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岳西餐飲十年變遷史

記錄|嶽西餐飲十年變遷史

記錄|嶽西餐飲十年變遷史

(配圖)

嶽西餐飲十年變遷史

“民以食為天”,“衣、食、住、行”是人類生活的基本內容,餐飲業是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是展現一個地區經濟建設的重要窗口,它的發展變化體現了人民生活的改善程度。

小編囑咐我,寫寫近十年嶽西餐飲的發展與變遷。這十年,並不是陳奕迅那首歌曲漫漶的傷感與落寞,相反,這十年是嶽西餐飲業蓬勃發展,生機盎然的十年;是發展速度最快,步子邁得最大的十年。

和外面世界一樣,以前是發愁吃不飽,現在是發愁吃什麼。很多時候,去哪裡吃吃什麼,這種貴族式的憂鬱症,嶽西人開始慢慢患有。

把時間的座標拉回八年前,做為嶽西縣餐飲酒店業的龍頭大哥大——天際大酒店的橫空出世,徹底征服了縣城人的目光。高達20層的主樓雄偉壯觀,一枝獨秀,笑傲江湖,成為是當時縣城的地標。建築規模超前佈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多功能餐飲大廳,直到現在,天際大酒店在婚宴、公務接待、商業會務等方面依然有著強大的接納吸附能力。

★2008-2012年,餐飲業還是以官方消費為主,居民個人消費為輔。餐飲業普遍現狀是傳統的吃飽飯,適合嶽西本地口味(鹹、辣、油)為主。

◆地處十字街中心,佔據縣城最為繁華地段——天福大酒店的異軍突起,是這個時代的典型標誌。還記得那擁擠窄小的包間嗎?還記得那隨拉隨開的隔音板嗎?還記得那鐵鍋裡煮沸的脆皮豆腐嗎?豆腐怎麼可能能切得這樣薄,燒得這般鮮嫩?

◆位於合商大樓上的麥可老漁村,它的風味鍋仔、湯煲、山珍;位於城東的御和樓大酒店,它的野味、家常土菜等菜餚,尤以著名的嶽西八大碗做為自己的招牌菜。是否還記得老漁業村每次上主食前,那一小碟鮮脆明豔的紅辣椒嗎?還記得在御和樓就餐,需要提前三天預約,大多時候卻一席難求嗎?

以上述幾家餐飲酒店為代表的新鮮力量進軍市場,嶽西餐飲業悄然進入風起雲湧,群雄逐鹿的時代。

◆做為曾經的縣委招待所——大別山賓館,卻呈現出江河日下,業務萎縮的狀況。與此同時,地處縣城周邊的個體飯店數量猛增,其中不乏一些有口皆碑的老字號:城西方向的中洲大酒店、柴火飯、小合肥;十字街的無名飯莊,濱河路上的東興土菜館;南園的鄉村鍋巴湯、鳳祥食府、吃吃香、龍門食府、寶宏大酒店……這些品牌餐飲,你最近去過嗎?

這個階段,最大的變化還是百姓進飯店的明顯增多,婚宴、壽宴、家庭宴、生日宴……進酒店逐漸成為一種流行。這個階段,縣城規模及容量還有侷限性,多以十字街、建設路、濱河路以及南園為主要載體。

2012年及隨後的2013、2014年,這三年是餐飲業發展的分水嶺。

隨著中央八項規定等一大批政策的出臺,由公款消費逐步轉向了民間消費的模式。這個深度震盪的轉折點,對餐飲業者的思想與智慧提出了嚴峻考驗,由於經營理念、經營方式及行業定位的迥異,餐飲業也進入了大洗牌、大整合的階段。許多品牌餐飲業更新換代,升級發展,但也有些一度風生水起的餐飲酒店淡出江湖,消聲匿跡,成了嶽西人真正的“舌尖上的記憶”。略微舉幾個栗子:

★ 你還記得天福酒店脆皮豆腐的味道嗎?

★ 你還記得在軍招大酒店參加表弟婚禮的場景嗎?

★ 你還記得在蘭光酒店開會就餐的盛況嗎?

★ 你還記得老嶽西飯店的粉蒸肉嗎?

是否勾起了你味蕾的回憶?

隨著濱河東路、天堂西路、天悅灣溫泉開發以及東香高速公路的相繼貫通,城區人口及城市規模正處於極速向西北方向擴張的時期,於是形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毛家大酒店、睡佛山溫泉度假村、利霞農莊、怡香居、醉美田園、同春大酒店、瑞泰、慧可居、魚嶽天下等一大批後起之秀的加入,進一步加劇了餐飲業的競爭。

農家樂的適時跟進,也成為不可忽略的力量。位於石橋村嶽西佬開創了農家樂的先河,有花,有樹,有山,有水,有庭院。曾幾何時,在嶽西佬就餐得排隊等候,要麼提前預約。隨著旅遊資源的不斷開發,縣城周邊、旅遊風景區的農家樂,如明堂人家、清源山莊、彩虹人家、春華秋實、金榜鄉村等農家樂遍地開花,進一步滿足了客人消費需求。

休閒餐飲業或者說特色餐飲業,做為餐飲業的有效補充,其實也經歷了痕跡鮮明的洗牌與調整。有些還在經營,只是盛況不再,有些早已了無蹤跡。隨便舉幾個栗子:

★ 還記得在南園“有意思”餐廳膝蓋抵著膝蓋,胳膊碰著胳膊,叫上一碗蓋澆飯的焦慮與等待嗎?

★ 還記得濱河路上,藍波one餐廳的浪漫與前衛嗎?

★ 還記得老街德莊火鍋城,人頭攢動、熱湯沸騰的火爆嗎?

★ 還記得城西在蘭貴人酒店參加壽宴的感動嗎?

★ 還記得在魚頭罐喝著啤酒,撈吃魚頭的盛況嗎?

……

潮起潮落,人來人去。餐飲業已完全成為買方市場,客人需要什麼就做什麼,客戶喜歡什麼就做什麼。民間消費的漸趨活躍,支撐了餐飲業的蓬勃發展。但財富不可能俯拾即是,尤其是餐飲業,前期投入、裝飾裝璜、菜餚菜系、後勤保障等各方面都要有準確的定位和精準的服務。

★2015年至今,經過幾年的調整與洗牌,嶽西餐飲業進入了新時代。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縣城內投資100

萬以上的中大型餐飲店20餘家,從業人數500餘人,年營業額過億;小型餐飲店近70家,從業人數300人,年營業額8000萬元;各鄉鎮農家樂200餘家,從業人數1500人。從數據可以直觀看出餐飲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也間接反映出競爭的白熱化,生存的殘酷性。社會投入持續增加,投資主體更趨多元化,並呈現出以下幾個明顯特徵:

外地品牌開始進駐本地,以天鵝廣場的成功開發做為標杆,肯德基的進駐成為洋快餐搶灘登陸小縣城的標誌性事件。老鄉雞、淮南牛肉麵等一大批外地民營品牌在餐飲業也佔有一席之地。

多業態形式不斷出現:星級賓館、景區酒店、飯店、食府、酒樓、農家樂、劇團巷小吃一條街、天鵝廣場美食街、廣場固定早點攤位、南園轉盤大排檔等眾多業態不斷出現,加之政府機關單位食堂等悄然興起,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並按各自的市場定位穩定增長。

休閒消費類餐飲迅速發展並以全新模式進入市場。以天鵝廣場印象茶餐廳為代表,喝茶,文藝演出,棋藝,親子活動等顛覆了消費者的理念,還擁有自己的原創音樂團隊“follow”,餐廳創新的“深夜民謠”夏季連續出演,引領了消費潮流,成為休閒消費模式的排頭兵。

個性化消費特點日趨明顯: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觀念也趁於理性,以前就是吃飽,解決溫飽,以前本地口味偏重於“鹹、辣、油”,如今越來越追求“健康、營養、環境、文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吃健康,吃營養,吃環境、吃文化”。現在消費者會認真挑選自己中意的餐飲酒店,就餐前便有了自己的口碑與偏好。以往,依靠幾個大單位、大公司、親朋好友、七姑八姨等來支撐餐飲酒店運行的功能逐漸弱化。如何吸引新客戶,留下回頭客,是餐飲業共同面對的現實。

居民消費支出加大,人們更願意外出就餐。在家庭聚會、婚壽宴請、同學會、社交往來時,人們更願意選擇就餐環境好、服務水平高、品牌好的餐飲企業。強者更強,弱者淘汰的現象更為慘烈。

眼下,又面臨著新的課題:消費主力年輕化,消費模式的網絡化。年輕人成為餐飲市場的主力軍。餐飲企業改變經營方式,提升信息化以及互聯網化水平已是必然趨勢,大數據將會成為整體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在新生代消費者對餐飲業的整體要求不斷攀升下,如何保證隨時對消費者的反饋做出回應?特色菜餚,線上點菜,線下外賣等新模式,這些將是餐飲經營者們接下來考慮的重點。

經歷10年的行業發展與市場競爭,嶽西餐飲業發展已經進入投資主體多元化、經營業態多樣化、經營模式連鎖化和行業發展產業化的新階段。消費理性化、經營特色化、和市場細分化的特點增強。現在,在嶽西就餐可以說從中西餐廳到南北大菜,從各類小吃到地方風味,儘可任君品嚐,一飽口福。

近期看到媽廚、雲龍御禧酒店等相繼開業,嶽西餐飲業的未來,誰能勇立潮頭?誰又敢言,永葆青春?十年乃至百年之後,能有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老品牌,老字號餐飲品牌的出現?

記錄|嶽西餐飲十年變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