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项羽即使杀了刘邦,也得不了天下,你怎么看?

谈文论史


历史不可以假设,如果非要假设,当然有许多不一样的可能性。

假使项羽真杀了刘邦,项羽当然也得不了天下,因为项羽根本就不想统一天下,项羽想的还是想恢复到春秋战国时期那种诸侯国林立的天下格局。

他只要自己能当西楚的霸王,成为类似春秋的五霸的霸主是他的一个理想,而他并没有当皇帝的理想。

要不然,他也不会作出会屠掉几十万秦军,又一把火烧掉阿房宫的脑残之举。

因为他根本没有家天下的格局,只有建立西楚的格局,所以他没有保护自己财产阿房宫和收编秦军为自己百姓,眼中只有楚国故地是自己的地盘,只有楚人才是自己的子民。

只要其他这些小国家的人威胁不了他的地位,他就不会怎么管你。

历史具有很大的或然性,假使刘邦被干掉过后,可能天下再也没有人能够抵抗得了项羽,不是谁都有刘邦的格局。

虽然刘邦的军事业务能力不如项羽,但是刘邦最大的能力在于他能够用人识人和用人。汉初三杰都效力于刘邦,还有许多英雄豪杰追随其后。

假使刘邦在鸿门宴上被干掉,可能历史上就没有再有一个类似刘邦的人能够统合天下英雄,来共同对抗项羽。

在中国的分裂动荡时期,许多重要的人物的死亡,可能就会减缓了统一的历史进程。

比如,三国时期,如果曹操最重要的谋士郭嘉不死,则有可能曹操不会出现后来的赤壁之战的挫折。在曹操的有生之年,就有极大的可能统一天下。

但是郭嘉死了过后,在也没有算无遗策的超级谋士来谋划和规劝曹操。再加上瘟疫的流行,使得曹操赤壁之战的重大失败,才有了三国并立的可能。

再比如,东晋十六国朝时期,假使当时的王猛不死那么早,则秦王苻坚可能在统一北方过后,彻底消化了北方,为他的后代统一天下打下基础。

但可惜王猛死的太早,秦王苻坚后来按那不住一统天下的心情,急于攻打南方,根本没人劝得住,所以才有了淝水之战的重大失败,最后国破人亡,为世人所笑。

言归正传,假使当时项羽在鸿门宴上干翻刘邦,以当时天下英雄豪杰来讲,没有人能够统合天下英雄,举起共同抵抗项羽的大旗。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张良其实也是访遍了天下英雄。相当于搞了一次英雄普查,搞完并分析过后,才跟的刘邦。假使有其他的可能,张良也不会“为他人言,皆不省”。

什么意思呢?

张良同学为别的人分析天下大势、军国战略和君主权术的时候,这些人却一个都懂不起,张良可以说是对牛弹琴)。

唯有刘邦闻弦歌而知雅意,以致于张良最后总结说:“沛公殆天授。”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刘邦是天授的奇才啊!

一只蝴蝶煽动它的翅膀,就可能引来大西洋上的飓风,历史上任何一个重要人物命运的改变都可能引发不一样的历史格局。

当然,也不排除再出现一个刘邦的可能性,只是这个可能性比较低,因为张良已经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英雄普查了!“皆不省”啊!


一丹流青


项羽杀不杀刘邦和他得不得天下没有关系,只关系刘邦得不得天下。

项羽即使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后续的情况发展也不会出现太大变化,刘邦死了会有其它有野心称霸天下的人来代替刘邦完成同意大业,即便所有有野心的人都被项羽杀了其实也无济于事,因为项羽不愿意得天下。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三十余万,这个时候的项羽已经拥有平定、统一天下的实力。

但是在鸿门宴之后不久,项羽进入秦国都城咸阳并没有称帝反而分封十八路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掌管巴蜀。



这个时候即使刘邦死了,只是少一路诸侯而已,项羽还是霸王而不是皇帝,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得天下。

项羽得不得天下和刘邦关系不大,关键是项羽无心称帝得天下。


古事今説


这个问题可以参考刘邦与群臣的一段对话。

汉朝成立后,一次刘邦在洛阳南宫宴请群臣,问道:“你们说说看,我为何能取得天下?项羽为何失去天下?”

王陵等人回答道:“陛下能用人,与人同享利益;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所以失去天下。”

刘邦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这段话非常精彩,所以笔者在这里保留了《高祖本纪》原文。项羽不能选贤用能,刘邦阵营的韩信、陈平都是从项羽阵营投奔过来的。

鸿门宴放走刘邦、放弃关中建都彭城则可以看出项羽缺乏政治家的素质。

所以即使刘邦死了,项羽也赢不了天下。


余明讲历史


第一项羽的志向不是学秦始皇那样统一天下后登基称帝。他的志向只是推翻秦朝暴政,分封天下诸侯而自己则做个诸侯霸主来号令天下。

第二项羽缺乏政治头脑,不懂得如何治理天下、管理官民、收买人心。在他心中武力是解决事情最有效快捷的方式,殊不知军事只是政治上的一种延伸而已。夺取天下要用军事手段而管理天下就必须要有过人的政治头脑,不然被手下官员骗得团团转还以为是在夸自己。

第三项羽性格上的缺陷:为人多疑、残暴且吝啬、孤高自傲、目中无人。楚汉争霸之时汉军谋臣陈平向刘邦献离间计。用重金收买项羽军中之人到处散播各种谣言, 而项羽还真的中计怀疑他手下的将领和亚父范增对自己的忠诚,范增负气出走在回家的路上背上脓疮发作去世。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过后章邯率领20万秦军投降,后来项羽采用范增之计将20万秦军降卒全部坑杀。他的这种行为与人屠白起坑杀40余万赵军有何异。

项羽对自己的手下赏赐也是十分吝啬,有功者封官赐爵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这是一个领导者应该的做法和收买人心的手段,可是项羽这货人来了还把印章拿在手上迟迟不肯放手别人来拿还不肯放手。做为一个领袖你的目标是天下不要在乎这些小官小爵的封赏。

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就算刘邦死了过不了多久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冒出来。他的过度杀伐让他失去了民心,他的性格缺陷弄的自己众叛亲离离心离德。


所以项羽失去天下是必然的。


刘邦爱吃糖



qzuser


项羽灭秦之后,入咸阳是分封诸侯了。

众所周知,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没有搞分封,而是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帝国,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由封建而走向中央集权,这是以农耕民族为主体的国家发展的历史必然。

中国的汉民族是农耕民族,始终受到西北的游牧民族的侵扰。由于战争成本的不对等,游牧民族的战争成本远远低于农耕民族,因此农耕民族根本无法抵抗侵扰。而唯一的办法就是团结起来,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调配全国的力量来抵御外敌。因此走向中央集权的国家形式是历史的必然,如若不然,那只有被征服,只有亡国这一条路了。印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项羽灭秦后重新搞分封制,这就是开历史的倒车。凡是开历史倒车的,必然被历史所淘汰。项羽的败亡从他分封诸侯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即使没有刘邦,也会有别人来消灭他,即使国内没人能消灭他,那也会有匈奴等游牧民族来灭了他。


挥剑决浮云6


这事得这么说,比较而言项羽君子也,刘季流氓也,君子是斗不过流氓的,所以项杀不了刘。

退一步说项羽走运杀了刘季,他也只想成为号令诸候的诸候头目,或说好听点叫霸主,此其人生目标与刘三不同,虽然流氓,但目标远大,一统天下其渴已久,成功之后之后,衣锦还乡。

对了刘三不错的,人家还乡时还不忘还酒账,也没忘欠人家的粮食,一并都还清之后,还知道组织家乡儿童唱《大风歌》,从娃娃抓起,重视下一代教育,真该点赞。


太行墨客


我也认为项羽即使杀了刘邦也不可能得天下,其理由有三个。

一是战略格局:人世间凡闯天下的人都是有多大的格局就会有多大的结局,项羽在拿下当时最好、最大、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就是当时大秦帝国都城咸阳后居然撒手不要。

二是领导智慧:项羽是一个战术专家而不是战略专家,作为领导识人、用人、管人、聚人、借人和战略决策的智慧严重不足。

三是儿女情长:项羽专情于虞姬误了很多大事,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都是霸女人而不是情女人,从这点看项羽没有霸天下的思维。

总结项羽这个人他只能是一个将才,不是帅才;他即使杀了刘邦和也和前一次推翻秦朝一样只能是短暂的得天下,还是会有第二、第三个刘来给他争天下。


好川茶_荞坝贡茶


项羽本来是已经得到天下了,自己没一个统一政策,把好不容易得来的一块大蛋糕又分给了其他诸侯一点,他这样能得天下,开玩笑吧!多分天下还差不多,项羽心里就没这么个各国一统这个概念,说到底就没秦始皇的眼光,刘邦思想完全不同于项羽,最后刘邦胜,这才是秦亡后最好的历史旅程。从政治的角度看,项羽不灭,多国战争,农民又要多遭罪。


牙刷会火


真实,即使杀了第一个刘邦还有第二个刘邦,他封那么多王都有可能第三个第四个刘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