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爲什麼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原因竟是這樣?

我們都知道一直有句話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但是這句話來自何處,又為何有這樣一句話流傳而來,卻少有人知道。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為何會有這樣一句話。

這句話其實是源自金聖嘆所說的,他認為水滸不適合少年人讀,水滸不適合老年人讀。

名著:為什麼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原因竟是這樣?

少不讀水滸主要原因有以下:

第一是,少年心智尚未成熟,而水滸是講述江湖好漢受冤或被迫害造反的事情,看過水滸,容易讓青年學習模仿,形成不良的風氣,帶壞孩子的認知,只看到快意恩仇的江湖豪氣,看不到背後的心酸人生無奈,世事無常。

楊志的志向是希望能夠在朝堂有所作為,封的一官半職,結果卻在黑暗社會的利益爭鬥中,成了犧牲品,一步一步踏上了逼上梁山的道路,曾經的優質少年落得一個虛度餘生的結局。

名著:為什麼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原因竟是這樣?

武松因為哥哥的事情,被髮配充軍,因景陽岡上打死大蟲,名聲在外,原以為張都監請他過去,是厚待他,還將家中侍女許配於他,他原以為這是一場好事,結交一好友,沒想到背後是一場陰謀,還白白害了侍女的性命,最後殺了所有人。

還有就是梁山好漢也並非是十足十的好漢,有情有義的,就拿朱仝來說,他原本只是想做一個好官而已,結果卻被梁山看上,被迫成為了梁山的一員。

名著:為什麼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原因竟是這樣?

所以,水滸看多了,容易對社會產生報復之心,稍有不易,容易造成青少年衝動。

第二是,水滸是發生在朝廷黑暗,社會不安的年代,這個時代本就容易出一些動盪黑暗的事情,這種灰色地帶的事情,少年讀了會對社會產生灰心喪氣,會對人生前途喪失信心,產生悲觀負面的情緒。

名著:為什麼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原因竟是這樣?

比如書中寫的林沖,好好的日子,被高俅害的妻死家破人亡,自己也被迫成為罪犯,本來一心期盼著與妻子團聚,沒想到妻子最後也是額,林沖心灰意冷,上梁山直到最後也沒啥的了高俅那人,最後自己也鬱鬱而終了。

在看盧俊義,本事文武雙全的人才,被人嫉妒陷害,即便心向朝廷,願意做一朝廷好官,歸順朝廷,但是你有心,別人未必會讓你如意,最後也是一頓飯就上了西天。

名著:為什麼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原因竟是這樣?

仔細看過水滸,梁山也並不是一個良好的群體,真正稱得上好漢的,有情有義的就那幾個人,其他的什麼阿貓阿狗都可以是梁山好漢了。最後在座次的排位山,也是看得出社會的不公的,

即便是宋江等人,也是並不是完全和心和意的,晁蓋因為擔心宋江功高,非要自己出徵,結果作死了。排名的時候,與宋江交好的,大都排在天罡裡,不聽話的,不受用的,不服管的,最後都被排在了地煞裡,你看,梁山也擺脫不了那一套。

名著:為什麼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原因竟是這樣?

老不讀三國原因有下:

第一是,三國講的是魏蜀吳三足鼎立前後的故事,書中的曹操,周瑜,諸葛亮等人都是智謀國人,老謀深算的人,三國之間互相算計,計謀變化之多,上了年紀閱歷豐富的人讀來,難免會變的老謀深算,雖不是所有人都這樣,但也有少部分會變得陰謀多多。

名著:為什麼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原因竟是這樣?

甚至有的老人,看過此書,因為對生活中人和事的耿耿於懷,會開始打擊報復,本來老年人就應該安享晚年,心平氣和的過日子,看過書,非要為自己找故事,不利於老年人應該過的修身養性的生活。

第二個是,三國雖有計謀多段的謀士,智計多多的事情,但是三國的英雄很多最後都沒實現該實現的,空餘一把辛酸淚,感嘆自己壯志未酬身先死。

名著:為什麼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原因竟是這樣?

劉備打了一輩子江山,最後雖然打下了較為牢固的基業,但是自己身死,幼子扶不上牆,一切都落得兩空空。諸葛亮隨劉備打江山,深的劉備信任,最後卻留下一個扶不上牆的劉阿斗,即便寫了流傳千古的出師表,一樣無用,氣的口吐鮮血。

還有關羽,關羽半路拾以大哥,隨著一起打江山,最後卻戰死沙場的結局。他們這些人風風光光幾十年,到最後還是無法實現霸王帝業,以供後人笑談罷了。

名著:為什麼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原因竟是這樣?

想想書中那麼對聰明,機智,武功高強,謀士一籮筐的人,都沒能打得下天下,實現自己的夢想,回顧神再看看自己,更是覺得辛勞一身,所謂幾何?

越讀越覺得人生無望,鬱鬱寡歡,這樣的人生感悟不適合老年人。

名著:為什麼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原因竟是這樣?

這就是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的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