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小說起源按研究文學史者說的那樣,那要比國外早好幾個世紀!

若小說起源按研究文學史者說的那樣,那要比國外早好幾個世紀!

“小說”這兩個字,最早見於《莊子·外物》:“飾小說以幹縣令,其於大達遠矣。”但這兒小說的概念指的是“瑣屑之言,非道術所在”,“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的“小道”,所以“君子弗為”。

雖然這裡的小說概念與後世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概念並不相同,但在中國古代,小說的確一直被視為微不足道的“小道”,貶抑小說的觀念一直存在著。

若小說起源按研究文學史者說的那樣,那要比國外早好幾個世紀!

小說是如何起源的呢?據《漢書》《藝文志》上說:“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稗官採集小說的有無,是另一問題;即使真有,也不過是小說書之起源,不是小說之起源。至於現在一班研究文學史者,卻多認小說起源於神話。因為原始民族,穴居野處,見天地萬物,變化不常——如風,雨,地震等——有非人力所可捉摸抵抗,很為驚怪,以為必有個主宰萬物者在,因之擬名為神;並想像神的生活,動作,如中國有盤古氏開天闢地之說,這便成功了“神話”。

從神話演進,故事漸近於人性,出現的大抵是“半神”,如說古來建大功的英雄,其才能在凡人以上,由於天授的就是。例如簡狄吞燕卵而生商,堯時“十日並出”,堯使羿射之的話,都是和凡人不同的。這些口傳,今人謂之“傳說”。由此再演進,則正事歸為;逸史即變為小說了。

清朝末年,小說逐漸受到重視。“戊戌變法”失敗後,改革的中堅人物梁啟超提出了“

小說界革命”,視小說為社會變革的利器。

而後,以魯迅為代表的一批五四文學運動的先驅們的積極倡導與參與,奠定了小說在新文學中的地位。

若小說起源按研究文學史者說的那樣,那要比國外早好幾個世紀!

微型小說又名小小說,超短篇小說,一分鐘小說。在國外,過去它作為短篇小說的一個品種而存在, 後來的發展使它已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其性質被界定為"介於邊緣短篇小說和散文之間的一種邊緣性的現代新興文學體裁"。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著類似超短篇小說的作品。……但是,

超短篇小說這個名字的正式出現,是源於美國。"多數人推崇美國作家歐·亨利(1862-1910) 是創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節生動,筆調幽默。其中《麥琪的禮物》膾灸人口。

所以,若如研究文學史者說的,小說起源於神話,那國內就比國外早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