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你的小清新,我们只要文艺范——文艺青年都舍不得撒手的书单

收起你的小清新,我们只要文艺范——文艺青年都舍不得撒手的书单

人可以忍受没有朋友的寂寞,但不能承受没有书相伴的孤独,你捧起的那本书,犹如黑夜中绽放的花火,照亮你脚下崎岖的路,温暖你胸腔中冰冷的心。文艺青年爱读天地万物,四海潮生;喜看生死幻灭,繁华落寞,一本文学书携我们走向永恒的诗和远方。

1.《麦田里的守望者》[美]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出版:译林出版社

收起你的小清新,我们只要文艺范——文艺青年都舍不得撒手的书单

【内容简介】

这部小说的作者把重心放在对人物心理的深度剖析上,他以细腻而探析的笔法,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主人公霍尔顿的矛盾心态,描绘出霍尔顿复杂的精神病态。国内外分析霍尔顿精神病态的文章很多。德国学者汉斯·彭纳特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着力剖折了霍尔顿的孤独。他认为霍尔顿心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由阿克莱、斯特拉德莱塔以及妓女孙妮等人所代表的丑陋世界。另一个则是由弟弟艾里、妹妹菲比以及修女等人所代表的纯洁、美好世界。霍尔顿因为发现后一种世界的日渐消失而感到孤独。国内评论家罗世平认为霍尔顿在纽约游荡的三天中企图消除他与同胞、社会之间的隔膜,试图达到一种超越自我中心的境地。但事与愿违,霍尔顿所去之处似乎都有一种无形的墙将他与别人隔离开,使他始终只能在社会的围墙外游荡而不能与社会合为一体。罗世平写到:“霍尔顿为克服隔离感而产生的痛苦,又试图退化的知觉尚未产生的合一状态,即人诞生前的状态。他渴望能返回象征自然、黑暗的子宫。然而,霍尔顿似乎只能在幻想中寻求这种退化性的合一状态,他幻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推荐理由】

林格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并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愤怒与焦虑是此书的两大主题,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纽约时报》的书评写道:在美国,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其后,《麦田里的守望者》直接影响了这一类小说的创作。

2.《等等灵魂》李佩甫出版:花城出版社

收起你的小清新,我们只要文艺范——文艺青年都舍不得撒手的书单

【内容简介】

这部长篇的准备期长达20年,这些年来,李佩甫陆陆续续地研究了上百个活生生的商场案例,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企业家,为了这部长篇积累了深厚的基础。在这部长篇里,李佩甫实现了从“官场”到“商场”的成功转型。小说以大都市商战为背景,描写了转业军人任秋风在情场失意之际,接手一个濒临倒闭的国营商场。凭借着大胆的创意、过人的公关能力和卓越的商业才能,以及“商学院三枝花”的鼎力辅助,任秋风在商海中生死搏杀,令商场奇迹般崛起,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超市航母。

随着事业抵达巅峰,各种利诱让他迷失了灵魂,在权力欲驱使下,盲目拓展,终令苦心经营的“第一商业帝国”全面崩塌,“商学院三枝花”亦分道扬镳……滚滚红尘,有人梦圆,有人梦碎。

小说描写商场喋血,把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堆叠得云谲波诡,气势磅礴,充满现代感。作家通过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洞烛幽微地揭示了中国“商场”运作的秘密法则,具有强烈的批判力度。

【推荐理由】

李佩甫的小说主题词是权力,而比权力更广大的是人心。他的写作,习惯从中原文化的腹地出发,以都市和乡村、历史与现实互证的方式,书写出当代中国大地上那些破败的人生和残存的信念。他对人心荒凉之后的权力迷信所带来的苦难,有着尖锐、清醒的认识,正如他精微、冷峻的笔法,总是在追问生命丰富的情状如何才能更加健旺地生长。《等等灵魂》中的商场,依然活跃着权力的面影,尤其是日益膨胀的欲望对人的磨碾,读起来令人触目惊心。李佩甫在这部小说中,以简单写复杂,以黑暗照见光,以欲望的轻为灵魂的重作证,进而告诉我们,一种绝望从哪里诞生,一种希望也要从哪里准备出来。这种叙事细密、命运悲怆并对世界怀着理想的作品,在当代其实并不多见。

3.《到灯塔去》[英]弗吉尼亚•伍尔芙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收起你的小清新,我们只要文艺范——文艺青年都舍不得撒手的书单

【内容简介】

《到灯塔去》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于192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倾注心血的准自传体意识流小说。小说以到灯塔去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写了拉姆齐一家人和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片段生活经历。拉姆齐先生的幼子詹姆斯想去灯塔,但却由于天气不好而未能如愿。后大战爆发,拉姆齐一家历经沧桑。战后,拉姆齐先生携带一双儿女乘舟出海,终于到达灯塔。而坐在岸边画画的莉丽・布里斯科也正好在拉姆齐一家到达灯塔的时候,在瞬间的感悟中,向画幅中央落下一笔,终于画出了多年萦回心头的幻象,从而超越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

【推荐理由】

小说中的象征意象丰富多样,从灯塔,窗口,莉丽的画,到灯塔去的航行,到大海,岩石,篱笆,以及拉姆齐先生吟咏的诗句,都是对作品意义的建立有着重要作用的意象。

《到灯塔去》是伍尔芙最完美的一部作品,它对文学史的贡献是卓越而深远的。小说无论是创作视角还是心理描写,亦或是意识流手法,都极具艺术色彩,尤其是伍尔芙对于女性气质的理解以及对性别意识的见解,也成为她创作的思想内核。小说通过对代表女性气质的拉姆齐夫人和代表男性气质的哲学家拉姆齐先生对立的性格刻画,旨在展现男女两性气质二元对立的现状,并试图为他们所代表的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则寻找一条和谐与统一的途径。伍尔芙利用了大量的意识流的写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自由联想。自由联想往往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是角色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突然联想到其他的人或是事情,也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因此也变成了读者在解读文本是最困惑的地方。

4.《第七天》余华 出版:新星出版社

收起你的小清新,我们只要文艺范——文艺青年都舍不得撒手的书单

【内容简介】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这是余华全新长篇小说《第七天》的开篇,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悬念,一个走向殡仪馆、将被火化的人,在死亡之后还能留给读者什么呢?这次余华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的故事,让读者体会到一种寒冬腊月被囚禁于积年冰川里的寒冷,一种剧烈拉锯式切肤的疼痛和虐心,一种茫茫荒野身心俱疲后无着无落的绝望。

《第七天》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讲述了现实的真实与荒诞;讲述了生命的幸福和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比恨更绝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

【推荐理由】

《第七天》引用杂闻的做法所提供的更多的是一种真实的幻觉,不论是似乎无所用心的杂闻拼贴,还是对可以大做文章的事件的轻描淡写,都反映了作者或谐谑而近于游戏的或冷静而近于冷漠的笔调,这种笔调的意蕴耐人寻味:荒诞才是最大的真实,荒诞已是司空见惯。这层意蕴的底色是十分灰暗冰凉的,它透露着作者对现实深深的绝望和无奈。 “真实的杂闻故事往往显现为一些揭示性的社会缩影,具有一定的信息价值。某些从社会现实中剪切的片段,表面上无足轻重、虚假且平庸,但却显露出某种预兆。在政治当局掌控下的时间及空间的结构中,人们可能会在日常现实的缝隙中,发觉一种正在孕育的未来,隐约感受一些难以进行理性分析的新现象的成型。”“杂文故事更进一步地构成了展现现实问题的前提,引导读者从原本事实的戏剧化画面背后发掘涉及社会和意识形态的复杂现实。

5.《心是孤独的猎手》[美]卡森·麦卡勒斯出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收起你的小清新,我们只要文艺范——文艺青年都舍不得撒手的书单

【内容简介】

故事的背景类似于《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炎热的南方小镇。她说:“小说中两个聋哑男子的同性之爱令人感动,而同性之恋又是若有若无的,时而激烈,时而沉默。主旨凸显的是麦卡勒斯式的主题:孤独是绝对的,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绝望的孤独与其说是原罪,不如说是原罪的原罪。”“书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个穷人家的小女孩,她藏在富裕人家的花园里,偷听老式收音机里传出的莫扎特,黑暗中爬上屋顶,寂静中回想莫扎特。小女孩会慢慢成长,逐渐变得冷静,直至平淡,麻木,但在黑暗中聆听内心声音的读者都能从她身上找到彻骨的孤独。每个人都孤独,却并未因这相似的孤独相连,人终究是孤独的,好像人终归是要死的。这是一条阴冷的真理,一个残酷的真相,麦卡勒斯却将其描绘得生动而尖锐,描绘得可以容忍,也必须容忍。”麦卡勒斯作品看似荒诞,但在她的笔下,那些人物仿佛有了生命,有着缜密的逻辑和属于他们自己的命运。作家、读者、批评家都无法控制。

【推荐理由】

《心是孤独的猎手》作者卡森·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和最具震撼力的代表作,居现代文库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第17位,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这是一个孤独到极至的故事,在那些灰暗的天空底下,那个温和的聋哑人用他的孤独预示了美国这样一个狂乱年代的变更。没有人能摆脱掉孤独的影子,至死方休。一本非凡的书,麦卡勒斯以势不可挡的磅礴气势和把握写就。在麦卡勒斯身上,我们也可以感觉到这种完整和强烈。她把自己打碎,一小块一小块地融化在文学里。如同所有原创天才作家,麦卡勒斯小姐令我们认识到,我们对真实世界中某些明显的东西视而不见,她是一位有着罕见洞察力的大师,无与伦比的小说家。孤独是绝对的,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绝望的孤独与其说是原罪,不如说是原罪的原罪。过去的那些岁月里,他总觉得这笑容里藏着某种微妙和智慧。如今他觉察到一种狡黠和嘲弄。天逐渐变暖了,令人昏昏欲睡。焦虑慢慢地化成疲倦,在他身上可以看见一种深深的平静。

6.《局外人》[法]加缪出版:中国华侨出版社

收起你的小清新,我们只要文艺范——文艺青年都舍不得撒手的书单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默尔索的母亲去世开始,到他在海滩上杀死阿拉伯人为止,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故事。这种叙述毫无抒情的意味,而只是默尔索内心自发意识的流露,因而他叙述的接二连三的事件、对话、姿势和感觉之间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给人以一种不连贯的荒谬之感,因为别人的姿势和语言在他看来都是没有意义的,是不可理解的。唯一确实的存在便是大海、阳光,而大自然却压倒了他,使他莫名其妙地杀了人:“我只觉得铙钹似的太阳扣在我的头上……我感到天旋地转。海上泛起一阵闷热的狂风,我觉得天门洞开,向下倾泻大火。我全身都绷紧了,手紧紧握住枪。枪机扳动了……”

在第二部分里,牢房代替了大海,社会的意识代替了默尔索自发的意识。司法机构以其固有的逻辑,利用被告过去偶然发生的一些事件把被告虚构成一种他自己都认不出来的形象:即把始终认为自己无罪、对一切都毫不在乎的莫尔索硬说成一个冷酷无情、蓄意杀人的魔鬼。因为审讯几乎从不调查杀人案件,而是千方百计把杀人和他母亲之死及他和玛丽的关系联系在一起。

【推荐理由】

加缪在《局外人》中引入了一种陌生化的表现手法。所谓的陌生化指代的是作者在表达小说内容的过程中,颠覆了一些社会民众习以为常的情理,表面上进行一些毫不相关的事件描述,而实质上则对各类因素之间的冲突与对立面进行揭示。在《局外人》中,引入这种陌生化的表现手法是为了加强故事内容的荒诞性,即使小说读者与小说文本之间构建一种距离,使读者不能全方面地对小说人物信息进行了解,也不能通过一些模糊性的文字表达来了解作者的表达本意,而这种带有距离性的阅读过程使荒诞情节具有了一定的审美趣味。

为了能够体现小说的荒诞之美,加缪使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以小说中频繁出现的“阳光”这一意象为例,尽管阳光本身是作为一种反传统的象征意义而出现的,在小说中似乎只是一种元素符号,但是文中每次出现阳光的时候,主人公的精神状态往往是非常慵懒颓废。当阳光出现的时候,读者就会开始预感到莫尔索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似乎阳光象征着主人公的阴暗,而这种颠覆传统认识的象征本身就是一种荒诞。

7.《一个人的好天气》[日]青山七惠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收起你的小清新,我们只要文艺范——文艺青年都舍不得撒手的书单

【内容简介】

高中毕业的少女知寿只身来到东京投靠远房亲戚——一个寡居多年的老太婆。知寿不想继续上学,只想打发日子般地打工,对她来说生活唯一目标就是把日子过下去。当然,她对自己也有个要求,就是存钱存到一百万日元。

父母离异,和知寿一直生活在一起的母亲终归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对于知寿来说,继父以及母亲离开后的生活,都是难以克服的哀伤;高中毕业,没有合适稳定的工作,没有一个明亮的前程,一个不咸不淡的男朋友一开始看上去就可有可无,身边没有聊得来的朋友,更没有关心她的骨肉亲人。知寿作为一个成年人,终日面对一个古稀老人,对于刚过二十岁生日的知寿来说,其中的尴尬可想而知,尽管舅奶奶无论是看上去还是实际上都是好相处的人,可年轻的知寿无论如何还总是难免带着几分哀伤。她没有为自己的未来发愁,却时常因为乏味的生活而感到愁绪涌上心头。

【推荐理由】

青山七惠以不事雕琢的文风,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名叫知寿的日本“飞特族”(自由职业者)在东京生存的细枝末节,突出表现了存在于日本现代青少年身上的心理问题:崇高理想丧失后精神上的隐形疾病。

青山七惠摆脱了小说必须宏大叙事、引人入胜的羁绊,让小说各人在几乎没有甚么情节可言的生活中生活,更让《一个人的好天气》展现着难得一见的干净。但干净不等于空白,剖白不等于自恋。死去的猫咪照片、车站的离合聚散,点到即止的道理、浅酌轻尝的抒情,细节中夹杂着每个人物的呼吸和心跳。

在青山七惠笔下,没有刻意地制造噱头以满足年轻人对上一代人的反叛,认同的世俗生活跟常人见到和经历的没有什么不同。小说的讲述貌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文字貌似轻盈实则沉重如铁,“春、夏、秋、冬、春”这种回环式的篇章结构富有意味,对虚无感的刻画深入肌理。如果青山把小说中那些稍嫌冗长的语句去掉,这部小说会更精致一些。

8.《回家》阿耐 出版:黄山书社

收起你的小清新,我们只要文艺范——文艺青年都舍不得撒手的书单

【内容简介】

在这个世界上,家是一个充满爱与亲情的地方,有时正竹篱茅屋,有时在高屋华堂,有时也在流离失所的人群中……只有没有亲情的人或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游离的生命,因为有家,才不再孤独;漂泊的心灵,因为有家,才找到归宿。

苏明玉,一个被母亲逼出家门,大雪天一个人站在操场上嚎哭的女孩;一个被家庭抛弃却在职场上找到归依的女孩;一个功成名就却被家人被亲戚骂为冷面冷心的女孩,面对自己最恨的亲人——母亲——的遗容,竟然悲从中来……

曾经想断绝和苏家的一切关系,却一次次欲罢不能。

曾经以为自己的婚姻会始终坚持利益的平衡,双方各取所需才是家庭牢固的基础。但是,当一个男孩无条件地爱着自己时,当一个充满爱的家就摆在面前时,她只能不由自主地沉沦……

离家可能出于无奈,回家却是心之向往。

找到自己的家,回到原来的家。

【推荐理由】

《回家》的初稿曾以《都挺好》之名在作者阿耐的博客上连载,在这本家庭情感读物中,阿耐描述白领阶层女性在勾心斗角的商业背景下,对于家庭的全新思索与理解。她们的伦理、道德、情感、工作,受到严峻的考验。在这部小说里,一幕幕体现着亲情与爱的悲喜剧轮番上演。读者评论踊跃,在这本书里,阿耐以文字探索呈现女性家庭情感与外在环境及内心世界的关系,入木三分地透彻分析了一个女子面对亲情和爱情,家庭和事业的态度与抉择。内容涉及家庭,婚姻,孩子,两性,亲属……风格温馨,故事感人。

在这本书里,呈现出一个身兼企业家、作家身份的成熟女性在写作之中,持续开拓的内容疆域和思考力,直透纸背,能引发很多思考现实的问题,也能直接的揭示很这个社会正真的样子,有启蒙作用的一本小说。

9.《百年家书》疯丢子首发:晋江文学城

收起你的小清新,我们只要文艺范——文艺青年都舍不得撒手的书单

【内容简介】

2014年得到黎嘉骏交予艾珈爷爷的百年家书后穿越至民国十九年成为黎嘉骏。先后作为学生、黎家接班人、战地记者、翻译等经历了戒大烟、大学求学、九一八流亡、上海学习接班家族产业、宛平城战、山西战火、一路长江险、洞房花烛夜、张自忠阵亡、国共暗流、抗日胜利等,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并将一路所闻记作百年家书,交给艾珈爷爷。这本书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写了老一辈革命者为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私精神花开花落,春去秋来,他们倒下的那一刻,早已成为永恒。她还记得外公浑浊的双眼望着外面的车水马龙,那眼神透过窗户和高楼,映出来的,却是古镇中的一叶扁舟和小河上的一缕夕阳,宁静的画面背后,是浓重的黑暗和血光,每一个人的笑容都带着苦涩,哭声都带着疲倦,然后笑不出,哭不出,麻木的生存,等到曙光吹散了乌云,绝望变成了希望,即使鹤发鸡皮,垂垂老矣,那根撑过了百年黑暗的脊梁,依然刚直如铁,顶天立地。

【推荐理由】

从《百年家书》里面看到,作者想要通过笔写出一个黎嘉骏做替代,亲身经历那个时代,不管那个时代到底是好,还是坏。她想要给那些在黑暗年代里挣扎着追求光明的人以崇高的敬意。她想要的是那些从古传承至今的民族精神和脊梁。主人公更多的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而非改变者。这种写法相当有力,她领着你一步步去见证那个时代,去见证苦难中的挣扎,见证淫威下的不屈,见证着国土沦陷与人民的流离,很沉重,却又让人无法逃避。这是祖辈的牺牲与英勇,纵是再冷血的人,也应该有所触动,从小人物的角度写的纪实文学,作为穿越者,女主有幸亲历了这段历史,她用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没有辜负这个时代,就如中国当时千千万万的小人物一样,没有如开金手指一般创造出什么改变历史的伟大时刻,她带着已知的结局,一次次的亲历前线,用自己的眼睛看着记着,记住这个民族的苦难与哀痛,记住这个民族的不屈与牺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