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高喊「活下去」背後:誰怕了?房價將又一次調整?

有人說,萬科會還沒開,人沒到,消息就被傳遍了全國。

萬科高喊“活下去”背後:誰怕了?房價將又一次調整?

“活下去”,萬科2018大梅沙秋季內部會議,出現的這3個字,著實讓萬科又火了一把。

於是,有人說,萬科在地產圈演了一臺戲。也有人說萬科喊話“活下去”,是萬科居安思危的正常表現,反應了當前真實的房地產市場環境,是調整沒毛病。也有人說,這代表房地產市場變了,已入“深秋”...

一、萬科在地產圈演了一臺戲?

“活下去”的口號並不是在這次會議上最早出現。 在9月份,在南方區域的月度例會上,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就提到,“我們的所有行為都要‘收斂聚焦’到保證萬科活下去。”他當時還強調,房地產行業的“轉折點實實在在到來了”,萬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進行戰略檢討,以“活下去”為最終目標。

怎麼才能夠“活下去”?萬科明確了要實現2018年全年6300億的回款目標。鬱亮表示,這個目標是所有業務的起點、基礎和保障。“如果6300億回款目標沒有達成,所有的業務都可以停,因為這說明企業沒有任何資格和能力做下去。”

這個時候段子手按捺不住了:

萬科高喊“活下去”背後:誰怕了?房價將又一次調整?

還有網友給配了個戲謔解讀版:

萬科秋季大會戲謔解讀:

1、給員工看:要活下去,業績你們給我死出來!

2、給客戶看:我們已經底價甩賣了,快快來買!

3、給同行看:你們一定活不下去,快快賣給我吧!

4、給國家看:我們快活不下去了,快快鬆綁調控救我們!

5、給群眾看:我們快活不下去了,快別罵我們了!

6、給銀行看:如果我們活不下去.......你看著辦!

業內專家大V也發表了不同的看法,也有不買賬的: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從“活下去”三個字品出了三層含義:第一,萬科最慣用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一套;第二,你不讓我活,我就偏要活下去;第三,市場的博弈就是情緒的博弈。

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說:“頭狼發信號,群狼心動搖。活下去,這個新口號,對萬科內部、開發商同行、購房者,皆產生了很大的衝擊力。”

一位多年跑地產的媒體記者評價,回顧行業歷次波動,作為帶頭大哥的萬科總是打響第一槍,自己卻不斷做大做強。還有人評價,“當萬科淪為戲精,走下神壇就只是時間問題。”

當然,也有人認同萬科的危機感,有的說“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有的說“做最壞打算,做最好安排”。

二、萬科有盤將價近40%!樓市不行了?

還有些地產人士說,萬科是在製造恐慌情緒。進入下半年後,土地成交溢價率低了,房子不好賣了,去化率明顯放緩,很多房企眼看完成今年目標困難了。

據財經要參方面消息,9月26日,廈門翔安新圩鎮的“首開萬科白鷺郡”開始調整價格,推出107套特價別墅,89-110平米的聯排別墅,中間套一口價從原價500萬直降278萬。

自媒體櫻桃大房子最後去核實到的消息稱,雖然真實的降價幅度並沒有5成,但是實際上也至少有36%,近四成。

“活下去”疊加這個降價近四成的消息,迅速在房地產圈、朋友圈刷屏。

金九銀十原本是樓市多年來的促銷旺季,但是今年卻不同。 9月26日下午,西安樓市有近500套房子開盤,卻面臨0人購買的慘淡局面。

萬科高喊“活下去”背後:誰怕了?房價將又一次調整?

據悉,西安雁塔區三迪曲江香頌楓丹,推出了473套新房源,僅18人登記購買,而經過現場核驗的家庭卻只有0個,最終近500套新房無一人購買。從千人搖號搶房到無人問津,西安樓市退潮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

一些原本財大氣粗的國企,現在也已經開始20盤、30盤地促銷。在這些促銷裡面,已經出現了價格戰的苗頭!而中原房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10月下半月,很可能出現一個多城市、多企業參與的房價價格戰!

有人說,萬科這個時候的一聲吶喊,簡直讓人發抖。

三、叫苦口號背後:萬科活得滋潤著呢?

根據萬科2018年半年報顯示,2018年1—6月,該公司實現銷售金額3046.6億元,同比增長9.9%;實現營收1059.7億元,同比增長51.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1.2億元,同比增長24.9%。

易居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萬科地產的銷售金額穩居全國前三。

萬科高喊“活下去”背後:誰怕了?房價將又一次調整?

此外,萬科淨負債率在最新的半年報顯示為32.7%,在行業屬於最低水平。

萬科高喊“活下去”背後:誰怕了?房價將又一次調整?

21世紀經濟報道也分析道,別的不說,只看兩個數據:上半年萬科銷售額達3047億元,持有現金1595億元。根據公告,1-8月萬科銷售額已達3881億元,位居第二。

在這樣的形態下,高調喊出“活下去”的口號,業界來講,不少人覺得這是一個在“在開玩笑”,而對於不知情的普通民眾來說,難免不感到惶恐。

而據知名公眾號大V朱羅紀也分析道:我是肯定不信萬科會活不下去的。

上半年,萬科持有貨幣資金1595.5億元,短期借款+1年內到期長期負債是609.8億元,淨負債率32.7%,很低,完全還得起債——去年底更低,個位數。另外,萬科近年來一直高度重視回款率——一直是要求95%,今年上半年稍微下滑一點點,93%。現在的萬科,財務極為健康,要求在任何一個時點,賬面現金都能夠覆蓋掉未來一年要到期的負債。

如果這樣的企業會死,那得多少企業排著隊死在它前頭?

為什麼他要喊出“活下去”這麼令人害怕的口號?

朱羅紀認為,不信這是萬科在營銷,或者故意示弱喊話調控。這種誅心式的揣測,沒有討論意義,同時,也完全忽視了這背後企業真正的思考。萬科是一家憂患意識極強的企業,歷來都是,在行業判斷、時代把握上面較少出大錯,今日突然如此,是有討論價值的。

要真正搞明白,得回到之前鬱亮的那份“南方區域內部講話”裡(各位自行檢索),看完這篇講話,你發現,鬱亮根本不是那個業績會上動輒自謙為“農民”的人,他對大時代的變化體現出了很敏銳的洞察。

更多的觀點:《萬科“活下去”的吶喊到底嚇壞了誰?》

四、為什麼要喊這令人害怕的口號?

《三聯生活週刊》的文章分析認為:如果說有什麼導致房企活不下去的致命傷,那一定是資金和負債壓力。這種高負債經營模式,對於房企的資金週轉和融資能力提出了極高的挑戰,如果運轉順利,房企就能夠以極小的自有資金撬動極高的利潤回報,但是一旦資金鍊斷裂,今天還看似風光無限的房地產巨頭,明天就有可能遭遇滅頂之災。

孫宏斌的順馳,宋衛平的綠城,都曾經因為資金鍊斷裂被迫“賣身”,王健林的萬達也不得不斷臂求生。所以萬科以“活下去”作為最終目標,對於房地產企業而言絕非聳人聽聞。

而據21世紀經濟新聞方面消息,鬱亮在會上強調了6300億回款目標必須完成。萬科有關人士表示,公司極具危機感,內部也經常強調憂患意識。

據瞭解,參會人數不多,主要為萬科各城市公司總經理,以及總部部門負責人級別的人士。

現場流出的圖片中,“活下去”三個大字在紅色的屏幕中非常醒目,瞬間刷爆了開發商的朋友圈,產生諸多共鳴,亦引發不少爭議。

在會議召開的同時,萬科各地項目已開始積極促銷回款。以廈門為例,今年冷清的市場壓力巨大,萬科位於廈門翔安新圩鎮的首開萬科白鷺郡,最新推出107套特價別墅,原來精裝500萬,現毛坯中間套一口價278萬,降幅在30%以上。

廈門一手房的價格戰一觸即發。除了萬科,融創中國廈門大同府近期開盤,預售信息顯示價格在28913-42449元/平之間,而開盤最低價在25000多元/㎡。

廈門之外,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南京、佛山等地,恆大、碧桂園、保利、中海、招商、金地等不少項目也已開始降價。

事實上,萬科並不是回款壓力最大的開發商。萬科上半年銷售滾動回款率為93%, 高於絕大部分的開發商。

龍頭房企中,碧桂園和保利的壓力比較大。半年報顯示,碧桂園實現銷售現金回款約3360.2億元,回款率約為81.5%;保利發展上半年累計實現銷售回籠1698億,回籠率僅 78.9%。

萬科高喊“活下去”背後:誰怕了?房價將又一次調整?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萬科“活下去”有強烈的主觀能動性,帶來的結果就是,每一輪樓市調控帶來的市場波動中,萬科的降價最堅決最有效。不論是2008年還是2011年,2014年,案例都非常多。

他指出,一定程度上,市場的博弈就是情緒的博弈,而情緒是會傳染的,一旦預期心態崩了,市場的變化速度可能非常快;過去幾年的房地產市場是投資型市場,一旦出現拐點,便很難控速。

基於以上判斷,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產已進入下行週期,拐點基本確認,房價的又一次調整,即將來臨。

來源:21世紀經濟新聞、深藍財經網、財經要參、朱羅紀、中國新聞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