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選好行業

如何挑選好行業

“有些行業賺錢就是比其它行業容易,儘管行業是否有吸引力並不代表企業價值的全部,但對企業所處行業競爭前景要有一個大致的把握是相當重要的。”——帕特.多爾西

在《窮查理寶典》中有一段話,也提到了不同行業間的盈利差別有多麼的巨大。

芒格說:“有一個模式讓我很困惑,也許你們能夠更好的解決它。許多行業市場最終會變成兩三家或者五六家大型企業的天下。但是在一些行業中,沒有哪家公司能賺到錢。而另一些行業中,則每家公司都很賺錢。

這些年來,我們總是試圖弄清楚一個問題,為什麼某些行業市場的競爭比較理性,能給股東帶來很多收益,而另一些行業市場的競爭卻是破壞性的,摧毀了股東的財富。 航空公司的收益經常是負數,航空業競爭太過激烈,一旦政府管制放鬆,就會損害股東的財富。

然而,在其它行業中,比如說麥片行業,幾乎所有大公司都賺錢。中等規模的製造商也能賺到15%的利潤,如果是優秀的製造商甚至能賺到40%利潤。在我看來,麥片廠商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不亞於航空公司的激烈程度),它們有很多促銷活動,派發優惠券什麼的,但為什麼還能都賺那麼多錢呢?我無法完全理解。

但是很明顯,麥片行業存在著品牌認同的因素,這是航空業所缺乏的。這肯定是麥片行業比航空公司賺錢的主要原因。”

行業之間的賺錢差別就是如此之大!所以選擇行業是投資的第一步,應該重點關注那些賺錢比較容易的行業,排除掉那些賺錢非常困難的行業。

市場中有很多行業的股票,但人的精力卻是有限的,不可能每個行業、每家公司都有所瞭解。所以選擇少數幾個行業,專注的去學習、去了解,才能構建自己的能力圈。只有找到足夠溼和足夠厚的雪,才有可能把雪球滾大。只有在金礦中尋找金子才會比較容易,而不是沙子堆。今天就個人的經驗見解以及這些年學到的一些淺薄知識,簡單講一講行業的“天生的優勢與劣勢”的差別。哪些行業賺錢比較容易(容易找到金子)?哪些行業賺錢比較困難(不容易找到金子)?投資者並不是一踏入股市就會有能力圈的,你想了解某些領域都是需要通過逐步的學習與積累才能獲得的。但是排除一些競爭激烈、賺錢困難的行業,可以使投資者少走很多彎路。

一個現實的情況是,有些行業天生的就比較容易賺錢,而有些行業天生的就是賺錢比較困難,這是實實在在的現象,其實也並不難分辨!就像生活在中國的人,天生的就比生活在非洲一些貧困國家的人過的安全 滋潤 幸福,行業也是這樣,一些行業的盈利能力遠遠超過另一些行業。既然人的

經歷有限,而行業的優劣又參差不齊,那麼就很有必要去精心篩選一下。

當然,雖然說行業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有些行業天生的有著某種優勢、賺錢容易,而有些行業則天生的處於食物鏈的劣勢、賺錢困難,但是這只是相對而言,並不是絕對的!有些行業雖然賺錢比較困難、競爭激烈、難以積累護城河,但是其中也會存在少數獲得不錯利潤的公司。所以,這裡講的都是相對而言!並非完全否定某些行業!投資者更多的還是要有自己的判斷!

你在肥沃的土地上去撒種子,比在貧瘠的土地上撒種子,獲得成功的概率更高一些。你在一片金礦的地方去尋找黃金,要比在一堆沙子裡面去尋找要容易的多!無論你相信不相信,行業間的差別確實挺大:有些行業賺錢很容易,天生的有著某些優勢。有些行業賺錢則很困難,天生的處於劣勢。賺錢容易的行業中的老三、老五、甚至老十,比那些賺錢困難的行業中的老大過的還要滋潤!所以做投資的第一步,首先去挑選行業,挑選那些相對而言比較簡單的、賺錢比較容易的行業,排除掉那些複雜的、賺錢比較困難的行業。

為什麼行業間會存在很大的差別?因為行業天生的競爭優勢不同,或者說有些行業容易形成積累優勢,有些行業則不能!

按照價值投資的歸類,我喜歡把行業分為三大類:

一容易賺錢、容易形成競爭優勢公司的行業。

二賺錢困難、很難形成競爭優勢公司的行業。

三很複雜 看不懂的行業。

競爭優勢,這個詞經常在價值投資的領域出現,這個在定性分析的時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判斷標準。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容易出現在哪裡?首先要知道什麼是一個企業的競爭優勢,或者稱為護城河。有一本書叫,裡面對於企業的競爭優勢有著很好的解釋。

大致上,企業的競爭優勢有:

1無形資產(品牌、專利、法定許可等),能讓該企業出售對手無法效仿的產品或服務。

2成本優勢(企業特殊流程、地理位置、企業規模或特有資產形成的成本優勢),這些讓他們能以低於競爭對手的價格出售產品。

3客戶轉換成本(企業出售的產品或服務讓客戶難以割捨),這就形成了一種讓企業擁有定價權,又不怕客戶逃跑的優勢。

4網絡經濟,它可以依託網絡效應,把競爭對手長期的拒之門外。

巴菲特的相關書籍中也有多次的詳細介紹,說企業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消費壟斷性企業,他們銷售或經營品牌產品,或者在市場上享有獨特的經濟地位,就類似壟斷一樣,把競爭對手拒之門外。例如 喜詩糖果、可口可樂、箭牌口香糖、吉列刀片、寶潔公司、富國銀行、蓋可保險、美國運通等等。。。

另一類是普通商品類企業,他們生產和銷售其它企業同樣可以生產和銷售的一般性產品。 另外,在遇到危機的時候,優秀的企業更容易平穩的度過危機,而另一些平庸的企業則有可能會一蹶不振,所以選擇企業必須找那些有著長期競爭優勢、有著壟斷地位的企業。

那麼什麼樣的行業難以形成“競爭優勢”和“消費壟斷地位”的公司?哪些行業又容易出現“競爭優勢”和“消費壟斷地位”的企業呢?

難以形成優勢與壟斷地位的行業有:航空公司、食品原料、木材企業、造紙企業、汽車零件、紡織業、電子行業、養殖屠宰業、農業種植、黑色家電、汽車、鋼鐵業、石油、自來水等公共事業、環保類公司等等(暫時就想到這些)。

容易形成優勢與壟斷地位的行業有:白酒、食品、銀行業、地產業、家電行業、消費品行業、醫藥行業、水泥 水管等建築材料、品牌珠寶類行業等等等等。

航空業,航空公司素來以價格戰聞名,一般提供低票價的公司銷售情況最好,經常大打價格戰。很少有人因為某次航班是某某航空公司的,而願意支付同等艙位但是票價高很多的機票。誰會說:哦,這個是西南航空的,或者這個是東北航空的,票價比其它航空公司貴一倍,但是我願意為此而支付高價,估計沒人會這麼幹!也很少有人會單點只坐某某航空公司的航班。乘客一般購買機票(如果不是特別趕時間的話),肯定會選擇相對最低票價的,或者找尋購票最低的渠道。因為消費者購買機票不會去關心這班次飛機是哪家公司的,假如差不多的時間段內,大概率是誰家最便宜,就選擇誰家。價格是消費者唯一考慮的重要因素,消費者並不在意坐哪次航班到達目的地。所以航空業經常大打價格戰,並且資本開支巨大,很難形成競爭優勢的一個行業。

食品原料、木材、大米、小麥、玉米等生產種植企業呢,消費者並不會因為這是誰家某某加的玉米、這是某某家的小麥,就願意支付比市場平均更高的價格。差不多品質的原料 木材 小麥 玉米,一般誰家的價格最低,就會買誰家的。當然,市場上確實存在一些“精包裝”的類似品牌的米類,也確實賣出了高於市場平均的價格,但那一則畢竟是小眾市場,二則專門生產那種特殊產地、特殊包裝的公司不能歸為傳統意義上的種植小麥 玉米的企業。更應歸為食品行業。木材行業也是如此,相同的木材,幾乎都是行情價在出售,很少有同樣品類 同樣大小 同樣尺寸的木頭原料價格還相差很多。家裡裝修的都買過原料木板,消費者在同品質的之中只關注價格,很少為了品牌支付溢價。這些東西難以形成品牌。

養殖屠宰賣肉的這類行業同樣如此,很難形成競爭優勢。看看國家經常公佈的豬肉價格行情,在豬肉價格行情不好的時候,你幾乎不可能維持原來的高價去賣,完全的受市場整體的需求和養殖總規模的影響,自己是很難形成定價權的。消費者不太可能去菜市場之後說:給我來一斤雙匯的豬肉20元,我不要金鑼的豬肉15元,也不要雨潤的豬肉14.5元,這個情況幾乎不會存在。同樣的都是豬肉,消費者會去看今天的肉好不好、新鮮不新鮮、還有最重要的價格多少錢一斤。如果你賣20元,別人都賣15元,你大概率銷量不會好!(一些特殊的品種、或者特殊養殖方法的高價豬肉確實有,但那畢竟只是小眾市場,消費群體與規模都有限)

造紙業與紡織業,伯克希爾哈撒韋大家都知道吧,最初就是紡織公司,後來變成了目前的保險投資集團。我想大多數價值投資者都讀到過巴菲特的這個企業最初的案例。有個小故事,巴菲特在最初收購伯克希爾的時候,由於紡織業競爭激烈,所以巴菲特新購買一批先進的紡織機器。等批發商們來訂貨的時候,紛紛誇讚說:上了新機器就是不一樣,紡出的布不僅比以前質量好,也更美觀了。然後巴菲特說:既然這樣,那麼我每尺漲價1分錢怎麼樣?那群批發商瞬間臉色緊繃的回了一句:你在開玩笑嗎!別人家也上新機器了,質量和你一樣,還比你便宜1分錢呢,你還敢漲價?巴菲特瞬間感受到了作為紡織行業,是不存在定價權的,生存的唯一方式只有:不斷的更新機器、不斷的打價格戰。不用多說了,紡織業徹徹底底的屬於沒有競爭優勢的,沒有消費壟斷地位的企業。造紙業也是類似情況,上受原材料漲跌的影響,下有批發商 消費者的按價格對比選擇,根本不會為你什麼公司 什麼品牌多支付錢!

汽車零部件 和 手機零部件 等行業,這些行業其實在其產業鏈中是處於相對弱勢地位的,即使世界上確實有少數的汽車零件供應商和手機核心部件供應商,但那畢竟是很少數的。很多汽車零部件企業大多數時候都要看整車廠的臉色,經常被整車廠壓榨,很難有自己的定價權。手機 電腦 等電子零部件生產商就更弱了,就像買蘋果手機消費者願意為“蘋果”支付品牌溢價,但那並不是因為蘋果的手機用了某某品牌的零件,而是衝著蘋果這個品牌,而不是零件品牌。即使蘋果用其它的零部件,照樣可以賣高價。即使是國內的華為 小米等,也是對零部件供應商非常強勢的,因為消費者在意的不是你手機裡面是什麼品牌的零件,而是在意的手機的品牌,所以零部件企業在手機整個產業鏈都是處於弱勢的。人家手機提價的時候,不會給你零部件漲價。人家手機降價的時候,卻會壓榨你零部件的進貨價,甚至押你很長週期的貨款。所以零部件供應商更像是寄生於這些大品牌手機商身上,人家好的時候,你過的還可以,人家如果不好的時候,你將比他們更為艱難。說到,又想到一家企業”奧瑞金“,這雖然是為別人生產飲料包裝的企業,但是在本質上與那些零部件供應企業是一樣的,屬於“寄生類”企業,在整個產業鏈中處於弱勢地位!有興趣的可以去研究一下。

汽車,這個行業在中國過去幾年都發展的很好,看起來有著某些競爭優勢。如果單純從產業鏈來看,汽車整車廠上能壓榨零部件供應商,下能欺負終端零售商,確實在產業鏈中處於核心,處於強勢的地位。但是實際上面對競爭對手,還是免不了價格戰,有時候甚至別人降價,你就得跟著降,否則市場份額將不保。相對來說,汽車確實存在著品牌溢價,比如BBA等,但目前在國產市場,還沒有看到能夠賣到很大差別溢價的情況。這個不單單是技術上的差別,更多的也是需要品牌 口碑 歷史的積累。不過我還是相信,未來中國會出現幾家全球性的汽車大公司,只是少數幾家。是誰這個不好判斷。見仁見智吧。不過單從目前國產品牌來看,還是屬於普通的商品類企業,經常靠降價促銷來競爭的普通企業,不存在什麼大的競爭優勢。

黑色家電,這個主要指的是電視機等技術更新變化快的。為什麼電視機不如空調、油煙機等家電那麼容易形成優勢呢?很多電視機的製造商競爭激烈,直到如今也沒有形成像格力、美的、老闆這樣有著品牌優勢的家電企業,或者即使曾經出現過,也是各領風騷三兩年,沒有哪家連續的主導行業。這主要是因為電視機的技術更新太快,所以電視機的生產商難以形成有效的品牌積累,而空調 油煙機則不同。你技術變得太快,一個是需要持續不斷的大規模研發,二個是容易被別人彎道超車,技術變化太快、很容易被顛覆掉的行業大概率積累不了長期的優勢。相反總是一些變化慢的行業才容易形成積累,無論是口碑 份額 還是品牌力。

石油 自來水 這些公司本來是存在著天生的優勢的,比如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壟斷了國內大部分市場,但是由於價格的管制,石油公司是不存在定價權的,這份壟斷不能很好的為自己創造豐厚利潤,所以這份壟斷也就失去了大部分意義。自來水等公司同樣受到價格管制,所以也不太可不能賺取超額的利潤,也只能當作是平庸的公司,如果股價很便宜、股息率很高的時候也是可以投資的。石油公司如果在油價特別低、還能賺取豐厚利潤的時候,股息率也不錯,還是可以投資的,比較不錯的機會的,這個巴菲特曾經買賣中石油給了很好的證明。但是正常來看,由於國家的價格管控,所以他們的壟斷沒有太大意義。

鋼鐵類公司也類似,雖然有些鋼鐵企業很大,但是經常的受到鐵礦石價格和市場鐵成品價格行情的影響,沒有什麼定價權。還經常產能過剩,這幾年去產能之後或許好了一些,鋼鐵價格大漲也讓他們這兩年利潤率很高,但是估計過幾年又會是老樣子。

環保類企業,我曾經非常看好這類企業。一個是因為國家政策方面的大勢所趨,環保行業公司未來肯定會越來越好。再一個事實也證明環保類公司的業績增速非常非常快,最具典型的就是碧水源與三聚環保這兩家企業。但是,前景好也代表了競爭會更加激烈,利潤增速快不代表現金流也同步增長快。現金流的原因尤為嚴重,不信去看看過去幾年他們的業績,利潤增速很快,但是現金流增速完全跟不上,甚至賬上一大堆應收賬款。企業不得已就得不斷的舉債貸款,這些錢且不說能否足額收回來,就是拖上你這麼多年,你付出的融資成本也足以把你拖垮。這要原因還是PPP模式的回款時間長導致的,所以這個現象沒有改變之前,我是不打算碰任何環保企業。

上面說了幾個普通的行業,或者說是難以形成競爭優勢的行業。這裡在重複一遍:我這裡只是相對而言,不是絕對!沒有哪個行業就一定完全不值得投資,只是相對而言有些行業更容易賺錢,而有些行業則容易一些。

這些普通的、難以形成競爭優勢的行業或者公司有一些共同的特點,這個從個人生活中感知和各行業的平均盈利能力指標就可看出來。 這些普通的難以形成競爭優勢的行業他們的共同特徵有: 他們銷售或提供許多其它企業也同樣能銷售的產品或服務,就是和競爭者沒有大的產品差別,有太多同類製造商。也沒有什麼品牌溢價或者客戶粘性,大多數都是同質化經營,經常打價格戰,誰的便宜誰就能佔據份額。而不是誰品牌力強,誰就賣的更貴 更好。品牌忠誠度差,或者沒什麼品牌力。或者行業經常存在產能過剩等情況。

還有就是他們的行業平均:毛利率、淨利率、淨資產收益率都很低,盈利能力不強。不但銷售利潤率,存貨週轉率也不高。利潤反覆無常,有時候賺一年 虧一年的,利潤十分不穩定。企業利潤幾乎完全靠著管理層有效利用廠房 設備 等有形資產,或者依靠市場行情吃飯。 所以投資這類難以形成長期競爭優勢、難以積累品牌、難以差異化經營的企業,也就難以獲得大的成功。

所以選擇行業,還是要去成功率高的行業之中。找尋金子就應該去金礦附近,而不是沙子堆。

說完了普通的行業、難以形成優勢的行業,接下來說一說天生有著一些優勢、容易形成優勢的企業。這類要麼很多企業有著天生的優勢,要麼容易形成優勢,或者行業格局已定,其中的優勢已成的企業。

先說說白酒類,在中國,這類企業最容易形成品牌優勢的企業。其實不用多說,看看這個行業過去很多年或者現在的財報吧,不單單是貴州茅臺與五糧液,去看看瀘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甚至在差一些的白酒類企業。那毛利率、淨利率、淨資產收益率、總資產收益率等都是其它行業遙不可及的!其中優秀的毛利率達到80%甚至90%,即使是差一些的,毛利率也普遍在50%以上,淨利率也是驚人的好!這不是短期一年兩年的現象,而是一直如此。並且幾乎大部分公司都很少有有息負債、甚至沒有負債,現金流也都很充足。這是行業普遍現象,即使不用任何槓桿也能取得優秀的盈利。可以說白酒中的老五 老八 老十 比有些行業中的老大利潤率還好。這主要還是由於白酒類企業容易形成品牌溢價,消費者願意為不同的品牌支付不同的差價,甚至是幾十倍的差價。企業甚至可以自由提價,並且其銷量還不會受到影響。這就是品牌的力量!我想不用多說什麼,白酒確實是一個容易形成競爭優勢、容易積累品牌的行業。另外,或許和中國幾千年的飲白酒的文化也有一定關係,這個歷史的品牌積累是很多行業所不可比擬的。 食品類行業,其實這類行業和白酒一樣,是容易形成品牌的行業。不過多說了。

銀行業,備受爭議!有人說他們受政策影響太嚴重,有人認為天生高槓杆的模式太過危險,還有人認為銀行業同質化經營嚴重。確實,這些情況都存在。但是這些卻仍然擋不住銀行持續的獲取高利潤,即使這兩年經濟不好、監管趨嚴,但是銀行獲得的利潤水平(不是單純的指規模)依然遠遠超過大多數行業。很多人只看到了銀行的缺點,或許是因為銀行股價表現不好吧。而忽略了銀行的眾多優點。銀行是一個有著天生強大競爭優勢的行業,而國內五大國有銀行和幾家全國性商業銀行幾乎壟斷了市場大部分份額,還有由於規模、監管、牌照等的限制,未來幾乎不可能在出現新的大規模的全國性銀行。毫不誇張,銀行是躺著賺錢的行業。市場擔心其風險有一定道理,但是他們確實是擔心過頭了! 那麼銀行的競爭優勢在哪裡呢?作為風險的管理者,銀行有著相當大的與生俱來的優勢,比如:巨大的資本要求、巨大的規模經濟、壟斷的行業結構、消費者的轉換成本、嚴格的監管與牌照限制,這些都是銀行強大的競爭優勢。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帕特多爾西的那本《巴菲特的護城河》。

醫藥行業,其實這個行業我不瞭解,所以我也不敢多說什麼,也沒有太多的關注。但是從數據方面看,醫藥確實是個容易出大牛股的地方。不過我感覺醫藥有點複雜,所以沒有太多研究。況且目前市場中大把低估的行業股票,醫藥目前的估值我也實在提不起興趣。不過我相信醫藥行業中確實存在很有有著強大優勢的公司。

房地產行業,這個行業我認為邱國鷺的那段話解釋的最好,所以套用一下:“房地產為什麼好賺錢,部分原因就在於銷售半徑小。東莞的房子沒辦法搬來和深圳關內的房子競爭。華僑城片區的房子,街這邊賣3萬一平米,街對面賣6萬,6萬一平米的房子賣的比3萬一平米的還快,這就體現了開發商品牌定價權。再比如高檔手錶,高檔手錶按理說是利潤率最高的,但是一個全球競爭的行業,中國的手錶商要和全世界的手錶上競爭。而就算是一個只有3億資產的小開發商,樓盤也只會和本區的開發商競爭就可以了,競爭激烈程度小得多。”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邱國鷺的《投資中最簡單的事》,很好的一本書。

家電行業,這裡主要指空調、洗衣機、油煙機等行業。這些行業和電視機正相反。剛才說了電視機由於技術更新太快,所以技術和品牌難以形成有效的積累,一個技術沒用上半年,別人的新技術又出來了,所以要不斷的投入 不斷的更新,難以形成積累,也很容易被新進入者以更新的技術彎道超車。但是空調 洗衣機 油煙機 則更新速度相對較慢,所以容易形成技術品牌的積累,老大老二老三一旦形成,後來者很難超越。格力電器、美的電器、老闆電器、方太、海爾、小天鵝等就是很好的代表。

品牌的珠寶行業,假如你為你的愛人買了一條項鍊,你說:看,這是我在一家不知名的珠寶店,以很便宜的價格給你買的項鍊,你喜歡嗎?你愛人大概率不會高興!但是如果你說:看,這是我在著名的老鳳祥 周大生給你買的最高檔 最新款的項鍊,那她肯定會高興。所以珠寶這個行業天生的容易形成品牌溢價,消費者甚至渴望買那些高檔的 品牌的 甚至貴的產品。

騰訊、百度、阿里等這些互聯網巨頭也在各自細分領域形成了強大的護城河,不過我是個老式派,對互聯網類 或者科技類公司不太感興趣,所以沒有太多關注。

我這裡不可能把行每一個行業都講到,也不可能講的很全面,更不一定講的都很對。我這裡只是對行業做一些淺顯的初步分析。至於認可不認可,都無所謂。互相交流、共同學習。如果要詳細的講的話,估計一個行業就要寫上三五篇文章了!所以這裡儘量簡短。

結尾再次重申:行業的挑選不是絕對的,有些看起來不太好的行業,也會有少數的優質公司,這裡只是相對來說。不過我始終相信有些行業確實賺錢容易,競爭優勢容易形成,或者天生的有著某種優勢,在這樣的行業中去挑選公司,成功的概率更大一些。有些企業有競爭優勢,而有些企業則沒有。並且有些行業中容易找到競爭優勢的企業,有些行業則難以找到競爭優勢的企業。還有開頭講的,每個人的經歷都是有限的,所以在學習或者分析的時候,必須要初步的排除掉一些行業,專注於自己認為最好的少數幾個行業,然後在深入分析其中的優秀企業,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能力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