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管「白名單」擴至32家,合規上線平台不到四成?

伴隨著監管,互聯網金融+行業從野蠻生長的繁榮到去蕪存菁的清排,監管政策才是指引平臺良性生存,促進網貸行業健康發展的最終標準。

存管“白名單”擴至32家,合規上線平臺不到四成?

從2016年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指引》,到2017年的《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網貸行業重磅監管文件陸續下發,並構建了網貸行業“一個辦法,三個指引”的“1+3”政策框架。

嚴監管下,運營模式不合規、實力不足的平臺已經逐漸潰退。監管政策逐漸明化,“1+3”框架也更加清晰,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協助化解風險、各地啟動網貸合規檢查、銀行資金存管“白名單”出爐等一系列政策促進網貸行業“排毒自清”,易眾網等優質平臺也慢慢凸顯。

存管銀行達32家

根據監管要求,銀行存管是網貸平臺合規和安全的首要條件之一。2017年11月21日,網貸整治辦和中國互金協會聯合下發通知,對開展網貸資金存管業務的銀行進行測評,而測評結果將採用“白名單”制度。即要求

網貸機構應當與通過互金協會測評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資金存管業務合作。

截至目前,存管銀行“白名單”擴至32家,最新加入的有杭州銀行與青島銀行。晉商銀行等正式獲得資金存管的“認可證書”。


存管“白名單”擴至32家,合規上線平臺不到四成?

據瞭解,在這32家通過資金存管系統測試的銀行中,國有大行僅有中國建設銀行,江西銀行、華興銀行、上海銀行等近50家開展資金存管業務的銀行並未出現在名單中。

信息披露是重要依據

除了進行資金存管,《辦法》還要求,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在其官方網站上向出借人充分披露借款人基本信息、融資項目基本信息、風險評估及可能產生的風險結果、已撮合未到期融資項目資金運用情況等有關信息。

存管“白名單”擴至32家,合規上線平臺不到四成?

“對於網貸平臺來說,‘白名單’的推出,意味著在資金存管方面,不能僅注重和強調用戶體驗了,在存管操作方面或將受到更多的約束,如受託支付、集中代扣等,以後可能還會要求進行人臉識別,以此起到對借款人身份識別的作用。對於投資者而言,待白名單落實之後,銀行存管報告也將會在不久後推出,投資者可從銀行存管報告瞭解網貸機構真實的成交金額,借貸餘額、逾期率、壞賬率,銀行存管報告對投資者和政府監管部門來說,是一份很好的參考報告,可及時發現平臺在信息披露上是否存在虛假宣傳。”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僅四成平臺合規上線銀行存管

業內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15日,共有819家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上線銀行存管。此次公佈的32家白名單共接入452家平臺,占上線銀行存管平臺總量的55.19%。 而整個行業現有1155家正常運營平臺,意味著目前僅39.13%的平臺上線符合要求的銀行存管。

存管“白名單”擴至32家,合規上線平臺不到四成?

易眾網在平臺資質合規方面:銀行存管已經上線,存管銀行晉商銀行已進入銀行存管‘白名單’,平臺獲得公安部認證“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三級備案證明,此外還被授予“山西省信用企業協會會員單位”。

在平臺運營方面,如實提交年度財務審計報告、平臺運營報告等;對借款人資質條件、信息真實性、項目合法性進行多重盡調;對出借人進行風險承受能力等級測評;並嚴格按照個人借款額度20萬元上限進行信貸集中風險防範。

是否符合政策規範,不僅是平臺的試金石,更是投資者的探路杖。只有嚴格按照監管要求自律自查的平臺,才是安全可靠、投資者可以信賴的平臺。

作為平臺,易眾網有信心面對波折、迎接考驗。相信能夠抵達彼岸的,都是優質的合規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