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飞出“金凤凰”——中国华电“三定培养”助力藏区脱贫攻坚

10月26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在四川成都举办中国华电助力藏区脱贫攻坚“三定培养”班开学仪式,标志着中国华电“三定培养”工作步入了定向培养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45名定向培养学生全部来自藏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学制两年,毕业后将被安置到中国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下属电厂工作,真正实现“就读1人、就业1人、脱贫1户”。这种限定“入口”和“出口”的“三定培养”模式,在国内尚属首例。

中国华电始终关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把着眼点放在探索就业扶贫长效机制上,除了定向培养外,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在电站建设现场公益性岗位,已吸收本地贫困群众79人,吸收当地群众1141人参与工程建设,支持当地611辆车参与工程运输,创造产值3亿余元。预计“十三五”期间,公益岗位当地用工将超过200人。华电西藏公司每年拿出50%的名额,招收藏族大学毕业生进入公司工作。截至目前已聘用21人。

结合项目建设,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投资43亿元先后在金沙江上游两岸修建241公里交通公路,投资3300万元修建“华电便民公路”16公里,改善了当地2.3万余名群众的出行条件,结束了沿岸个别地区不通公路的历史。其中,苏洼龙水电站按照准二级国道标准,修建库区左岸复建公路G215线44.93公里,修建库区右岸西索路46.97公里并与国道318连通,使金沙江西藏侧沿江数十公里范围内的村民彻底告别了不通公路的历史,共惠及当地两岸群众17191人。叶巴滩水电站改(扩)建巴塘县与白玉县的连接道路巴白路84.5公里,原来从盖玉乡到巴塘县要翻越4500米的高山,耗时5、6个小时,现在缩短到2个小时,惠及当地群众3123人。拉哇水电站修建巴拉路约11公里,过去不通公路、只能在陡峭的羊肠小道上骑马翻山越岭2个小时以上才能走出大山的拉哇乡村民,现在乘车穿隧道只需20分钟即可到达巴塘县城,惠及当地群众400余人。

此外积极参与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1.5亿元,定点帮扶沿江6县和凉山州金阳县寨子乡古恩村共7个县、8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01户2225人。在沿江6县援建了6所希望学校、10所爱心医院和2条便民公路,明显改善了当地各族群众教育、医疗和生产条件。

华电西藏公司积极响应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号召,参与强基惠民和定点帮扶工作,自2011年以来组织2个工作队7批次56人次驻村,累计投入资金约1200万元。在项目所在地建设18000平方米的综合楼,项目建成后将捐赠地方政府作为当地群众开展就业创业的基础设施,支持当地政府建设小康示范村。联合山南市、桑日县政府改善移民居住条件,建设了村公所、幼儿园、医务室、警务室、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承担尼玛县可再生能源局域网项目,首期工程于2016年12月投产发电。

在移民安置工作中,中国华电坚持“移民优先、贫困优待”,将征地移民工作与脱贫攻坚紧密融合、无缝衔接。结合移民搬迁和复建,提升移民村镇宜居品质,协助地方政府合理规划库区产业发展,强化移民能力建设和就业促进工作,增强移民自我发展能力,力争做到搬迁一户、致富一户。

金上梯级电站移民总人数达1万余人,其中贫困人口3000余人,征地移民静态投资约240亿元。支持西藏自治区实施昌都市深度贫困地区三岩片区跨市整体易地扶贫搬迁,实现500余人“早搬迁、早脱贫”。

华电西藏公司投资2600多万元建设移民新村,在电站正式开工前实现了移民全部搬迁,将村民从低矮潮湿的“地窝棚”搬进宽敞明亮的“独栋别墅”,真正实现了先移民后建设,移民安置点成为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工程。

背景:

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梯级电站是中央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西电东送”接续基地的先导工程,国家加快“三区三州”能源开发助力脱贫攻坚的重点水电项目。目前,中国华电大力推进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梯级电站和西藏清洁能源开发,累计投入资金200亿元,在建装机规模近500万千瓦,已在当地缴纳税费近8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