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菜品篇:水晶餚肉

水晶餚肉又名水晶餚蹄、鎮江餚肉,是江蘇鎮江市一道傳統名菜,屬於蘇菜系。成菜後肉紅皮白,光滑晶瑩,滷凍透明,猶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稱。該菜選用豬蹄為原料,經硝、鹽醃製後,配以蔥、姜、黃酒等多種佐料,以寬湯文火燜煮到酥爛,再經冷凍凝結而成。食用時,具有形態美觀、清醇鮮香、油潤滑爽、肥而不膩等特點。

舌尖上的中國——菜品篇:水晶餚肉

談到該菜品的來歷,還要從一個傳說講起。相傳數百年前,鎮江酒海街有一家小酒店的店主,一天買回四隻豬蹄,準備過幾天再食用,因天熱怕變質,便用鹽醃製,但他當時誤把家人為做鞭炮買的一包硝,當作鹽醃了豬蹄,直到三天後家人找硝時才發覺,連忙揭開醃罐一看,不但肉質未變,而醃得蹄肉硬結而香,色澤紅潤,蹄皮色白。為了去除硝的味道,一連用清水浸泡了多次,再經開水鍋中焯水後撈出。接著,他又把豬蹄放入鍋中,加蔥、姜、花椒、茴香、桂皮用高溫燜煮,本欲以此解除毒性和異味,不料煮了半個時辰後,卻出現了一股異常的香味,入口一嘗,滋味鮮美,毫無異味。從此以後,該店主就用此方法制作“硝肉”,前來品嚐的顧客也越來越多,不久就聞名全市。

舌尖上的中國——菜品篇:水晶餚肉

製作方法:

原料:

豬前蹄750克,花椒7克,八角5克,蔥姜各12克,鹽15克,味精12克,香醋15毫升,紹酒、硝水適量,明礬0.5克,滷水適量;

流程:

1.豬蹄剔去骨,用鐵扦在肉面上戳些小孔,每隻蹄均勻地灑上硝水,再用鹽揉擦,待肉色變紅後取出泡入水中,漂去澀味,刮淨皮上汙物,用溫水洗淨;

2.鍋上火倒入清水,將豬蹄放入煮開後撈出洗淨;

3.另取鍋倒入滷水,略加清水,將花椒、八角、蔥姜裝入小布袋內紮緊袋口,放入鍋中再加鹽、紹酒,以旺火燒沸後用盤壓緊蹄肉,移至小火煮約3個小時,使蹄肉酥爛出鍋;

4.將煮好的蹄肉皮朝下放入方盤內,攤平壓緊,將鍋內老滷燒沸,撇去浮油,放入明礬,加少許清水,再撇去浮油,將湯滷舀入蹄盆,淹滿肉面,放陰涼處冷卻“凝凍”,即成水晶餚蹄。

溫情推薦:

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大四福巷19號的老金陵菜館是經典蘇菜代表,位於蘇州市平江區太監弄72號的松鶴樓是蘇菜的百年老字號。酥香嫩鮮、肥而不膩,品味蘇菜非它莫屬!

更多精彩資訊盡在易廚鮮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