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个技能,普通人也可以轻松崛起开挂人生

今天开始阅读劳拉.布朗的写作指南,读了几本历史著作之后,又开始回归成长的初心。写作需要天才吗?作家是可以教出来的吗?塞缪尔.约翰逊说:只要你肯努力,任何时候你都能写作。

而开篇几章主要围绕劳拉.布朗博士的写作转盘,这些步骤以线性的方式展示:

目标 ➡️ 读者 ➡️ 头脑风暴 ➡️ 组织 ➡️ 写初稿 ➡️ 修改

1、目标。当坐下来想要写点什么的时候,你要很明确的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你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仔细思考写作的目的能帮你搞清该说什么,以及怎么说。这样一来,你的读者也会更加轻松。

2、读者。两个关键词:信息和态度。你要给读者哪些信息?他们已经掌握了多少?要用足量的有效信息,让你的读者行动起来。了解读者潜在的态度,这些问题很大问题决定了你写的内容是什么。

3、头脑风暴。想出的点子越多越好,任由思绪发散,并加以整合调整。

4、组织。列个提纲是很好的组织文章的开端。

5、写初稿。将所有的东西写下来。一次写好是不可能的,我们有时候总给自己太大压力,总想一步到位。当自己想写的时候就一直写下去,写的越多越好,写完了再反向检查自己的初稿是否包含前四项的思考内容。你的目标明确吗?你写的内容对读者有吸引力吗?想要的内容都写进来了吗?文章的组织是否有效?反过来再去做修改。

6、修改。很少会出现完美的初稿,其罕见程度就像在温哥华看到了晴天。一定要给自己留修改的时间,修改并不意味着你写的不好,它只是写作流程的一个环节。

这种转盘的写作方法,据作者而言能够获得极高的写作效率,接下来写作要尝试用一下,试验得真知。其实这种写作方法,更多的是训练一个思考的过程。

写作是件苦差事,甚至是件体力活,这一点是所有作家的共识,但唯一的解决办法只有坚持。福克纳曾嘲笑记者关于「写作捷径」的提问,并说到「如果作家们这些东西那么感兴趣的话,就让他去做手术或者砌砖吧」,至于他给出的方法,不过就是四个字:不停地写。

掌握这个技能,普通人也可以轻松崛起开挂人生

大作家们的确都有着能够「不停地写」的超人勤奋。海明威说他把《永别了,武器》的结尾改了 39 次,村上春树则称自己每部小说在定稿前都会通篇改上四五遍,因此常常是每天四五点就起床写作,一连就是几个月。

马尔克斯说他写《族长的秋天》时,几乎每写一个词都要停顿一下,竭力在脑海中搜索下一个可以用的词语,而每次一想到要坐在打字机前,他就会开始围着打字机转悠,或者干脆打电话、看报纸,总之就是要拖延下去。

这样想来,真正让人焦虑的并不是这些文豪们的作品有多好,也不是他们的才华有多么让人羡慕,而是即使我们有才华,欠缺是他们的自律和毅力。

写作的确存在系统的训练方法,它要求你认真地观察世界,调动思维和想象,再将一个个形象与故事诉诸笔下。但最最关键的,是你得「开始动笔」,并且一直坚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