机身亡,毛人凤的重病失势而又轻信江湖游医的一命呜呼,郑介民的重病蹊跷速死,唐纵的结局,绝对算得上是善终。

唐纵,字乃健,黄埔六期生,毕业后便在国民党内部任职,1930年任代理情报处主任秘书,1932年任复兴社(军统前身)总社副书记。1938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六组少将组长,此后八年主管军事情报。1945年起,又先后任内政部政务次长、国防部保安局局长等要职,可以说是深受蒋介石的信任。唐纵此人,外表温文儒雅,白面书生,但是心狠手辣,工于心计,称为“冷面书生”也不为过。

戴笠死后,郑介民被任命为代理军统局长,毛人凤为副局长,而唐纵,无形之中被挤了出去,当然,蒋介石也并没有冷落他,给了他一个警察总署的位置。

不久之后,郑介民的位置被毛人凤挤掉,但是毛人凤也并没有风光几年,便和蒋经国的争斗中失势,最后重病不敢去医院,吃了一名江湖郎中的药便郁郁而终。

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唐纵虽然当时被挤出局,没有拿到保密局局长这个位置,但是也无形之中避开了保密局这个是非之地。

在郑介民、毛人凤等人相继离世之后,唐纵依旧活的好好的,在1959年出任国民党中常委秘书长,而后又先后任职南家政专科学校董事长、驻韩国"大使"、"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要职,可以说是深受蒋家父子的信任和器重,被称作老蒋的“智多星”。

直到1981年,76岁的唐纵才病逝于台北,一生杀戮无数,最后却能落得个善终的结局,可见其城府。

以上。


木剑温不胜


唐纵1928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是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与戴笠、郑介民、毛人凤称为军统的四大巨头。其中戴笠被称为“风流魔王”;郑介民被称为“军统儒将”;毛人凤被称为“杀人魔王”;唐纵则被称为“双面儒生”。

1946年戴笠坐飞机出事后,军统四巨头中的另外三人对军统局局长的位置展开了争夺。军统的毛人凤和郑介民都不愿意推举唐纵为局长,原因在于唐纵为人太过吝啬和谨慎,在他手下当差很难捞到好处。1946年唐纵被蒋介石任命为内政部警察总署署长,这个职务虽然职务不大,但是权力很大。

1949年唐纵逃到了台湾。在台湾,唐纵继续负责特务工作,仍然受到蒋介石的重用,担任国民党总裁办公室资料组组长,并对蒋经国安排亲信、排挤政治对手。唐纵在台湾深得老蒋和小蒋的信任。唐纵一辈子效忠蒋家王朝,在台湾善终,1981年在台北病逝,享年76岁。


历史军魂


唐纵与戴笠同是黄埔军校第六期,天子门生,后来共同创办了军统,身居高位,命运却大为不同。

同时,唐纵长期服务于蒋介石的侍从室,主管军事情报前后有8年,属于心腹中的心腹,人赢中的人赢。政坛的常青树,派系斗争中的不倒翁。

唐纵中将在军统内部位于三号人物,特务系统的大佬,处在戴笠、郑介民之后,素有军统“儒将”、“智多星”之称,是戴笠最初搞得军统特务十人组成员之一。他办事踏实,参赞中枢决策,夙夜在公,很受蒋介石器重,抗战期间伴蒋八年,出谋划策,1946年戴笠飞机失事后,军统客观上被分为了郑介民的广东派、唐纵的湖南派以及毛人凤的浙江派,同年唐纵被任命为内政部政务次长兼任警察署署长。

然而,身受派系斗争之苦的唐纵,为人过于谨慎,两面都不想得罪,戴笠飞机失事后,大雨下暴尸三日,唐纵都丝毫没有难过,显得过于薄情,不如沈醉那么豪气干云。 他追随戴笠,也支持戴笠一些政策,戴笠主张一心一意为工作服务,不建议有家室,据《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中记载,他说,

雨农不主张部下结婚,也不主张孝亲,未免太偏,而且失之情理,因此引起部下不少反感。不少女军统为此苦恼不已,常醉酒哭泣。包括一些大特务想结婚都不敢提出申请。
但是在人多为家室奴役的条件下,这个见解是有相当理由的。

抗战胜利后,唐纵主持警政,倡导警察建设现代化与科学化,同时也为蒋介石打内战服务,在处理与保密局的关系时,认为警署只能公开维持社会治安,而特务工作只能由保密局来干,为人拘谨,交往人际屡遇挫折。但正是这样获得了蒋介石的信任,工作狂的精神,忠诚的品质,得以受宠多年。1949年,蒋介石败局已定,唐纵已预感到大势已去,心情十分郁闷,但是有感于蒋介石的提携之恩,兵败后继续追随蒋介石赴台湾,到台湾后重建特务系统。

不像毛人凤被挤兑,唐纵还被任命为政治行动委员会的召集人,除此之外,唐纵还热衷教育事业,晚年热社会事业,积极推动中医研究,1981年因患肺疾在台北逝世,终年77岁。唐纵生活自律,内心世界丰富,且语言多精简,留下了很多日记和著述,对于我们了解国民党,了解神秘的军统,了解派系斗争,是非常珍贵的研究材料。但是,唐纵服务于黑暗的国民党,没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需要批判。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团队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与交流!

秦右史


唐纵,(1905~1981)字乃建,湖南省酃县人,1905年出生,1922年入湖南群治法政学校,1928年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毕业后在国民党军队任职,先后任军统局戴笠的情报处主任秘书,复兴社总社副书记,国民政府驻德国大使馆副武官,蒋介石侍从六组组长,内政部次长,警察总署署长,军统局代理局长等职务。


唐纵这个人从外表上看,绝对是一个温文尔雅的白面书生,他常戴一副白金框架的精致眼镜,面孔白皙消瘦,谈吐彬彬有礼,而且总是面含微笑,使人如沐春风。然而谁也无法相信就是这样一个外表看似儒雅的人,竟是一个杀人如麻不露声色的魔鬼, 唐纵杀人从不直面置对手于死地,而是把明刀换为暗箭,在情不自禁中不知不觉中让人死无葬身之地。 唐纵从小饱读诗书,颇有心计,善于千变万化,笑里藏刀,阴险狡诈,凶狠至极。人称“笑面虎”。死在他手里的共产党员和爱国进步人士不计其数。

唐纵在军统期间,曾精心组建了以湖南派特务为主的暗杀组织,深受蒋介石的器重,就连戴笠都对他仰慕三分。唐纵也被称为“军统三巨头”之一。

一个嗜血成性的杀人魔王,看似和风细雨的谦谦君子唐纵最终的结局怎样呢?

唐纵一生信奉的是三民主义,他毕生追随蒋介石坚决反共,信念坚定,忠诚如一,似蒋介石身边的忠实“鹰犬”。正因如此,唐纵在1949年国民党溃败之时,依然死心塌地追随蒋介石,把这种忠诚直接体现到了对自己上司具体负责的事务上,在每一件具体经办的事情上均体现了其忠心耿耿。当然,他内心也是矛盾的,特别是唐对当时国民党高层的腐败亦深有不满,也提出了一些良策,但毕竟历史的洪流不可阻挡,这不是他个人能力可以决定的。



在台湾期间,唐纵同样受到蒋家父子的高度信任,最后官至国民党中常委秘书长,晚年生活还算完美。最终这个杀人如麻的恶魔竟然长寿而终,于1981年在台北去世,享年76岁。


任驰赢天下


敬邀!军统大特务唐纵中将是谁给他封的侯,这个人人憎恨,世人唾骂的坏家伙,以着杀共产党谋生的chu生,应该让他遗臭万年,还煞有介事的,这个那个的呢!以后少提这些东西,宣传点正能量!这才是我们需要的!



噢!!对了,今人若提起这些走狗们!就是不能让我们忘了阶级仇,民族恨,曾经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们,我们永远不能忘了重庆渣子洞,永远忘不了解放前夕,这群军统特务们狼狈为奸,惨杀我们的中国关产党员,其中就有我们人人景仰怀念的江姐,就是被这些个惨无人道,没有人性的特务汉奸们残害的,死时年仅29岁,那是1949年11月14日,就被这帮军统特务们给枪杀了!太可惜啦!😭!

这帮所谓的军统特务们,惨酷的重庆渣子洞监狱就是他们犯罪的铁的罪证,我们今人提起,就是要不能忘这群特务们给我们带来的血耻,同是一国之人,竟能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杀害同胞!我们决不忘他们的滔天罪行,看看这些刑具!个个都是酷刑,你还写出他如何如何吗?…!我的回答完毕!(谢谢题主谢阅)🙏🙏!


转运中的幸福


军统特务唐纵的最终结局就是在台湾以高官去世。

唐纵,字乃健,湖南人,1905年出生,黄埔六期毕业。他的同期同学就是大名鼎鼎的戴笠。唐纵的名声比戴笠要小,但为人也有很有趣之处。

唐纵这个人最有趣的一点就是喜欢写日记,而且他写的日记和常公日记不同。常公日记是打算公开发表的,而唐纵的日记真是秘藏,几十年同床共枕的老婆也不让看。所以唐纵日记记录的内容,更加真实反映了唐纵的想法,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

唐纵一毕业后,就走的特务系统的路子,先后在国民党中央情报处、《建国日报》、复兴社干。后来任驻德大使馆副武官、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上校参谋、少将组长、随侍蒋介石政府中将参军、内政部政务次长、警察总署署长、国防部保安局局长等职。可以算是一个特务的标准路线了。

1946年戴笠因为飞机失事后,需要寻找继承人。后来蒋介石选择了郑介民代理军统局长。这让唐纵很不满。戴笠死后的军统系统,形成了唐纵和郑介民、毛人凤争权夺利的三足鼎立局面。

去台湾之后,由于蒋介石要重新整顿特务班子,一帮老人渐渐被放到了有职无权的地位。唐纵最初还负责整编特务的工作,此后就慢慢淡出。1950年后,历任国民党七届中央委员、台湾省政府秘书长、中央党部秘书长、"国防会议"副秘书长暨"战地政务员会"委筹备处主任、驻韩国"大使"、"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七至十届中央委员等。更多都是地位崇高的闲差。1981年病卒台北,享年76岁。

唐纵作为军统大特务头目,身上却有较多的书卷气。除了写日记外,他的政治方面的理论著述也不少。虽然也曾争权夺利,但去台湾后能够安于现状,安于闲置,最后以古稀高龄寿终正寝,后半生过得波澜不惊,也算是乱世中的有福人了。


巴山夜雨涮锅


一个爱写日记的特务头子

与戴笠、毛人凤等大名鼎鼎的特务相比,唐纵要低调很多,他没有戴老板那么跋扈,但工于心计,老谋深算,沉稳干练,素有军统“智多星”之称。而且,他是蒋介石的铁杆粉丝,并始终是老蒋身边的红人。自从黄埔6期毕业后进入军统,唐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最后官至国民党警政总署署长。

唐纵有几个特点:

一是以柔克刚。我们看唐纵的照片,带着眼镜,斯斯文文,一副书生气质。据军统特务沈醉讲,唐说话声音不大,总是笑眯眯的,态度很冷静,字也写的很秀丽,很少看到他疾言厉色的样子。但是,唐不是个老好人,他非常坚持原则,有股湖南人的执拗劲头。他常常坚持自己的意见,认准了的事情,坚持到底,非常倔强,甚至对动辄暴跳如雷的戴笠也用这一招。他自己说,这是“柔能克刚”。他饱读诗书,老谋深算,常常在一团和气中杀人于无形。

二是小心谨慎。与那些鸦片、喝花酒、玩女人的特务不同,唐的私德是相对比较好的。他工作起来非常认真,常常伏案到深夜(当然,他一认真,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就要倒霉),说好听点属于干一行爱一行,说不好听的就是助纣为虐了。他从上学时就显示出做情报工作的天赋,据沈醉说,在黄埔军校时,唐纵把老师和学生的言行做成情报报告给蒋校长,很得老蒋信任。后来任侍从室参谋,凡送给老蒋的情报,他都严格把关,亲自修改,并积极提出建议、献言献策,他在情报分析上很有素养,对于政治大局把握也很深刻,其工作很受蒋介石的器重。

三是爱写日记。唐每天读书不断,并坚持写日记,将每天的心得体会记下来。同时,也记录每天的重要事项和对时局、国民党要员的看法。他曾多次告诉沈醉,一定要坚持写日记。他自己很得意的说过,有一次,他随老蒋去贵阳,蒋突然问到一件事,其他人因为没带档案,都记不太清楚,老蒋大发脾气。最后,唐纵从日记中摘抄出来呈给老蒋看,老蒋非常高兴。1949年他逃亡台湾时,日记本仪式在了大陆,后来整理出版了《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一书。从日记中可以看出,唐纵生活严谨,工作踏实,深得老蒋器重。

唐纵逃到台湾后,继续从事情报工作,后来还创办过台南家政专科学校,出任过"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1981年在台北病逝,享年76岁。


饮水君


在军统大佬戴笠、郑介民、唐纵和毛人凤中,可能就数唐纵知名度低了,不过唐纵去世最晚,在这几人中结局最好。

唐纵是湖南人,黄埔六期出身,毕业后到复兴社特务处做书记,是其黄埔同窗戴笠的部下。唐纵为人聪明,善于琢磨,在军校读书期间就深得蒋介石喜欢。1930年代初,唐纵在处理公务时得罪了汪精卫,最后被调离特务处,派到驻德国使馆做了副武官。

在德国期间,唐纵特地考察了欧洲特别是德国的情报、秘密警察机构,对其运行方式、组织机构等有了深入的了解。任满回国后,唐纵不想再回特务处工作,但戴笠还是将其要了回来,并委任他为特务处书记长。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在侍从室设立一个情报组,戴笠向蒋介石推荐了唐纵,唐纵从此担任了蒋介石侍从室第一处少将组长,这次晋升为唐纵日后的发迹埋下了伏笔。

内政部警察总署时期的唐纵

抗战中期,蒋介石派唐纵兼任军统局帮办,与郑介民一起作为戴笠的助手。戴笠飞机失事后,军统局改组,其中原军统局公开单位并入国防部二厅,郑介民以国防部次长身份兼任厅长;秘密核心单位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郑介民担任局长,毛人凤以副局长身份主持工作,不久郑介民去职,毛人凤接任;原军统局中与警务有关的单位并入内政部,成立了内政部警察总署,唐纵担任内政部次长兼警察总署署长,后来唐纵又兼任了国防部保安局局长,统一主管全国的警务和保安工作。唐纵为人谨慎,据军统元老沈醉回忆,当时军统局一些高级特务想脱离秘密工作,向唐纵要求到警察总署或保安局任职,但大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唐纵与蒋经国私交颇好,去台后唐纵离开了警察情治系统,先到台湾省政府担任秘书长,随即又从事党务工作,1950年代末期担任了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后来又出任驻韩国“大使”,任满回国后出任“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1981年平静去世,享年76岁。


民国年间那些事


爱看国产谍战的朋友,军统的戴笠、郑介民、唐纵、毛人凤这几个人物抽空要了解一下,有利于啃剧。

在这四人当中,戴老板知名度最高,毛人凤听其名号的时候也不少,郑介民也时有提及,唯独唐纵露脸的次数不多。

比起戴老板的枭雄气概,毛人凤的小人嘴脸,郑介民的老练油腻,唐纵更像个谨小慎微的知识精英,一副白瘦面容,架一金框眼镜,说话声细,举止斯文,既不像军人,更不像传统印象中的大特务。

但一个领域往往最不像的那个人其实才是有名堂的角色,唐纵就是这样有名堂的角色。

先从结局来说吧,军统的前三位戴笠、毛人凤、郑介民几乎都是暴毙而亡,戴笠是飞机撞山而死,毛人凤是重病恐吓二合一暴亡,郑介民是吃老蒋凉西瓜蹊跷速死,只有唐纵是善终,1981年在台湾过世,76岁。

唐纵是黄埔六期生,据说还是学生兵的时候,此人行事就极其缜密,有心机。在黄埔,他很会抓机会给老蒋写小报告,凡教官讲课时有问题或说了对老蒋不满的话,他都会随时向老蒋反映,同学的言行就更不用说了。厉害的是,他搞告密小动作,几乎从未被人发现过。

因为很会迎合老蒋,又有事事唯命是从的姿态,所以他很早就颇得老蒋的信任。

从黄埔毕业后,唐纵就在老蒋身边工作,以侍从秘书的名义帮老蒋做情报工作。1932年复兴社特务处成立时,老蒋不放心把这个特务机关完全交给戴笠,除了指派郑介民当副处长外,老蒋的另一监督眼线就是唐纵。桌面上,他是帮戴笠主管内务的书记,桌面下,他是老蒋监督制衡戴笠的棋子。

在特务处,唐纵这个人有几个鲜明特点,胆小惜命、行事缜密、口风甚严、会以柔克刚、懂逢源善迎合——

此外,就是有脑子,像个精英专才。

因为这样的背景、这样的套路,唐纵在特务处虽无霸道实权,但却颇得戴笠的欣赏与看重。

这是唐纵高明的地方,戴笠明明知道他本质上是个眼线,但却并不讨厌他,排挤他,相反在某些方面很倚重。

1933年下半年,唐纵遇到了麻烦。

因戴笠去河南办事,由唐代理特务处工作,结果就代理出了一个大麻烦,抓反蒋分子的时候因误会把汪精卫的人给抓了。

汪精卫一施压,老蒋为了敷衍汪,于是就拿掉了唐纵特务处书记一职,改任驻德使馆副武官。

其实这是老蒋变相的保护和栽培。

在担任驻德副武官期间,唐纵很是为自己镀了层金。回国后,他成了精通德国法西斯特务统治办法的方面专家。本来,回国后的唐纵是不想再干特务的,但戴笠却执意留他。许多特务回忆说,在戴笠的“三顾茅庐”下,唐纵最终留在了特务处,但他原先书记一职前就此加上了一个“长”字。

期间,这位号称军统智多星的特务专家为戴笠在特务的系统作业、科学作业上帮了不少忙,属于两人亲密合作的阶段。(在谍战剧中如果看到军统使用当时的高精尖设备,多半是唐纵的功劳。)

抗日战争爆发后,老蒋有意扩大特务组织,于是军统局正式成立,戴笠成了实际掌门人。这时候,老蒋觉得身边需要一个可靠的人来替他主管各方面的情报,因为有戴笠的推荐外加老蒋本来就信任唐纵,于是唐纵被调为侍从室参谋,主管情报业务。

国府迁至重庆后,老蒋将侍从室的组织和权力予以扩大,借此契机,唐纵便被提升为侍从室第一处第六小组少将组长,依旧主管情报业务。

自1938年调任侍从室,严格意义上唐纵和军统就已无关系了,但戴笠却始终密切地拉拢着他。

巧妙地给唐纵送钱送物,这样的事,军统局本部总务处长沈醉每月都得来上那么几回。

但高升(实质上)之后的唐纵似乎在并不太买戴笠的账,两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似乎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戴笠觉得两人是死党,唐纵却觉得他只是老蒋的人,对戴笠当初的推荐之情,他似乎有些忘恩负义。

总之,唐纵有些阴谋家的味道。

1943年,戴笠兼任中美合作所主任后,老蒋为了搞平衡,防止戴笠做大,又手令派唐纵兼任了军统局的帮办。

掣肘的意味很重。

所谓军统的派系,从此就很明显了。戴笠的江山帮自不必说,郑介民的广东帮,唐纵的湖南帮同样不容小觑。

在这段时间,因为戴笠的存在,唐纵一方面很懂务虚之道,不与戴笠争锋,另一方面他时刻不忘向老蒋、小蒋以及如陈诚等实权人物靠拢。

当然,有机会向戴笠捅刀子,他也不会手软。戴笠和陈诚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双方都想扳倒对方,1944年戴笠利用第六战区一帮年轻参谋暗自发起的“清军侧”事件狠狠地摆了陈诚一刀,并因此让陈诚丢了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的职务。

但老蒋身边的第一实权红人岂是戴笠能彻底扳倒的,待陈诚复出后,针对戴笠的反击开始了,这其中就有唐纵的影子。

从某种意义上,戴笠机毁人亡不说,军统局后来的缩编,戴老板的家业被消减,这其中就有唐纵的一份功劳。

说白了,一方面他要继续迎合老蒋,另一方面他要借机争权。

正因为如此,戴笠一死,军统内部的权争就开始了,毛人凤继戴笠之后代表浙江帮,郑介民代表广东帮,唐纵代表湖南帮。

起初,唐纵是想把保密局局长一职拿到手的,但三方在激烈权斗后,老蒋最终先选了郑介民,进而又让毛人凤取代了郑介民。

而对唐纵呢,老蒋也没凉着,最后将警察总署的位子给了他。

争来争去,最后都是老蒋辛辣权术的棋子罢了。

不过不得不说,唐纵后来的命运挺好。国民党败逃,警察总署署长的大权泡汤后,到台湾,他无形中倒也避开了保密局这个是非地,和蒋经国的关系又挺好,所以他后来当了多年的国民党中央党部代理书记长,算是又回到了高端大秘、参谋顾问的位置上。

因此,他得了个善终的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