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悲壯的土默特部

历史悲壮的土默特部

歷史悲壯的土默特部

歷史悲壯的土默特部

历史悲壮的土默特部

阿勒坦汗(畫像)

土默特部是個源遠流長的蒙古部落。她誕生於亞洲北部貝加爾湖畔的森林之中,史籍中稱為“林木中百姓”的“禿馬惕”部;在大蒙古帝國時受命鎮守過阿爾泰山12關口,被叫做“十二土默特”;15世紀開始徙牧於陰山和土默川富饒的土地,成為赫赫有名的蒙古右翼土默特萬戶。

17世紀初,由於北元末代大汗林丹汗率領的察哈爾部與後金進行戰爭,土默特部一部分留住大同邊外土默川一帶,一部分東遷遼東地區,故有東、西土默特之稱。1632年(後金天聰六年),皇太極征討林丹汗,西土默特部歸附清廷。1636年(清崇德元年),清廷將西土默特部編為左、右二旗,後來設都統、副都統、參領、佐領等官以統轄旗眾,成為總管旗,也稱歸化土默特。這就是現在的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的前身。西土默特地域包括呼和浩特市區、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武川縣、和林格爾縣、托克托縣、清水河縣。據不完全統計,西土默特蒙古族人數約有15萬人。1628年(後金天聰二年)東土默特部歸附後金後,1635年清廷編東土默特部為土默特左翼旗和土默特右翼旗,實行札薩克旗制,這就是現在的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北票市、朝陽市的前身。當前屬於東土默特的蒙古族人數在20萬人左右。東西土默特合計約有蒙古族人數35萬人。

土默特部的由來

“土默特”一名稱最早出現於15世紀中期(北元烏珂克圖汗時期、明成化初年),在《蒙古源流》一書中被稱為“多羅·土蠻”,用以指蒙古土默特部落。“土默特”的蒙古語詞義為數詞“萬”的意思。

1207年,成吉思汗派其長子朮赤收復了林木中百姓,並令部將豁兒赤統領禿馬惕部。由於蒙古帝國的需要,一些禿馬惕人參加了蒙古鐵騎征服歐亞大陸的西征和對金朝的戰爭,參加了對被征服地區的統治而留在了異地。另一些禿馬惕人逐漸遷徙離開了貝加爾湖地區,進入阿爾泰及周邊草原地帶經營畜牧業,其中部分禿馬惕勇士被派往阿爾泰山的十二個關口駐防。最後這些禿馬惕人陸續遊牧來到了現在的內蒙古陰山前後和土默川地區,分成十二鄂托克駐牧,史稱十二土默特。

土默特萬戶的形成

自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以來,實行領地分封制度,由黃金家族或成吉思汗所封功臣兼任萬戶長、千戶長及各地方官員。

在這個動盪時期,東部蒙古各部經過聯合形成六大部落集團,並分為左、右翼。在16世紀初,左翼蒙古由察哈爾、喀爾喀、兀良哈部構成,右翼蒙古由土默特、鄂爾多斯、永謝布部構成。土默特部從此步入歷史舞臺。

土默特部是一個大的部落集團,領主最初是由該集團內“蒙古勒津”部火篩統率,因此明朝文獻也常常把“蒙古勒津”與“土默特”兩詞混用,後來通稱為“土默特”部。

統一東部蒙古各部後,達延汗將左、右翼六個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之外的五個萬戶分封給了自己的子孫。其中把右翼的土默特部分封給四子阿爾蘇博羅特。

1517年,達延汗逝世。巴爾斯博羅特繼承汗位兩年後也去世了。達延汗長孫博迪(圖魯博羅特長子)於1521年繼承汗位,稱北元博迪阿拉克汗(1490~1519年)。

阿勒坦汗時期的土默特部

1519年,依照蒙古草原古老的傳統,蒙古右翼對牧地和部眾又一次進行了財產和土地的分封,年僅13歲的巴爾斯博羅特次子阿勒坦(1507~1582年),就是明代文獻記載的俺答汗,分得了土默特萬戶的大部分(達延汗四子阿爾蘇博羅特的後裔領有部分土默特牧地),成為土默特萬戶的最高首領。巴爾斯博羅特長子袞必裡克分得鄂爾多斯萬戶。

阿勒坦在執掌土默特萬戶後,博迪阿拉克汗剛剛稱汗,北方的兀良哈萬戶逐漸強大起來,他們經常襲擊博迪阿拉克汗的領地,對汗權構成嚴重威脅。

阿勒坦汗在多次征討兀良哈萬戶和衛拉特的戰爭中屢建功勳。博迪阿拉克汗為了表彰阿勒坦等在維護汗權和作戰中所做的貢獻,在祭供聖祖成吉思汗的八白室前召集各萬戶領主舉行隆重的授封儀式,宣佈授予袞必裡克“墨爾根汗”之號,授予阿勒坦“索多汗”之號,阿勒坦榮獲索多汗封號之後,在蒙古各部眾中的威望大大提高。

16世紀中期阿勒坦汗還曾經四次西征青海。雖然阿勒坦汗西行之後回到土默特,但他還是把兒子丙兔臺吉及部分部眾留在了青海,他的侄孫、鄂爾多斯的賓兔臺吉則佔據了甘肅北部松山地區。從此,以青海湖為中心的廣闊草原成為蒙古的新牧場。右翼蒙古人長期留居青海,活躍了七十餘年,後來逐漸與當地各民族融為一體。阿勒坦汗在青海的活動的另一個重要的成果是溝通了蒙古與西藏中斷了二百餘年的聯繫,為藏傳佛教進入蒙古地區打下了基礎,同時也揭開了蒙古介入西藏各派政教勢力紛爭的序幕。

土默特蒙古人長期以牛羊肉食為主,來到土默川后逐漸離不開易於消化的糧食。隨著蒙漢百姓交往的加深,土默特蒙古人逐漸由牧轉農,過上半農半牧的定居生活。阿拉坦汗也感受到定居生活的好處,積極組織各種工匠、手藝人,建起很多手工作坊,主要有冶煉、鑄造、燒磚、造紙、毛皮加工、木器製作、白酒釀造等行業。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學習明朝先進的手工業技術,促進了整個蒙古地區的手工業和工商業的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在1572年,阿勒坦汗做出一項重大決策,要在土默川的大青山以南和大小黑河之間仿照過去元大都(現在的北京城)的風格修建一座草原都市。1575年,經過近四年的建設,草原城市呼和浩特(史書稱“庫庫和屯”意為青色的城)拔地而起。1581年阿勒坦汗還續建了周長20裡的呼和浩特外城,並興辦草原手工製造業,使城市人口逐年增多,這座草原城市具備了更大的規模。

阿拉坦汗從青海回到土默川后,於1579年(明萬曆七年),在呼和浩特城內修建了蒙古地區的第一座藏傳佛教寺廟,俗稱大召,從此以後,土默川地區召廟林立,僧眾雲集,並逐漸擴展到整個蒙古地區。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的盛行,使得蒙藏兩族文化相互交融,也為蒙古人帶來了藏族的繪畫、雕刻、建築、音樂、醫藥、文學、哲學等藝術門類和知識。

東土默特部的形成

16世紀中葉,右翼蒙古土默特萬戶阿勒坦汗的勢力迅速壯大,在東邊,是朵顏兀良哈人的牧地。當左翼的察哈爾部南下控制了兀良哈人的北部諸部時,南部的朵顏兀良哈人便歸附了右翼的阿勒坦汗。為了管理歸附的朵顏兀良哈部,阿勒坦汗的長子辛愛黃臺吉攜其子孫、率部分土默特部眾,從土默川地區向東遷徙,到達宣府邊外、獨石、薊州的滿套兒一帶,與東南部兀良哈人共同駐牧。

阿勒坦汗的長子辛愛黃臺吉有14個兒子,其中噶爾圖(趕兔)、朝兔、土剌免、土力把免、擺言和明暗6個兒子,駐牧於龍門所(在今河北省赤城縣附近)邊外一帶。這6個兒子是辛愛黃臺吉娶自兀良哈部諸妾所生。1581年(明萬曆九年),阿勒坦汗逝世,其長子辛愛黃臺吉返回呼和浩特,繼承徹辰汗號和順義王位。他在東土默特的領地則由其子噶爾圖統率,並繼續同兀良哈人駐牧在一起。

17世紀初期,蒙古最後一任正統大汗林丹汗不服後金統治,圖謀重新統一蒙古各部,對東土默特部發動了兼併戰爭,土默特部的鄂木布楚琥爾聯合喀喇沁等部參加了抵抗,由於不敵林丹汗而失敗。迫於這種情況,

1628年(後金天聰二年)噶爾圖之子鄂木布楚琥爾率部歸附後金政權。1630年夏末,鄂木布楚琥爾舉部從原駐地滿套兒起程,沿長城以北開始東遷到現在的居住地朝陽、北票、阜新一帶遊牧。

這時的東土默特部在鄂木布楚琥爾帶領之下,遷徙到現在的東土默特地區(朝陽、北票、阜新一帶),然而在其部屬中有相當一步分屬於原來土默特部落聯盟中的蒙古勒津部人,“蒙古勒津”一詞又在東土默特部中突顯出來,以至於後來阜新地區的蒙古勒津部人又恢復使用了他們原來的“蒙古勒津”一稱。土默特部來到北票、朝陽、阜新地區以後,繼續與兀良哈人密切接觸,建立了更為緊密的聯姻和政治關係,使兀良哈人首領成為黃金家族的 “塔布囊”(駙馬)。

1635年(後金天聰九年),後金封鄂木布楚琥爾為札薩克,把他所管轄的部眾和駐牧之地編為土默特右翼旗(朝陽、北票)。同年,鄂木布楚琥爾逝世,由其子固穆承襲札薩克一職。在這之後,從滿清到民國,札薩克一職又傳襲了15代,直到解放前最後一任土默特右翼旗札薩克王爺沁布多爾濟為止。身為“塔布囊”的兀良哈人莽古爾岱,率所部從喀喇沁部徙居東土默特駐牧地東(約在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一帶),並統領了徙牧於此地的東土默特部“蒙古勒津”蒙古人。1629年(後金天聰三年),莽古爾岱之孫善巴部歸附後金。1635年(後金天聰九年),後金將善巴部駐牧地編為土默特左翼旗(現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封善巴為旗札薩克。到解放前的最後一任札薩克王爺雲丹桑布為止,也傳襲了十四代。土默特右翼旗、土默特左翼旗隸屬清朝桌索圖盟。因此,東土默特部就形成了黃金家族臺吉和兀良哈“塔布囊”異姓同牧的局面。

清代的土默特部

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於1627年(後金天聰元年)率部向右翼蒙古地區進發,先後擊敗喀喇沁、土默特等部,佔據呼和浩特,控制了右翼蒙古廣大地區。當時土默特博碩克圖汗(阿勒坦汗四世孫)逃至鄂爾多斯,並於次年去世。其部眾不願受林丹汗奴役,四處逃亡,土默特部處於分崩離析狀態。

1632年(後金天聰六年),後金皇太極率領大軍西征林丹汗。林丹汗裹脅土默特部分民眾和大量牲畜遠走青海。後金大軍輕易佔領了呼和浩特。

後金認識到土默特地區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可以北控漠北、漠西,統御蒙古,南可逐鹿中原進攻明朝,另外土默特部是蒙古的大部落,在阿勒坦汗時曾稱雄一時,後來雖為林丹汗所征服,但在蒙古各部中仍稱強部,其地位僅次於蒙古宗主部察哈爾,具有號令其它蒙古部的威勢,因此必須把土默特部牢固地掌握在手中,於是留下大將嶽託駐守呼和浩特。

1636年(清崇德元年)4月,後金改國號為大清,皇太極繼皇帝位。嶽託代表清廷按八旗制度將土默特部3370餘丁編為10隊,分作左右兩翼,每翼一旗,清廷任命古祿格、杭高為土默特兩翼首任都統,分領土默特左右二旗。古祿格、杭高二人並非阿勒坦汗後裔,只是俄木佈下屬。這樣,清廷就剷除了蒙古黃金家族對土默特部的統治權,為清廷駕馭蒙古諸部、南下攻取明朝解除了後顧之憂。從此,土默特兩翼成為直隸於清朝理藩院的內屬總管旗,蒙古黃金家族後裔分屬左右翼,仍稱臺吉,但是已經沒有了往日的權力和輝煌。

土默特兩翼編旗初期,其管轄的範圍包括大青山、烏拉山前後至喀爾喀蒙古南境及蠻汗山以東直至京冀以北廣大地區,大約相當於北元時期土默特萬戶的全境。清朝統治者為了更加牢固地控制這個戰略要地,進一步壓縮土默特部的活動空間,並隔絕土默特與喀爾喀諸部的聯繫,從清順治到康熙初年,致使土默特轄境不斷縮小。1646年(清順治三年),清廷在土默特北境安插了原駐牧於呼倫貝爾草原的四子部落,建立四子王旗;1648年(清順治五年),在土默特西境安置了原遊牧於呼倫貝爾一帶的烏拉特三公旗;1653年(順清治十年),喀爾喀土謝圖汗部本塔爾率領屬民投附清朝,被安在土默特北境,稱喀爾喀右翼旗(達爾汗貝勒旗);1664年(清康熙三年),清廷將原駐牧於呼倫貝爾的茂明安部遷置於土默特西北境,稱茂明安旗;1675年(清康熙十四年),清廷平定布爾尼反清事件後,在土默特東境安置察哈爾八旗。至此,土默特兩翼旗境面積大大縮小,地域被劃定在南北205公里,東西175公里的範圍內。

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內地漢族農民開始大規模移民,開墾土默特兩翼草場,呼和浩特(歸化城)的商人、手工業者逐漸增多,紛紛開辦商號和手工作坊,城郊附近也出現了種植蔬菜的農戶。清廷從1736年(清乾隆元年)開始,陸續在土默特地區設置了管理漢族民事的歸綏道、薩拉齊廳、托克托廳、和林格爾廳和清水河廳,使這些道、廳逐漸成為一級政權並歸屬山西衙門管理,蒙古人受土默特兩翼旗管理,一個地區出現兩個政權,從而構成了清廷對土默特地區蒙漢民族分治的局面,這就大大縮小了土默特兩翼旗的權力,使土默特兩翼旗進一步走向衰落。

民國時期的土默特部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宣告成立。4月,北京政府改歸化城廳等為縣,各縣知事由山西任用,同時土默特兩翼旗亦合稱為土默特旗。1913年1月,北京政府批准設綏遠特別行政區,即以土默特周邊盟旗縣為轄區,以綏遠將軍為最高行政長官。土默特旗最初由將軍署直接管轄,後來又參照察哈爾蒙旗的統治方式設置了旗“總管”一職,至此晉綏正式分治。

历史悲壮的土默特部

閱讀原文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