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少不讀《水滸傳》,老不讀《三國演義》?

《演義》自問世以來,備受世人的喜愛和推崇。俗語有“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之說,如同說“少兒不宜”、“老人不宜”。對於“老不讀《三國》”,有兩種說法較有意味:一是“老讀《三國》是為賊”。“賊”,奸詐之義。深諳世故的人讀《三國》,洞悉其中的陰謀詭計、爾虞我詐,難免會愈加老謀深算、溝壑滿胸;二是“老讀《三國》淚空垂”。上了年紀的人讀《三國》,常常會喚起曾幾何時縱橫四海、氣吞八荒的豪情壯志,產生老驥伏櫪、英雄遲暮的感慨,無奈一把辛酸老淚。不同的人對《三國》有著不同的解讀和認知,廣泛的閱讀受眾及深遠的影響,使得《三國》不再僅是一部小說,更代表了一種文化——“三國文化”。正是在這種文化的浸潤和沾溉下,許多人從小到老都會對《三國》愛不釋手,每當提及《三國》或典故時,常能如數家珍、娓娓道來。

為什麼說少不讀《水滸傳》,老不讀《三國演義》?

《三國》之所以廣泛流傳、備受喜愛,一個主要原因乃在於其特有的文化內涵與豐富的表現形式。簡單地講,以《三國》為質核的“三國文化”,其基本內容應有兩個層面:一是文化的《三國》。即小說文本本身所承載的有關“三國”的歷史文化;二是《三國》的歷史文化。即小說文本創作、傳播、研究、衍生過程中產生的歷史文化產物和現象。二者往往交織在一起,在不同時代或時期都能以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對“三國文化”進行不斷的創新與豐富。可以說,“三國文化”在名勝古蹟、歷史常識、傳說故事、成語俗語、學術研究、文藝創作諸多領域和層面都有廣泛反映。根據《三國》改編或受其影響而創作的各類文藝作品,影響了包括戲曲、小說、曲藝、電影、電視劇、廣播劇、美術等各種形式。如經久不衰的國粹京劇,《三國》就是其常見常新的題材;又如近些年來頗受關注的電視講堂說三國、品三國都是其中的一個熱點和賣點。由此來看,長期以來人們喜愛《三國》,正是基於對歷史文化《三國》的反覆解讀,進而在不斷髮展的《三國》歷史文化中再創作《三國》、享受《三國》,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與反映出了我們這個民族某種特有的性格及民眾的審美趣味。時至今日,對於“三國文化”的訴求,已經內化成為一種雅俗兼有的文化情結和文化價值。打個比方來講,民眾流行喝“心靈雞湯”,清淡甘口、易於消化,於是依託聲光電等媒質的“大話”、“水煮”、“閒品”大行其道。圍繞這種情結和價值,消遣與研究,無論是求美、求善或是求真,都能,從而相得益彰,“三國文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拓展與豐富。

為什麼說少不讀《水滸傳》,老不讀《三國演義》?

可以說,時下的“三國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甚或有的《三國》研究,過分誇大其謀略方面的價值,將其視為陰謀陽術之書,乃至附會與歪曲基本史實與文化內涵。因此,亟需主流的倡導和學術規範,來維護對“三國文化”傳統的尊重和繼承,併為其多元化的創新樹立具有公約性的標尺。沈伯俊、譚良嘯編著的《三國演義大辭典》(中華書局2007年7月版)就堪稱這樣一個標尺。該書共收詞目4632條,分為“淵源·人物·情節”、“歷史常識”、“改編與創作”、“名勝古蹟”、“傳說故事”、“成語俗語”、“研究情況”七大部分,是有關“三國文化”各種知識的總彙。既然是辭典,便具有嚴肅的學術規範和普遍的公約性。因此,該書的出版,對時下乃至日後“三國文化”的多元發展提供了簡明而豐富的知識儲備,樹立了健康而嚴謹的文化標尺。若者於“大話”、“水煮”、“閒品”的囂鬧之後,不妨靜下心來翻翻《大辭典》,心中沉積彌久的“三國情結”或許會於瞬間絲絲散發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