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再创十年新低,央行紧急亮出“武器库”吓退空头

都市快报

今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设在6.9646元,续创2008年5月中旬以来的逾10年新低,距离“破7”似乎只剩下了一层窗户纸。

不过,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央行再度祭出大招,宣布11月7日将在香港发行3个月、1年期央票各100亿元。受此提振,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迅速拉升,逼近6.97关口;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盘在6.96附近震荡。

人民币汇率再创十年新低,央行紧急亮出“武器库”吓退空头

央行接连祭出“杀招”
重磅“武器库”震慑空头

中国人民银行10月31日发布公告称,为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收益率曲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的《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的合作备忘录》,2018年1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将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18年第一期和第二期中央银行票据。

人民币汇率再创十年新低,央行紧急亮出“武器库”吓退空头

其中,第一期为3个月(91天)期央票,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发行量为人民币100亿元; 第二期央票期限更长,为1年期央票,同样是固定利率附息债券,每半年付息一次,发行量同样为人民币100亿元。这被市场视为稳定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大招”即将落地,央行下周在香港发行总计200亿元离岸央票。

所谓央票,是一国中央银行调节市场货币流动性的工具。发行央票是回收流动性,央票到期则注入流动性,央票一般期限较短,滚动发行,中国央行到香港去发行人民币票据,可以认为是中国央行直接调节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在银行间市场上,央行已经5年多未发行过央票。2015年10月,为落实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成果,央行在伦敦采用簿记建档方式,成功发行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期限1年,票面利率3.1%。而此次发行央票是三年来央行第一次出海、也是历史上第二次发行离岸央票。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称,“央行票据是流动性管理工具之一;今后人民银行也可以通过发行央票来调节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到香港发行人民币央票
如何能够稳定人民币汇率?

机制是这样的:首先,利率和汇率是货币的“两面”。按照经典的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可以决定汇率的变化。简单理解,若货币对中的A货币利率不变,而B货币利率上升,则B货币对A货币有升值倾向。

其次,央票是央行调节流动性的工具。央行发行央票是回笼流动性,央票到期则体现为投放流动性。由于离岸市场人民币“池子”里面的“水”本来就要少于在岸市场,如果发行央票抽走一部分“水”,离岸人民币“池子”的水量就会减少,利率就会相应走高。无论是从提高做空的财务成本,还是从提升人民币的利差吸引力的角度来说,这都有望对离岸人民币汇率提供一定的支持。

而随着内地资本市场不断开放,内地和香港市场人民币汇率联动性增强,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对内地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在中信证券看来,发行离岸央行票据可以有效管理汇率走势。因为离岸人民币资金成本对于离岸汇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即央行可以通过控制离岸的拆借利率来影响汇率,提高做空成本、降低套利动机。通过发行离岸央行票据的方式管理资金价格则能够促使投资者产生稳定的预期。

平安证券亦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发行央票,第一,提高人民币做空成本,增强汇率预期管理的有效性;第二,主动调节离岸市场流动性。第三,有助于离岸人民币市场建立完整的收益率曲线。

“7”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点位

客观而言,当下人民币汇率确实面临诸多不利因素。首先,今年以来美联储连续加息,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存在相对下行的压力。其次,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不容小视,外部环境较为严峻,最近国内资本市场还出现了一定程度波动,人民币贬值预期受到市场负面情绪的影响进一步蔓延。

不过,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管理层对于短期内人民币是否会破“7”依然十分看重,可以说7是短期人民币汇率市场一个十分敏感的点位。在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看来,从基本面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当前依然面临较强的贬值压力。作为一名市场参与者,我认为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会破“7”。原因就在于,中国政府不希望人民币汇率破“7”使得投资者预期发生转变,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例如资产市场产生新的下跌压力。此外,中国央行有很多工具可以在短期内维持汇率稳定。作为一名学者,我倒是认为,人民币汇率破“7”又何妨?当前其实是央行停止干预外汇市场、实施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一个机会。即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带来的冲击也是比较有限的。而一旦汇率真正浮动起来,则可以成为一种缓解外部冲击的安全垫。

更多工具可能还在后头

针对外汇市场出现的波动,6月份以来,央行及外汇局相关负责人已多次发表看法,他们在不断重申一个基本的观点——既保持汇率弹性,又坚持底线思维。即,既尊重市场运行趋势,又要适时过滤市场波动中的非理性成分。

6月以来,央行等部门先后通过“喊话”、上调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暂停执行上海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简称FTU)的三个净流出公式、重启逆周期因子等举措,稳定外汇市场预期。外汇局也明显加大了对外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

上周五(10月26日),央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表示,已经并将继续积极采取宏观审慎政策等措施来稳定外汇市场预期。他还特别指出,“近些年来,在应对汇率和外汇市场波动的过程中,人民银行、外汇局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政策工具,根据形势的变化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那些试图做空人民币的势力,几年之前我们都交过手,彼此也非常熟悉,我想我们应该都记忆犹新。”话音刚落,今天一项新的“工具”已横空出世。

在市场看来,这绝不会是“工具箱”里的最后一项。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走势距离有效企稳可能还有一个时间过程,但是方向明确,在基本面支撑、逆周期调节的支持下,人民币汇率不会发生失控性的贬值,企稳只是时间问题,市场也应理性看待人民币时而升值、时而贬值的现象。

有市场人士特别提到,贬值对资产价格有负面影响,严重时可带来系统性风险,而随着有关部门加大外汇市场稳预期的力度,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风险有望得到管控,汇率预期有望趋于稳定,这对于当下的A股企稳、利率保持低位运行都是好事。

央行相关人士曾多次表示,人民银行在稳定外汇市场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工具,有基础、有能力、有信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从离岸央票的创设和发行来看,此言不假,若有必要,未来可能还有更多政策工具出现。

人民币汇率再创十年新低,央行紧急亮出“武器库”吓退空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