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療時代下,更優C肝治療方案帶來療效、安全性、簡便性三面突破!

精准医疗时代下,更优丙肝治疗方案带来疗效、安全性、简便性三面突破!

2018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學術年會暨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第四屆青年委員會肝病論壇在廈門亮相,吸引無數學者目光。

來源丨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在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高志良教授主持的學術專場中,來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的竇曉光教授發表了題為“HCV基因1b型患者的優化選擇”的演講,闡述了對丙肝更優治療方案的看法和意見。

精准医疗时代下,更优丙肝治疗方案带来疗效、安全性、简便性三面突破!

高志良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肝臟病醫院副院長、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中山大學傳染病學教研室主任,全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組副組長

精准医疗时代下,更优丙肝治疗方案带来疗效、安全性、简便性三面突破!

竇曉光教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感染科學科帶頭人。現任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遼寧省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遼寧省醫學會傳染病學與寄生蟲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獲首屆“遼寧名醫”稱號

即使在醫療技術較為發達的現代,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丙肝)仍舊是給發展中國家帶來嚴重負擔的公共衛生問題。2017年Polaris觀察項目組預估的中國丙肝病毒(HCV)感染者約為1000萬

[1],治療任務較重。同年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也公佈了詳細的中國丙肝感染現狀:我國丙肝患者的確診率和治療率僅為18.2%和7.04%,其中超過一半的患者為基因1型(尤其是1b型)[2]提示丙肝疾控應關注數量更多的此類型患者群體。

在演講中,竇曉光教授提出,丙肝治療方案的成功常取決於病毒相關因素以及一系列宿主相關因素,包括基因型、基因亞型、病毒載量、耐藥突變、種族、治療史、依從性等。因此,肝炎領域內不少專家認可了“丙肝治療方案應充分考慮基線患者特徵”的觀點,基於當代精準醫療的治療理念,為不同基因型患者尋找更優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有效率。

療效、安全性、簡便性

由於HCV的特殊傳播途徑,丙肝患者常具有合併多種疾病(如艾滋病、慢性腎病)、治療史多樣化等特點,因此更優治療方案的選擇需要考慮療效、安全性、簡便性等因素。其中,被批准用於治療基因1/4型HCV感染的擇必達(Zepatier)是中國丙肝患者的治療新選擇。

01

在療效和安全性方面,Zepatier擁有大量臨床試驗證據支持:

  • 2018年一項薈萃分析顯示,Zepatier治療基因1型患者的12周病毒學應答率(SVR12)高達97%,且患者群體多樣[3]

精准医疗时代下,更优丙肝治疗方案带来疗效、安全性、简便性三面突破!

圖1:Zepatier聯合或不聯合利巴韋林方案

在不同丙肝患者中的療效均顯著

  • 2018年VA真實世界臨床研究證實Zepatier的療效與薈萃分析結果一致[4],治療基因1/4型丙肝患者SVR率高達96%,且不受肝硬化、病毒載量或丙肝治療史影響,在肝癌、艾滋病、慢性腎病、糖尿病、藥物及酒精濫用等患者群體中亦能保持良好療效;


  • C-SURFER研究[5]和C-EDGE Co-Infection研究[6]則證實Zepatier在慢性腎病晚期及合併艾滋病的基因1/4型丙肝患者中仍具有較高SVR率;

精准医疗时代下,更优丙肝治疗方案带来疗效、安全性、简便性三面突破!

圖2:VA真實世界研究中Zepatier單藥治療

基因1/4型丙肝患者療效顯著

精准医疗时代下,更优丙肝治疗方案带来疗效、安全性、简便性三面突破!

圖3:VA真實世界研究中受試患者多樣化

精准医疗时代下,更优丙肝治疗方案带来疗效、安全性、简便性三面突破!

圖4:Zeaptier在特殊人群的療效臨床試驗

與真實世界均有較高SVR率

  • III期研究(C-EDGE TN[7]及C-EDGE TE[8])結果顯示Zepatier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安慰劑相當。另一項研究則證實Zepatier與其他臨床常用藥物(抗心律失常藥物、抗凝藥物、降糖藥物、質子泵抑制劑)間的藥物相互作用整體較少[9]

精准医疗时代下,更优丙肝治疗方案带来疗效、安全性、简便性三面突破!

圖5:Zepatier在基因1、4或6型,伴或不伴肝硬化、有或無艾滋病、既往干擾素+利巴韋林治療失敗的受試者中安全性良好

02

在簡便性方面,Zepatier採用口服1日1片、治療12周的方案,適用於合併症複雜、同時用藥較多的丙肝患者,也不易產生用量用法錯誤等問題,從提高依從性方面改善丙肝患者整體治療率和治癒率,更有利於中國丙肝的管控。

在聽過竇教授的演講後,高志良教授總結,Zepatier作為基因1/4型丙肝患者的更優治療方案,擁有突破性的療效和較其他抗病毒方案更優的安全性,其方便、療程短的優勢更適應中國丙肝患者群體,相信Zepatier未來能為改善我國丙肝現狀帶來驚喜!

參考文獻

[1] Polaris Observatory HCV Collaborators.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7;2(3):161-176.

[2]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中國丙型肝炎感染現狀及防治對策研究報告》通訊稿,accessed at http://www.cfhpc.cn/Article/ArticleDetail?ArticleId=3565, on 2017-12-28.

[3] Ahmed H, et al. Meta-Analysis of Grazoprevir plus Elbasvir for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 Virus Genotype 1 Infection.Ann Hepatol. 2018;17(1):18-32.

[4] Puenpatom A, et al. 2018 EASL. THU314 POSTER.

[5] Roth D et al. Grazoprevir plus elbasvir in treatment-naive and treatment-experienced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virus genotype 1 infection and stage 4-5 chronic kidney disease (the C-SURFER study): a combination phase 3 study.Lancet. 2015;386:1537–1545.

[6] Hézode C, et al. Elbasvir/Grazoprevir for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and Inherited Blood Disorders: A Phase III Study.Hepatology. 2017;66(3):736-745.

[7] Zeuzem S, et al. Grazoprevir-Elbasvir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Treatment-Naive Cirrhotic and Noncirrhotic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Genotype 1, 4, or 6 Infection: A Randomized Trial.Ann Intern Med. 2015;163(1)1-13.

[8] Kwo P, et al. Effectiveness of Elbasvir and Grazoprevir Combination, With or Without Ribavirin, for Treatment-Experienc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Infection.Gastroenterology. 2017;152(1)164-175.e4.

[9] DDI report from HEP Drug Interactions,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accessed 2018-06-0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