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支付寶、微信公布國慶數據,由小見大看巨頭場景策略

銀聯、支付寶、微信公佈國慶數據,由小見大看巨頭場景策略

訂閱 十字財經 掌握獨家資訊

文|移動支付網

一年一度的國慶黃金週終於落下了帷幕,有的人在全世界發朋友圈,有的人則在朋友圈看全世界。一如往常,長假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銀聯、支付寶、微信相繼公佈了國慶黃金週交易統計數據,從數據上來看,十一長假的移動支付延續了去年的火熱,國人的境外消費升級趨勢顯著,移動支付從國內走向了國外。

銀聯

手機閃付日均交易筆數和金額同比增長70.1%和102.8%

10月8日,中國銀聯發佈2018年國慶黃金週銀聯網絡交易數據。“十一”長假期間,銀聯網絡交易總金額達到1.58萬億元,交易總筆數7.94億筆,日均較去年國慶黃金週分別增長31.9%和24.5%。今年國慶7天的銀行卡跨行交易規模超過去年國慶黃金週8天的總量,創國慶長假歷史新高。

咱們來看看2017年黃金週的數據,去年十一銀聯網絡交易總金額創下黃金週高達到1.37萬億元,交易總筆數7.28億筆,日均較去年“十一”黃金週分別增長36.2%和11.7%。從交易總規模來看,考慮到去年8天長假,整體數據略微增長。

今年十一期間,雲閃付APP交易筆數及交易金額大幅提升,並帶動銀聯二維碼支付日均交易筆數和金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6.9倍和36.8倍。銀聯二維碼支付之外,Huawei Pay、Apple Pay、Mi Pay、Samsung Pay等銀聯手機閃付也帶來了假日消費新風尚,長假期間日均交易筆數和金額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70.1%和102.8%。

而去年十一期間,雲閃付APP尚未發佈,以Apple Pay、Sumsung Pay、HuaWei Pay、MiPay和HCE為代表的銀聯手機閃付業務日均交易筆數和金額同比分別增長了19%和214%。銀聯二維碼則在2017年“十一”期間日均交易筆數和交易金額較五一小長假均增長了50倍以上。

從銀聯手機閃付長假期間的日均交易筆數和交易金額來看,今年手機閃付的日均交易筆數增長明顯,可以得出結論今年以來使用銀聯手機閃付的人逐漸增多,相比去年有了一定的提升,不過另一方面原因日均交易筆數也和去年8天的時間有關。其次,日均交易金額的增長放緩,說明了銀聯手機閃付已經開始被多數消費者所接受,因此不會出現爆發式的增長趨勢。

其它方面,銀聯數據顯示,在出行旅遊方面,今年“十一”黃金週期間,航空、鐵路、公路及與自駕相關的加油等交通出行類日均消費金額同比增長近5成;賓館住宿類日均消費金額同比增長近6成。河南、遼寧和吉林等地是交通出行類日均消費總量同比增長最快的地區。

餐飲類日均消費金額同比增長超過50%。從消費總量看,北京、廣東和江蘇三個地方“下館子”的人最多。而貴州和陝西的餐飲類消費同比增速最快。

在購物消費方面,今年“十一”黃金週,以超市、日用百貨、大型家電和珠寶首飾等為主的購物類日均消費金額同比增長了超40%。從消費總量看,北京、廣東和河南位居全國三甲;從同比增速看,北京、重慶和甘肅增長最快。

支付寶

聚焦境外,歐美國家、年長用戶開始成為支付寶目標

銀聯、支付寶、微信公佈國慶數據,由小見大看巨頭場景策略

據支付寶發佈的境外消費數據,全球十大“不帶錢包網紅目的地”出爐,其中英國比斯特購物村的移動支付筆數同比增長了90倍,日本大阪道頓崛商圈增長70倍,澳大利亞悉尼機場增長55倍。

而去年國慶期間,支付寶數據顯示國人最喜歡去的目的地分別為:香港、泰國和臺灣。今年的這份增長榜單顯然沒有它們,因為相對而言,這些地方的移動支付已經比較普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支付正在將移動支付的海外市場拓展至歐美國家,為國人的境外支付提供便利。據移動支付網瞭解,支付寶今年已經與歐洲100多家銀行和40家數字錢包公司簽訂了協議,將在歐洲20個國家進行推廣。

2018年國慶黃金週,出境遊人數就高達700萬人次。從城市分佈來看,二線城市居民境外消費表現搶眼,福州以70%的人均消費增長率首次超越北上廣(北京45%、上海60%、深圳28%、廣州27%),成為境外移動支付消費增長最快的城市。其他二線城市也緊隨其後:杭州(50%)、武漢(31%)、天津(30%)、成都(26%)、重慶(21%)。

從人群分佈來看,其中,“60後”境外遊消費人數暴增了9成,位列增速首位,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媽、中國大伯在出境時選擇了手機付款。而“70後”、“80後”境外出遊人均消費的增幅最大,皆達到了35%。

同樣去年國慶期間,支付寶數據顯示,境外消費的主力軍是當仁不讓的90後,用戶數佔比高達44%,人均消費金額達到了1301元。00後也在國際剁手舞臺上嶄露頭角,人均消費達到了532元。實際上,境外消費的主力軍並不一定是90後,60、70、80後的前輩們一定有更高的消費能力,只不過這個能力並沒有在支付寶上體現。而今年以來,這個現象肯定有所改變,越來越多的高齡消費者開始使用支付寶等手機支付,因此這一增長率顯著提升,如果要比人均消費金額的話,我想就不是幾千塊這麼簡單了吧!

你是2100萬宅人?還是在泰、日、韓買買買?

國慶黃金週,怎可不出遊?巨頭們都在聚焦旅遊和境外,微信則反其道而行之把國人的“宅與行”作了一個數據統計。

國慶長假期間,共有2100萬微信用戶在任意一天微信步數少於100步,80、90後佔比達56%,榮獲“百步青年”稱號。小編默默地查了一下微信運動,果然自己就是那2100萬分之一。

有人宅就一定有人點外賣,在外賣類微信支付最多的前五個省份中,前四名都為沿海省份,依次為廣東、江蘇、浙江、福建,最後一名是四川。小編再一次中槍。

銀聯、支付寶、微信公佈國慶數據,由小見大看巨頭場景策略

有人宅就一定有人出去買買買,在微信支付筆數排名前10的境外國家中,前3名依次為泰國、日本、韓國。目前東南亞成為中國遊客的最愛,也是中國移動支付出海熱門地區,因此國慶期間微信支付筆數排名前十的國家中屬東南亞國家居多。而免單次數排名前3的國家依次為日本,澳大利亞,泰國,其中,最遠的一筆免單出現在加拿大,最大的一筆出現在澳大利亞。

2017年微信公佈的國慶數據中,香港成為國慶假期中境外支付次數最多的國家和地區,除此以外,泰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臺灣、美國、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也進入了境外熱門消費城市Top10,成為最受國內用戶歡迎的境外消費地區。而今年微信直接公佈了排名前10的境外國家,因此香港、臺灣理所應當不在其中了。

另外,去年國慶恰逢中秋節,中秋當日微信紅包收發量達到了63億個。而今年微信並沒有拿出引以為傲的微信紅包數據,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沒有傳統節假日的加持,另一方面可能是微信紅包經歷過大熱之後逐漸迴歸平靜。

銀聯、支付寶、微信公佈國慶數據,由小見大看巨頭場景策略

不過除此之外,微信還公佈了國慶期間微信“搜一搜”的九大熱門搜索,在搜索排名中乘車、天氣、路況等與出行有關的話題成為用戶搜索的熱門,其中騰訊乘車碼,深圳通依次排第3與第5,作為最高頻次、高黏度的支付應用場景之一,公共交通出行已成為目前爭奪最激烈的移動支付場景。

以上便是銀聯、支付寶、微信在國慶期間的相關移動支付數據,可以看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移動支付的競爭已經開始從國內轉向於聚焦境外,而且隨著移動支付的不斷髮展,境外的支付格局也將被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