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齊步奔向 工業柳北「2.0」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我國發展條件和發展階段變化的重大判斷。

新時代、新使命、新徵程。工業柳州因時而動,因勢而變,作出了堅定不移地走工業高質量發展之路的重大決策。

柳北區作為柳州的老工業城區,如何在全市工業高質量發展一盤棋中謀全局、思長遠,爭當“活眼”?柳北區工業高質量發展的藍圖要如何才能“一繪到底”,繼而在新時代中煥發工業“新顏”?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這是柳北區委書記周思泉實幹的準則之一。當前,柳北區全體幹群正圍繞“推動柳州工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站在全新高度,站位全局視野,推動工業新舊動能轉換,以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化為導向,以延伸產業鏈和提升價值鏈為著力點,加快提升三大支柱產業,培育壯大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圍繞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做好五大提升工程,“345”齊步快跑地奔向工業柳北“2.0”版。

當前,柳北區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已定下目標:到2022年,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製造業逐步轉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軌道,“兩化”融合進一步深化,智能製造水平顯著提升,新型製造體系初步構建,新舊動能和發展活力有效激發,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競相發展,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建設現代製造城取得階段性成果。

“圍繞既定目標,我們希望走出一條老城區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周思泉說,要想蹚出新路子,就要實事求是地問自己:柳北現在有什麼?能做什麼?未來還想怎麼做?

那麼,柳北現在有什麼?周思泉介紹說,柳北是老工業區,鋼鐵深加工、汽車和工程機械配件加工、輕工業三大傳統支柱產業要在工業高質量發展中起到核心引領作用。在鋼鐵深加工方面,柳北依託柳鋼集團,積極向特鋼、模具、裝配式建築等行業和領域拓展,讓鋼鐵製品產業鏈實現有效延伸;在汽車和工程機械配件加工方面,抓住北外環、東外環建設以及往東輻射“廣西汽車城”、往西輻射河西主機廠配套距離相對較近的契機,依託白露、鷓鴣江等園區平臺,大力發展汽車和工程機械配件產業;在輕工業方面,把承接產業轉移與推動產業調整、產業升級緊密結合起來,堅持轄區高起點、高標準地承接項目,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

柳北能做什麼?周思泉說,關鍵詞是穩舊促新,柳北區在夯實三大支柱產業的同時,著重培育壯大節能環保和循環經濟、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配件製造、裝配式建築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引導符合產業發展導向,科技水平高、發展潛力大、帶動力強的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落戶柳北,為工業高質量發展培育新的增長極。

柳北未來還想怎麼做?這方面柳北區的思路也非常清晰:圍繞培育競爭新優勢和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以提質增效升級為核心,實施“五個提升”工程(提升工業園區形象,發揮園區產業聚集作用;提升“兩化”融合水平,促進工業大數據平臺建設;提升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強化質量品牌建設;提升企業技術改造水平,推進重大項目招引建設;提升循環經濟發展水平,構建綠色製造體系)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如今,柳北工業高質量發展的藍圖正一步步勾勒成型:廣西光裕在柳北區白露工業園正式揭牌成立,柳州“網紅車”E100、E200的相關零部件將打上柳北標籤;廣西柳州裝配式建築現代化產業園一期PC生產基地正式投產,柳北地域上將建設一個自治區規模最大,並具有強大競爭力的裝配式建設產業基地,引領廣西裝配式建築行業發展……柳北工業區自2009年獲評自治區A類產業園區以來,沿著白露-鷓鴣江工業及生產性服務業走廊,重點提升壯大三大傳統產業、狠抓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及項目建設,促使工業資源配置更合理,產業結構更優化,競爭優勢更明顯,規模總量更壯大,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工業高質量發展格局,實現了新飛躍:今年1月至9月,柳北轄區9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212.3億元,同比增長1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