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或不变?张近东28年的改革强宁之路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也是中国零售行业翻天覆地的四十年。而中国零售行业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当属苏宁,28年风风雨雨,苏宁已然成长为参天大树一样的企业。

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称:“未来的几年里,苏宁的互联网零售战略必将迎来企业价值的爆发。目前的突破只是开始,未来我们还会打造更多的世界500强、世界100强!”时代企业,百年苏宁是张近东的“野心”,而苏宁正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

那么究竟苏宁是如何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抓住机遇、实现腾飞的呢?

“以不变应变、以变应变”,是张近东从苏宁几次重大战略调整中领悟出的真谛,张近东称:“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不变的是要始终把握行业的本质,坚守企业的核心能力建设;变的是一定要掌握时代的前沿技术,才能最终服务好消费者、赢得市场。”

苏宁以空调起家,那个年代,空调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旺季缺货”,张近东基于用户痛点,凭借灵活的思维,提出了“淡季订货、反季节打款”的新模式,很快苏宁在“空调大战”中占得先机,击败竞对,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空调经销商。

这一次的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张近东创造性的用新模式打败了传统国有商场模式,变的是模式,不变的是怎样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二十一世纪初,实体家电零售行业进入黄金时代,众多家电类实体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个时候,张近东迅速进行了战略调整——由单一的空调专卖模式转型为大型连锁综合电器卖场。

在这期间苏宁首创的“3C模式(家电、通讯、电脑)”很快获得市场认可,到06年时,甚至创下了一天同时开张32家店的记录。凭借着强大的门店优势和营收能力,苏宁很快打败众多老对手,成为全国最大的线下实体零售品牌。

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张近东就将苏宁就从一个空调专卖连锁店转型成为线下3C零售巨头。同样的,变的是战略、是模式,而不变的是怎样更好地为用户创造价值。

2010年时,淘宝、京东等线上平台已经开始崭露头角,携着强大的增速势能迅速抢占零售市场,实体店和网店的大战此起彼伏,网店的价格竞争一度让实体店一蹶不振。这个时候,张近东迅速作出战略调整,上线苏宁易购,彻底转型为互联网公司。

这可谓是苏宁最艰难、最关键的一次转型。那个时间节点,众多传统企业开始高呼互联网转型的口号,但是没有技术升级的互联网转型是一次“死亡之旅”,诸多企业纷纷倒下。

张近东认为,从传统零售时代到互联网零售时代,行业的本质并没有变,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目的不会变,产业经营的核心仍然是产品经营和商品经营。零售的核心是服务,服务是苏宁的唯一产品。

实际上,1999年,张近东就已经开始注意电子商务了,但是国内市场成熟度还不够,电子商务的土壤太过于贫瘠,在此后的10年间,张近东在布局线下转型的同时,不断的积蓄着信息和科技的力量。

到了2008、2009年,电子商务开始爆发的关键节点,苏宁易购上线。此时苏宁隐藏在后台的信息化力量,已经具有强大的IT组织体系和文化:4000多名IT人才规模,建成了一张集数据、语音、视频、监控为一体的实时智能的网络系统,自主开发了涵盖运营、管理、服务的10大类120多个应用模块和子系统。

张近东的先见之明使得在时代发展的关键节点,苏宁再次占得先机。苏宁积蓄的科技实力顷刻间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短短几年,苏宁成为了电商行业排名前三的品牌。

当苏宁的电商实力日益强大的时候,张近东却提出,“未来的零售企业,不独在线下,也不只在线上,而一定是要线上线下完美融合的O2O模式。”

紧接着,随着“智慧零售”战略的展开,这个时候人们猛然一惊,在线下深耕多年的苏宁,其智慧零售战略爆发的能量让人震撼,“一大、两小、多专”的族群呈燎原之势疯狂复制,凭借聚焦互联网零售、同心多圆发展,资源整合共享,苏宁画出了一张“两千亿”的版图。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苏宁的“智慧零售”还将爆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时代企业、百年苏宁”的蓝图在智慧零售的战略下愈加清晰。

这是苏宁自我迭代的的重要阶段,从传统零售企业蜕变成互联网企业,不亚于回炉重造;这也是苏宁厚积薄发的关键阶段,每一次转型成功都源于张近东前瞻性的部署和周密的模式设计。战略在不断调整优化,但不变的是,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服务始终位居苏宁的核心,产品经营、商品经营依旧是重点。

在“变与不变”的经营哲理下,张近东始终深谋远虑,占得先机,同时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顺应时代却从不盲从。28年来的多次转型,苏宁变的是战略、是模式、是思维,不变的便是零售的本质,聚焦商品和服务。

“改革没有完成时,苏宁将继续开展智慧零售等方面的探索,为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努力,为零售业乃至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张近东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