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你的小清新,我們只要文藝范——文藝青年都捨不得撒手的書單

收起你的小清新,我們只要文藝範——文藝青年都捨不得撒手的書單

人可以忍受沒有朋友的寂寞,但不能承受沒有書相伴的孤獨,你捧起的那本書,猶如黑夜中綻放的花火,照亮你腳下崎嶇的路,溫暖你胸腔中冰冷的心。文藝青年愛讀天地萬物,四海潮生;喜看生死幻滅,繁華落寞,一本文學書攜我們走向永恆的詩和遠方。

1.《麥田裡的守望者》[美]傑羅姆·大衛·塞林格出版:譯林出版社

收起你的小清新,我們只要文藝範——文藝青年都捨不得撒手的書單

【內容簡介】

這部小說的作者把重心放在對人物心理的深度剖析上,他以細膩而探析的筆法,細緻入微地刻畫了主人公霍爾頓的矛盾心態,描繪出霍爾頓複雜的精神病態。國內外分析霍爾頓精神病態的文章很多。德國學者漢斯·彭納特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著力剖折了霍爾頓的孤獨。他認為霍爾頓心中有兩個世界:一個是由阿克萊、斯特拉德萊塔以及妓女孫妮等人所代表的醜陋世界。另一個則是由弟弟艾裡、妹妹菲比以及修女等人所代表的純潔、美好世界。霍爾頓因為發現後一種世界的日漸消失而感到孤獨。國內評論家羅世平認為霍爾頓在紐約遊蕩的三天中企圖消除他與同胞、社會之間的隔膜,試圖達到一種超越自我中心的境地。但事與願違,霍爾頓所去之處似乎都有一種無形的牆將他與別人隔離開,使他始終只能在社會的圍牆外遊蕩而不能與社會合為一體。羅世平寫到:“霍爾頓為克服隔離感而產生的痛苦,又試圖退化的知覺尚未產生的合一狀態,即人誕生前的狀態。他渴望能返回象徵自然、黑暗的子宮。然而,霍爾頓似乎只能在幻想中尋求這種退化性的合一狀態,他幻想當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推薦理由】

林格將故事的起止侷限於16歲的中學生霍爾頓·考爾菲德從離開學校到紐約遊蕩的三天時間內,並借鑑了意識流天馬行空的寫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個十幾歲少年的內心世界。憤怒與焦慮是此書的兩大主題,主人公的經歷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強烈共鳴,受到讀者,特別是廣大中學生的熱烈歡迎。《紐約時報》的書評寫道:在美國,閱讀《麥田裡的守望者》就像畢業要獲得導師的首肯一樣重要。其後,《麥田裡的守望者》直接影響了這一類小說的創作。

2.《等等靈魂》李佩甫出版:花城出版社

收起你的小清新,我們只要文藝範——文藝青年都捨不得撒手的書單

【內容簡介】

這部長篇的準備期長達20年,這些年來,李佩甫陸陸續續地研究了上百個活生生的商場案例,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企業家,為了這部長篇積累了深厚的基礎。在這部長篇裡,李佩甫實現了從“官場”到“商場”的成功轉型。小說以大都市商戰為背景,描寫了轉業軍人任秋風在情場失意之際,接手一個瀕臨倒閉的國營商場。憑藉著大膽的創意、過人的公關能力和卓越的商業才能,以及“商學院三枝花”的鼎力輔助,任秋風在商海中生死搏殺,令商場奇蹟般崛起,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超市航母。

隨著事業抵達巔峰,各種利誘讓他迷失了靈魂,在權力慾驅使下,盲目拓展,終令苦心經營的“第一商業帝國”全面崩塌,“商學院三枝花”亦分道揚鑣……滾滾紅塵,有人夢圓,有人夢碎。

小說描寫商場喋血,把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堆疊得雲譎波詭,氣勢磅礴,充滿現代感。作家通過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洞燭幽微地揭示了中國“商場”運作的秘密法則,具有強烈的批判力度。

【推薦理由】

李佩甫的小說主題詞是權力,而比權力更廣大的是人心。他的寫作,習慣從中原文化的腹地出發,以都市和鄉村、歷史與現實互證的方式,書寫出當代中國大地上那些破敗的人生和殘存的信念。他對人心荒涼之後的權力迷信所帶來的苦難,有著尖銳、清醒的認識,正如他精微、冷峻的筆法,總是在追問生命豐富的情狀如何才能更加健旺地生長。《等等靈魂》中的商場,依然活躍著權力的面影,尤其是日益膨脹的慾望對人的磨碾,讀起來令人觸目驚心。李佩甫在這部小說中,以簡單寫複雜,以黑暗照見光,以慾望的輕為靈魂的重作證,進而告訴我們,一種絕望從哪裡誕生,一種希望也要從哪裡準備出來。這種敘事細密、命運悲愴並對世界懷著理想的作品,在當代其實並不多見。

3.《到燈塔去》[英]弗吉尼亞•伍爾芙出版:人民文學出版社

收起你的小清新,我們只要文藝範——文藝青年都捨不得撒手的書單

【內容簡介】

《到燈塔去》是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於1927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傾注心血的準自傳體意識流小說。小說以到燈塔去為貫穿全書的中心線索,寫了拉姆齊一家人和幾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片段生活經歷。拉姆齊先生的幼子詹姆斯想去燈塔,但卻由於天氣不好而未能如願。後大戰爆發,拉姆齊一家歷經滄桑。戰後,拉姆齊先生攜帶一雙兒女乘舟出海,終於到達燈塔。而坐在岸邊畫畫的莉麗・布里斯科也正好在拉姆齊一家到達燈塔的時候,在瞬間的感悟中,向畫幅中央落下一筆,終於畫出了多年縈迴心頭的幻象,從而超越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的藝術家。

【推薦理由】

小說中的象徵意象豐富多樣,從燈塔,窗口,莉麗的畫,到燈塔去的航行,到大海,岩石,籬笆,以及拉姆齊先生吟詠的詩句,都是對作品意義的建立有著重要作用的意象。

《到燈塔去》是伍爾芙最完美的一部作品,它對文學史的貢獻是卓越而深遠的。小說無論是創作視角還是心理描寫,亦或是意識流手法,都極具藝術色彩,尤其是伍爾芙對於女性氣質的理解以及對性別意識的見解,也成為她創作的思想內核。小說通過對代表女性氣質的拉姆齊夫人和代表男性氣質的哲學家拉姆齊先生對立的性格刻畫,旨在展現男女兩性氣質二元對立的現狀,並試圖為他們所代表的兩種不同的生活原則尋找一條和諧與統一的途徑。伍爾芙利用了大量的意識流的寫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自由聯想。自由聯想往往沒有固定的模式一般是角色在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突然聯想到其他的人或是事情,也不受時間空間的影響,因此也變成了讀者在解讀文本是最困惑的地方。

4.《第七天》餘華 出版:新星出版社

收起你的小清新,我們只要文藝範——文藝青年都捨不得撒手的書單

【內容簡介】

“濃霧瀰漫之時,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虛混沌的城市裡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殯儀館,這是它現在的名字,它過去的名字叫火葬場。我得到一個通知,讓我早晨九點之前趕到殯儀館,我的火化時間預約在九點半。”這是餘華全新長篇小說《第七天》的開篇,給讀者留下了足夠大的懸念,一個走向殯儀館、將被火化的人,在死亡之後還能留給讀者什麼呢?這次餘華用荒誕的筆觸和意象講述了一個比《活著》更絕望、比《兄弟》更荒誕的故事,讓讀者體會到一種寒冬臘月被囚禁於積年冰川裡的寒冷,一種劇烈拉鋸式切膚的疼痛和虐心,一種茫茫荒野身心俱疲後無著無落的絕望。

《第七天》用荒誕的筆觸和意象講述了一個普通人死後的七日見聞:講述了現實的真實與荒誕;講述了生命的幸福和苦難;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比恨更絕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

【推薦理由】

《第七天》引用雜聞的做法所提供的更多的是一種真實的幻覺,不論是似乎無所用心的雜聞拼貼,還是對可以大做文章的事件的輕描淡寫,都反映了作者或諧謔而近於遊戲的或冷靜而近於冷漠的筆調,這種筆調的意蘊耐人尋味:荒誕才是最大的真實,荒誕已是司空見慣。這層意蘊的底色是十分灰暗冰涼的,它透露著作者對現實深深的絕望和無奈。 “真實的雜聞故事往往顯現為一些揭示性的社會縮影,具有一定的信息價值。某些從社會現實中剪切的片段,表面上無足輕重、虛假且平庸,但卻顯露出某種預兆。在政治當局掌控下的時間及空間的結構中,人們可能會在日常現實的縫隙中,發覺一種正在孕育的未來,隱約感受一些難以進行理性分析的新現象的成型。”“雜文故事更進一步地構成了展現現實問題的前提,引導讀者從原本事實的戲劇化畫面背後發掘涉及社會和意識形態的複雜現實。

5.《心是孤獨的獵手》[美]卡森·麥卡勒斯出版: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

收起你的小清新,我們只要文藝範——文藝青年都捨不得撒手的書單

【內容簡介】

故事的背景類似於《傷心咖啡館之歌》中炎熱的南方小鎮。她說:“小說中兩個聾啞男子的同性之愛令人感動,而同性之戀又是若有若無的,時而激烈,時而沉默。主旨凸顯的是麥卡勒斯式的主題:孤獨是絕對的,最深切的愛也無法改變人類最終極的孤獨。絕望的孤獨與其說是原罪,不如說是原罪的原罪。”“書中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一個窮人家的小女孩,她藏在富裕人家的花園裡,偷聽老式收音機裡傳出的莫扎特,黑暗中爬上屋頂,寂靜中回想莫扎特。小女孩會慢慢成長,逐漸變得冷靜,直至平淡,麻木,但在黑暗中聆聽內心聲音的讀者都能從她身上找到徹骨的孤獨。每個人都孤獨,卻並未因這相似的孤獨相連,人終究是孤獨的,好像人終歸是要死的。這是一條陰冷的真理,一個殘酷的真相,麥卡勒斯卻將其描繪得生動而尖銳,描繪得可以容忍,也必須容忍。”麥卡勒斯作品看似荒誕,但在她的筆下,那些人物彷彿有了生命,有著縝密的邏輯和屬於他們自己的命運。作家、讀者、批評家都無法控制。

【推薦理由】

《心是孤獨的獵手》作者卡森·麥卡勒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她一舉成名的作品和最具震撼力的代表作,居現代文庫20世紀百佳英文小說第17位,曾被評為百部最佳同性戀小說之一這是一個孤獨到極至的故事,在那些灰暗的天空底下,那個溫和的聾啞人用他的孤獨預示了美國這樣一個狂亂年代的變更。沒有人能擺脫掉孤獨的影子,至死方休。一本非凡的書,麥卡勒斯以勢不可擋的磅礴氣勢和把握寫就。在麥卡勒斯身上,我們也可以感覺到這種完整和強烈。她把自己打碎,一小塊一小塊地融化在文學裡。如同所有原創天才作家,麥卡勒斯小姐令我們認識到,我們對真實世界中某些明顯的東西視而不見,她是一位有著罕見洞察力的大師,無與倫比的小說家。孤獨是絕對的,最深切的愛也無法改變人類最終極的孤獨,絕望的孤獨與其說是原罪,不如說是原罪的原罪。過去的那些歲月裡,他總覺得這笑容裡藏著某種微妙和智慧。如今他覺察到一種狡黠和嘲弄。天逐漸變暖了,令人昏昏欲睡。焦慮慢慢地化成疲倦,在他身上可以看見一種深深的平靜。

6.《局外人》[法]加繆出版:中國華僑出版社

收起你的小清新,我們只要文藝範——文藝青年都捨不得撒手的書單

【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從默爾索的母親去世開始,到他在海灘上殺死阿拉伯人為止,是按時間順序敘述的故事。這種敘述毫無抒情的意味,而只是默爾索內心自發意識的流露,因而他敘述的接二連三的事件、對話、姿勢和感覺之間似乎沒有必然的聯繫,給人以一種不連貫的荒謬之感,因為別人的姿勢和語言在他看來都是沒有意義的,是不可理解的。唯一確實的存在便是大海、陽光,而大自然卻壓倒了他,使他莫名其妙地殺了人:“我只覺得鐃鈸似的太陽扣在我的頭上……我感到天旋地轉。海上泛起一陣悶熱的狂風,我覺得天門洞開,向下傾瀉大火。我全身都繃緊了,手緊緊握住槍。槍機扳動了……”

在第二部分裡,牢房代替了大海,社會的意識代替了默爾索自發的意識。司法機構以其固有的邏輯,利用被告過去偶然發生的一些事件把被告虛構成一種他自己都認不出來的形象:即把始終認為自己無罪、對一切都毫不在乎的莫爾索硬說成一個冷酷無情、蓄意殺人的魔鬼。因為審訊幾乎從不調查殺人案件,而是千方百計把殺人和他母親之死及他和瑪麗的關係聯繫在一起。

【推薦理由】

加繆在《局外人》中引入了一種陌生化的表現手法。所謂的陌生化指代的是作者在表達小說內容的過程中,顛覆了一些社會民眾習以為常的情理,表面上進行一些毫不相關的事件描述,而實質上則對各類因素之間的衝突與對立面進行揭示。在《局外人》中,引入這種陌生化的表現手法是為了加強故事內容的荒誕性,即使小說讀者與小說文本之間構建一種距離,使讀者不能全方面地對小說人物信息進行了解,也不能通過一些模糊性的文字表達來了解作者的表達本意,而這種帶有距離性的閱讀過程使荒誕情節具有了一定的審美趣味。

為了能夠體現小說的荒誕之美,加繆使用了象徵的表現手法。以小說中頻繁出現的“陽光”這一意象為例,儘管陽光本身是作為一種反傳統的象徵意義而出現的,在小說中似乎只是一種元素符號,但是文中每次出現陽光的時候,主人公的精神狀態往往是非常慵懶頹廢。當陽光出現的時候,讀者就會開始預感到莫爾索萎靡不振的精神狀態,似乎陽光象徵著主人公的陰暗,而這種顛覆傳統認識的象徵本身就是一種荒誕。

7.《一個人的好天氣》[日]青山七惠出版:上海譯文出版社

收起你的小清新,我們只要文藝範——文藝青年都捨不得撒手的書單

【內容簡介】

高中畢業的少女知壽隻身來到東京投靠遠房親戚——一個寡居多年的老太婆。知壽不想繼續上學,只想打發日子般地打工,對她來說生活唯一目標就是把日子過下去。當然,她對自己也有個要求,就是存錢存到一百萬日元。

父母離異,和知壽一直生活在一起的母親終歸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對於知壽來說,繼父以及母親離開後的生活,都是難以克服的哀傷;高中畢業,沒有合適穩定的工作,沒有一個明亮的前程,一個不鹹不淡的男朋友一開始看上去就可有可無,身邊沒有聊得來的朋友,更沒有關心她的骨肉親人。知壽作為一個成年人,終日面對一個古稀老人,對於剛過二十歲生日的知壽來說,其中的尷尬可想而知,儘管舅奶奶無論是看上去還是實際上都是好相處的人,可年輕的知壽無論如何還總是難免帶著幾分哀傷。她沒有為自己的未來發愁,卻時常因為乏味的生活而感到愁緒湧上心頭。

【推薦理由】

青山七惠以不事雕琢的文風,細膩地講述了一個名叫知壽的日本“飛特族”(自由職業者)在東京生存的細枝末節,突出表現了存在於日本現代青少年身上的心理問題:崇高理想喪失後精神上的隱形疾病。

青山七惠擺脫了小說必須宏大敘事、引人入勝的羈絆,讓小說各人在幾乎沒有甚麼情節可言的生活中生活,更讓《一個人的好天氣》展現著難得一見的乾淨。但乾淨不等於空白,剖白不等於自戀。死去的貓咪照片、車站的離合聚散,點到即止的道理、淺酌輕嘗的抒情,細節中夾雜著每個人物的呼吸和心跳。

在青山七惠筆下,沒有刻意地製造噱頭以滿足年輕人對上一代人的反叛,認同的世俗生活跟常人見到和經歷的沒有什麼不同。小說的講述貌似漫不經心實則苦心經營,文字貌似輕盈實則沉重如鐵,“春、夏、秋、冬、春”這種迴環式的篇章結構富有意味,對虛無感的刻畫深入肌理。如果青山把小說中那些稍嫌冗長的語句去掉,這部小說會更精緻一些。

8.《回家》阿耐 出版:黃山書社

收起你的小清新,我們只要文藝範——文藝青年都捨不得撒手的書單

【內容簡介】

在這個世界上,家是一個充滿愛與親情的地方,有時正竹籬茅屋,有時在高屋華堂,有時也在流離失所的人群中……只有沒有親情的人或被愛遺忘的人,才是真正沒有家的人。

遊離的生命,因為有家,才不再孤獨;漂泊的心靈,因為有家,才找到歸宿。

蘇明玉,一個被母親逼出家門,大雪天一個人站在操場上嚎哭的女孩;一個被家庭拋棄卻在職場上找到歸依的女孩;一個功成名就卻被家人被親戚罵為冷面冷心的女孩,面對自己最恨的親人——母親——的遺容,竟然悲從中來……

曾經想斷絕和蘇家的一切關係,卻一次次欲罷不能。

曾經以為自己的婚姻會始終堅持利益的平衡,雙方各取所需才是家庭牢固的基礎。但是,當一個男孩無條件地愛著自己時,當一個充滿愛的家就擺在面前時,她只能不由自主地沉淪……

離家可能出於無奈,回家卻是心之嚮往。

找到自己的家,回到原來的家。

【推薦理由】

《回家》的初稿曾以《都挺好》之名在作者阿耐的博客上連載,在這本家庭情感讀物中,阿耐描述白領階層女性在勾心鬥角的商業背景下,對於家庭的全新思索與理解。她們的倫理、道德、情感、工作,受到嚴峻的考驗。在這部小說裡,一幕幕體現著親情與愛的悲喜劇輪番上演。讀者評論踴躍,在這本書裡,阿耐以文字探索呈現女性家庭情感與外在環境及內心世界的關係,入木三分地透徹分析了一個女子面對親情和愛情,家庭和事業的態度與抉擇。內容涉及家庭,婚姻,孩子,兩性,親屬……風格溫馨,故事感人。

在這本書裡,呈現出一個身兼企業家、作家身份的成熟女性在寫作之中,持續開拓的內容疆域和思考力,直透紙背,能引發很多思考現實的問題,也能直接的揭示很這個社會正真的樣子,有啟蒙作用的一本小說。

9.《百年家書》瘋丟子首發:晉江文學城

收起你的小清新,我們只要文藝範——文藝青年都捨不得撒手的書單

【內容簡介】

2014年得到黎嘉駿交予艾珈爺爺的百年家書後穿越至民國十九年成為黎嘉駿。先後作為學生、黎家接班人、戰地記者、翻譯等經歷了戒大煙、大學求學、九一八流亡、上海學習接班家族產業、宛平城戰、山西戰火、一路長江險、洞房花燭夜、張自忠陣亡、國共暗流、抗日勝利等,成為歷史的見證者,並將一路所聞記作百年家書,交給艾珈爺爺。這本書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寫了老一輩革命者為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無私精神花開花落,春去秋來,他們倒下的那一刻,早已成為永恆。她還記得外公渾濁的雙眼望著外面的車水馬龍,那眼神透過窗戶和高樓,映出來的,卻是古鎮中的一葉扁舟和小河上的一縷夕陽,寧靜的畫面背後,是濃重的黑暗和血光,每一個人的笑容都帶著苦澀,哭聲都帶著疲倦,然後笑不出,哭不出,麻木的生存,等到曙光吹散了烏雲,絕望變成了希望,即使鶴髮雞皮,垂垂老矣,那根撐過了百年黑暗的脊樑,依然剛直如鐵,頂天立地。

【推薦理由】

從《百年家書》裡面看到,作者想要通過筆寫出一個黎嘉駿做替代,親身經歷那個時代,不管那個時代到底是好,還是壞。她想要給那些在黑暗年代裡掙扎著追求光明的人以崇高的敬意。她想要的是那些從古傳承至今的民族精神和脊樑。主人公更多的作為歷史的見證者而非改變者。這種寫法相當有力,她領著你一步步去見證那個時代,去見證苦難中的掙扎,見證淫威下的不屈,見證著國土淪陷與人民的流離,很沉重,卻又讓人無法逃避。這是祖輩的犧牲與英勇,縱是再冷血的人,也應該有所觸動,從小人物的角度寫的紀實文學,作為穿越者,女主有幸親歷了這段歷史,她用自己的方式證明自己沒有辜負這個時代,就如中國當時千千萬萬的小人物一樣,沒有如開金手指一般創造出什麼改變歷史的偉大時刻,她帶著已知的結局,一次次的親歷前線,用自己的眼睛看著記著,記住這個民族的苦難與哀痛,記住這個民族的不屈與犧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