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消费逆势增加 终将拉动鸡蛋价格上涨

在经济增速放缓时,鸡蛋消费反而会得到提振,所以鸡蛋是逆周期商品。

美国的口红和啤酒,国内的榨菜、方便面和二锅头,以及拼多多最近的崛起,皆展示了在经济减速时产品销量上升的特性。

我们认为,未来两年国内经济环境挑战严峻,居民收入增幅减缓,鸡蛋的消费会逆势增加;在外就餐、外卖餐饮业以及烘焙食品业的发展,也为鸡蛋销量的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美国,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就业和收入不佳的情况下,人们仍然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为了满足欲望,人们放弃房产、汽车等一些大的购买计划,转而去购买那些比较廉价且具有放松身心功能的商品

口红、面膜、上发廊、看电影、按摩等,可以对女性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作用;对于男性消费者来说,则是酒类。

经济学家把这类产品称为“逆周期产品”。

鸡蛋消费逆势增加 终将拉动鸡蛋价格上涨



目前,在国内也出现了一些“消费降级”的现象和产品。

其一,从经济数据上看,自2018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往年同期相比明显放缓;

鸡蛋消费逆势增加 终将拉动鸡蛋价格上涨


其二,榨菜、方便面、二锅头,低价商品的生意越来越好。

康师傅控股2018年半年报显示:方便面销售额达111.34亿元,同比增长8.4%。泡面搭档涪陵榨菜上半年也不错,实现营业收入10.64亿元,同比增长34.1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77.52%。做低端酒牛栏山二锅头的顺鑫农业业绩也迎来了大增,实现营收72.33亿,同比增长10.45%;净利润为4.81亿元,同比暴增96.78%;

其三,拼多多上线三年就上市,最近股价大涨,9月14日收盘其股价上涨6.92美元,涨幅达30.03%。

某种程度来说,目前的消费状况是消费结构的变化,随着居住、汽车、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支出的增多,在总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对生活必需品消费的压缩,体现出的是消费结构的调整;但消费者感受更多的是收入的减少,想买的东西越来越多,可没有钱买,也不敢花钱去买。


鸡蛋消费逆势增加 终将拉动鸡蛋价格上涨



现今,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经济发展的增幅放缓,甚至在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长期处在‘L’的底部。

作为一个中产阶级的中薪阶层,对目前的经济形势、收入状况以及未来呈现的主管感受:

房贷30年、车贷10年,每月都要还,还完车贷和房贷工资已剩下一半;小孩教育费用、培训费用贵,家里1个3-6岁的小孩,一年至少上3个培训班,加上幼儿园的费用,不算吃和玩具,年支出3-4万。


工资不见涨,房价、物价蹭蹭涨,工资的涨幅永远赶不上物价的涨幅;信用卡、花呗,月月工资光,月光族、购物的欲望一再抑制,经济形势不好,对未来没有信心,即使有存款,考虑到孩子的教育、生病等,也要计划着花,同时购买保险产品、理财产品等,

理性消费

鸡蛋消费逆势增加 终将拉动鸡蛋价格上涨


再看看日本经济与消费演变:

1973-1986年是日本经济的萧条时期,也是国民消费的低潮。

随着石油危机的到来,日本经济经历了为期16个月的萧条,并且出现了战后经济的首次负增长,致使国民消费支出急剧下降。在这种经济背景下,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倾向以及消费预期都遭到了很大的损害。

日本国民一番高消费时代的奢侈和猎奇,重拾节省和简朴的生活。


鸡蛋消费逆势增加 终将拉动鸡蛋价格上涨



节省交际费、服装费,延长物品的使用受命,充分利用廉价品和特需品。人们不再盲目攀比,追赶潮流,慕“名”而购。在外就餐打包、帆布包的流行等也表明我国国民消费出现了日本类似的情况。

目前的这种经济形势以及普通民众感知的可支配收入的减少,以及谨慎消费和理性消费的心理,鸡蛋作为廉价的蛋白质来源,消费可能会出现增长。

接下来,说说我国蛋白消费的变化趋势: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动物蛋白消费结构趋于均衡化,低脂优质动物蛋白消费比上升趋势明显,猪肉蛋白占比下降,禽肉和奶类蛋白增加,蛋类蛋白总体维持稳定。


鸡蛋消费逆势增加 终将拉动鸡蛋价格上涨



我国猪肉消费占比逐渐下降,猪肉蛋白占动物蛋白消费的比例由85年的45%左右,将至00年代的27%左右,到现在一直维持稳定;禽肉蛋白消费的占比持续增加,由85年的9%回升至“非典”(2002年)的12%,2003-2005年有所下降,近10年来回升至14%左右;牛羊肉、水产品相对维持稳定;奶类蛋白增加明显,从4%提高至20%以上;蛋类蛋品消费占比从80年代的16%上升至00年代的20%以后,基本维持稳定。

这里也体现了鸡蛋作为优质蛋白的性价比高以及其刚需较强。

未来随着收入增幅的减缓,鸡蛋的需求刚性强,性价比高,可能增加,替代部分的奶类、海鲜等价格较高的动物蛋白。

鸡蛋消费逆势增加 终将拉动鸡蛋价格上涨


鸡蛋消费逆势增加 终将拉动鸡蛋价格上涨


我国鸡蛋消费的发展阶段:

鸡蛋供应量、鸡蛋价格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都是影响鸡蛋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加,鸡蛋消费大致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85-1996,鸡蛋消费量波动中快速增加。

第二阶段:

1997-2003,收入增加加速,鸡蛋消费量波动中缓慢增加;当收入增加到一定阶段,鸡蛋消费需求增加缓慢。


鸡蛋消费逆势增加 终将拉动鸡蛋价格上涨



第三阶段:

2004-2012,收入继续增加,鸡蛋消费量波动中小幅下滑;当收入继续增加,鸡蛋消费的需求缺出现下滑;

第四阶段:

2013-2016,收入增加放缓,鸡蛋消费量增加; 我国经济转型,城乡居民收入减缓,鸡蛋消费相比收入快速增长阶段,以及高收入阶段,简单消费量却出现增加。

鸡蛋消费逆势增加 终将拉动鸡蛋价格上涨


历史上中国经济的转折点,鸡蛋消费情况:

中国经济逢8容易出大事,1998年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8年中美贸易战持续……

2008年是中国经济的转折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由2007年的14.2%,下降至2008年的9.7%,与此同时,鸡蛋消费量却出现了增加。

2008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鸡蛋的消费量由2007年的10.33kg/人上升至10.74元kg/年,增加近4%。

2008年与2007年和2006年相比,鸡蛋价格并没有出现大幅波动,没有明显影响鸡蛋销量。


鸡蛋消费逆势增加 终将拉动鸡蛋价格上涨



2008年全国鸡蛋的平均收购价格为7.72元/公斤,比2007年上涨1%;此外,2007年5月开始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一直持续到2018年的8月,可能有小部分的鸡蛋替代猪肉。

通过相关分析显示,1985-2016年,近30年鸡蛋消费量与可支配收入比较,鸡蛋消费量与可支配收入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4;2003-2016年近15年鸡蛋消费量与可支配收入也呈现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8。

鸡蛋消费逆势增加 终将拉动鸡蛋价格上涨

文章摘自网络

鸡蛋消费逆势增加 终将拉动鸡蛋价格上涨

Darts and Coins on Dartboar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