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八卦中的养生保健:“坎中满”与“肾亏”


《周易》八卦中的养生保健:“坎中满”与“肾亏”

上篇文章介绍《周易》八卦中的"离卦",着重谈到"离中虚"与"心梗"的生理病理关系,以及古人遵循自然规律、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方法。

今天谈谈《周易》八卦中的"坎卦"与中医"肾"的生理病理关系。"坎卦"的形态是 "坎中满":一阳陷于二阴,阴包阳、阳实而阴虚。 "坎卦"中满充实,不可亏损,宜补不宜泄。

《周易》八卦中的养生保健:“坎中满”与“肾亏”

中医学理论中肾为"坎"、属水。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即是说,肾对精气具有闭藏作用,为精气在体内充分发挥其应有效应创造良好条件,不使精气无故流失,从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

什么是精?精是精微、精华之意。中医学中的精,即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

肾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虽然来源与功能有异,但均同归于肾,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生殖与肾的关系极为密切。肾的精气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又是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基础。

人从幼年开始,肾的精气就逐渐充盛,到了青春期(男子十六岁,女子十四岁),肾的精气进一步充盛,体内产生了一种叫"天癸"的物质,这时人的生殖器官已发育成熟,男子出现排精,女子开始来月经,从而具备了生殖能力并维持到一定的年龄。

从中年进入老年,肾中精气逐渐衰竭,"天癸"这种物质开始逐渐消失,生殖能力也逐渐丧失。人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均和肾中精气的盛衰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

《周易》八卦中的养生保健:“坎中满”与“肾亏”

有这样一个案例:九十年代末,计划生育略有放松,农村第一胎是女儿的可以生育二胎。有位三代男性单传的家庭,为了保证二胎生育男孩,怀上女孩后多次堕胎。连续三次堕胎后再次怀孕就出现死胎或自然流产,打黄体酮保胎也无济于事,最后在妇科医生建议下请中医治疗。

患者年届四十,就诊时怀孕三月,已有流产先兆。观其脸色苍白、面目浮肿。询问病史:自从生育第一胎后,曾堕胎、死胎、自然流产共五次。近年常常头晕眼花、腰痛腿软、全身无力,有时面目、下肢浮肿;入冬则四肢冰冷,畏寒怕冻。

根据患者的症状结合病史分析,患者反复人工流产导致肾精亏虚,精关不固,胚胎缺乏肾精滋养,出现死胎或自然流产。此次出现先兆流产迹象,仍然是肾精不足、精关不固的原因,治疗原则就是补肾填精,温养胎元。

经过半年的中医治疗,患者身体逐渐康复,足月顺利生下一名健康女婴,家属也表示不再强求生育男孩了。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周易》与传统中医同根同源,医易相通有其理论基础。八卦看似一个形态符号,其实含义深远,对于后世中医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