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汉的“宝贝”(原创小小说)

吴老汉是一名援朝老兵,左腿上被两枚子弹贯穿的疤痕见证了他在战场上甘洒热血的青春年华。如今的吴老汉脸上已布满皱纹,虽然岁月的侵蚀让他尽显苍老,但那一汪如水的眼眸里却总是传递出一名老兵的不屈和刚毅。

八月十日这天,吴老汉早早的起床收拾了,多年来,吴老汉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年的公历八月十日,都要和战友老赵一起去探望老班长,最初每次老伴问他,他都倔强的回上一句“找老班长喝酒去”不多解释,拿起从战场带回来的“宝贝”装上满满一壶高粱酒就出门了,因为每次吴老汉都能醉醺醺的回来,后来老伴也索性不再过问,去年冬天老伴因病过世,儿子吴爱国便将老父亲接家里来住了。说起这“宝贝”其实就是一个战斗水壶,工艺普通用料却十足,因为平时吴老汉从不拿出来,也绝不允许任何人碰,所以家里人只得将它称作“宝贝”。吴老汉收拾妥当,正要出门,“爸,干啥去”听见动静的儿子站在卧室门口揉磨着朦胧的双眼诧异的问着。

“找老班长喝酒去,”说着就出门下楼去了。

“爸,你腿不好,去哪我送你啊”儿子赶紧追至门口对着楼梯吆喝着。

“两颗子弹都没打瘸老子的腿,睡你的觉去”一贯倔强的吴老汉说起话来从不给家里人留情面,但岁月毕竟带走了他的年轻,楼道里传来了吴老汉几声没有忍住的咳嗽......

下午三点,吴老汉仍然没有回来,吴爱国在家里正犯着嘀咕,手机的来电声突然叫醒了没有头绪的吴爱国“爱国吗?我是你赵叔,你爸喝醉了,来下北郊的烈士陵园吧”。

“好的,赵叔,我马上来”挂断电话,“咋还喝到烈士陵园去了”自言自语着的吴爱国拿起钥匙赶紧出门了。

吴老汉的“宝贝”(原创小小说)

南郊烈士陵园离市中心约有十多公里,还好这个时间路上的车少人稀,过了约有二十分钟,车子就开到了烈士陵园门口,吴爱国赶紧步行进去,老远的就看到赵叔在一座墓碑前面坐着,旁边侧躺在地上的是他的父亲吴老汉,爱国在赵叔叔的帮助下背起醉醺醺的父亲,同赵叔叔一起朝车上走去,爱国朝外走的时候注视了一眼墓碑上的名字刘根生,之所以对刘根生这个名字熟悉,是因为在父亲的入党申请书上入党介绍人那栏也见过刘根生这几个字。

在回去的车上,赵老捧着那个酒壶琢磨了好一会,首先开了口“我和老吴今个也商量了,我们年纪大了,有些事情也不该瞒你们了,以后给老班长敬酒还得靠你们呢。”

“赵叔您说的老班长是刚才...”虽然已经猜到什么的吴爱国还是不敢妄下结论。

“嗯,对,这还要从60多年前的那场战斗说起......”通过赵老的讲述,吴爱国终于解开了多年的疑惑。

吴老汉的“宝贝”(原创小小说)

1950年8月,正值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刻,吴老汉和赵老所在的连队接到掩护一运输医疗物资的车队抵达前线的任务,不料情报被联合国军截获,一支装备机械化水平很高的敌军在后面穷追不舍,几场阻击战,伤亡惨重都没能阻挡敌军追击的步伐,在这批医疗物资随时都有可能落入敌手的危急时刻,8月10日这天,连长抱定决心命令在行经的山坳里利用地形特点打一场顽强的阻击战,以此给运输车队争取一个半小时的黄金运输期,二班班长刘根生认识到了这将是一场你死我亡的惨烈战斗,平时爱喝酒的他,在战斗打响前对全班仅存的两名战士吴东强和赵海龙展示了他装在水壶里沉甸甸的一壶高粱酒,“这仗打完后,我请你俩一起喝了这壶庆功酒”说完自己先喝了一小口,抿了抿嘴“这是我喝过最好喝的高粱酒哦”,话音刚落,只听到敌人的炮火袭来,战斗打响了,惨烈的战斗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整个连几乎全部阵亡,刘根生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了头部,在刘根生弥留之际,掏出盛满高粱酒的水壶,递给了吴东强和赵海龙“两个小时了,运输队伍应该到达安全区域了,你们赶紧去投奔大部队去吧。”

“老班长,老班长”在两人的哭喊声中,刘根生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眼睛直直盯着那个水壶。负伤的吴东强和赵海龙翻山越岭终于找到己方部队,几天以后,两人一起打开了水壶,发现里面其实就是满满的一壶水,两人明白了班长刘根生大概认为这场战斗九死一生,平时嗜酒如命的他怎能缺一壶高粱酒呢。回国后,于是每年的8月10日,吴东强和赵海龙都会去烈士刘根生墓前给老班长敬上一壶高粱酒。

送赵老下车时,爱国眼含热泪,双手小心翼翼接过赵老手里捧着的水壶,他明白他接过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吴老汉的“宝贝”(原创小小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