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扶贫|张塝这个农户曾家徒四壁,如今脱贫快两年~

精神扶贫|张塝这个农户曾家徒四壁,如今脱贫快两年~

精神扶贫|张塝这个农户曾家徒四壁,如今脱贫快两年~
精神扶贫|张塝这个农户曾家徒四壁,如今脱贫快两年~

“感谢扶贫工作队,是党的扶贫政策让我摆脱了困境,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今年7月初,县扶贫办机关党支部和张塝镇大竹村党支部联合主办的“心连心”院场会上,该村曾经的贫困户杨宗保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今年56岁的杨宗保,全家3口人生活,妻子身体有残疾且常年患病,丧失劳动能力。为照料生活难自理的妻子,他只好一年四季在家耕作,不能外出务工,家中的生活相当困难。

精神扶贫|张塝这个农户曾家徒四壁,如今脱贫快两年~

随着精准扶贫战斗打响,杨宗保在当地第一批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刚开始,杨宗保对扶贫政策了解不深入,犹豫了大半年的他始终没有摆脱贫困的信心与决心。

直到县扶贫工作队驻村,结对帮扶干部上门苦口婆心的宣传下,杨宗保终于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工作队根据他的家庭实际状况,建议他在屋东头建一个270平方米的猪舍,养殖母猪。

面对资金毫无着落的现实,县扶贫办为他申请了8万元扶贫贷款。

听说苏太猪产崽多,效益快。2016年3月,杨宗保远赴江苏考察,购回10头苏太母猪,同时添置母猪产床4套、取暖箱等设备10套。

看到满栏的母猪、猪仔,杨宗保信心百倍,决心借助扶贫政策的春风,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依靠自己的双手摆脱困境,早日步入小康行列。

精神扶贫|张塝这个农户曾家徒四壁,如今脱贫快两年~
精神扶贫|张塝这个农户曾家徒四壁,如今脱贫快两年~

刚开始,捉回的苏太母猪在养殖过程中,屡次出现过气喘、呼吸困难、烦躁、厌食等病症。

是不是苏太母猪不适应这儿的气候?

第一时间获悉他家遇到的困难后,帮扶干部主动与镇兽医站取得联系,邀约兽医上门提供治疗、防疫等服务,传授养殖知识。

经过兽医现场诊治得知,由于品种原因,年幼的苏太母猪的确不耐寒,待到长大后,就能抵抗寒冷。兽医站工作人员到场给予的及时诊治,防止了病情的恶化。

看到母猪一天比一天健康、越长越大,杨宗保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逢人便说:“党的政策这么好,老百姓有盼头了!”

天有不测风云。

2016年6月19日一场特大暴雨肆虐了张塝大地,大竹村一河两岸一夜之间变成一片废墟。杨宗保家的猪舍未能幸免,近一半被洪水冲毁,看到母猪一个个挣扎在滚滚洪流中,杨宗保冒着生命危险在洪流中“抢猪”,功夫不负有心人,母猪全部被抢回。

精神扶贫|张塝这个农户曾家徒四壁,如今脱贫快两年~

创业的道路是艰难的,也是艰辛的。

但杨宗保毫不气馁,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在各级关心和支持下,他家的养殖业迅速恢复了元气。

为回报社会,在家里日子尚不宽裕的情况下,他还向村委会捐款500元作为灾后重建资金,并召回在外务工的儿子一道抢抓机遇,改种玉米、蔬菜、红薯20余亩用以自配饲料养猪。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父子俩全身心投入到养猪场的工作中,妻子张旺连身体不好,平时也帮忙参与喂喂猪,杨宗保帮忙搞卫生。

儿子杨世银则是有什么活儿就干什么活儿,专门负责猪的防疫、猪病诊断治疗、配种、猪生产等这些技术活。平时主动找老兽医学习技术,不懂就问,买书籍、网上查阅资料来提升养殖技术。

母猪养殖不像繁育肉猪那么简单。

它比较讲究。母猪长得好,产的崽就好。为此,全家人在进食和防疫方面下足了功夫。防疫方面,跟县畜牧局、镇兽医站长期保持业务来往,强制疫苗拿回来自己打、要钱的疫苗买回来打。

付出就有回报。

从开始什么都不懂,还忙的一塌糊涂四处碰壁的杨世银,通过教学和自学,掌握了大量养猪技术,大小病都能自己治,养猪场的一切事物做起来都得心应手,猪被调养的健健康康,产的猪仔品质都很好。

杨世银还经常给村里的散养户传授猪养殖的技术与经验,带动他们发展产业脱贫。

精神扶贫|张塝这个农户曾家徒四壁,如今脱贫快两年~精神扶贫|张塝这个农户曾家徒四壁,如今脱贫快两年~

在杨宗保一家三口的共同努力下,连续几年来,他家的母猪年产仔量达到300头以上,年净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

2016年底,杨宗保家经过各级评估验收顺利脱贫。在杨宗保勤劳致富行动的影响下,大竹村部分“等、靠、要”的贫困户也在积极行动,争取早日脱贫。(供稿:张塝镇宣传办)

精神扶贫|张塝这个农户曾家徒四壁,如今脱贫快两年~

近期爆文速览

精神扶贫|张塝这个农户曾家徒四壁,如今脱贫快两年~
精神扶贫|张塝这个农户曾家徒四壁,如今脱贫快两年~

欢迎朋友圈

精神扶贫|张塝这个农户曾家徒四壁,如今脱贫快两年~

编审:大鸟、李彬

投稿[email protected]

违者必究

精神扶贫|张塝这个农户曾家徒四壁,如今脱贫快两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