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個大咖密集的社羣自私地提問?

導語

一個人會提問,一定有自己的需求,但如何讓別人,特別是大咖能很樂意地回答你的問題呢?今天我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如何在一個大咖密集的社群自私地提問?


前些天,在一個社群裡,出現了很多以下這類無人響應的提問,比如:

1、哪位有做過美容行業的營銷策劃方案呀?

2、哪位有做過線上營銷的營銷方案啊?

3、哪位能告訴我怎樣寫品牌故事啊?

4、請問,如何讓客戶在朋友圈分享你的產品呢?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求各位大神支招?

......等等,諸如此類。

在一個大咖密集的半陌生的圈子裡,這樣的問題通常不會獲得回答,因為很簡單:你的提問很自私,你希望有廉價的一句提問就索取到超級有價值的信息。

但,憑什麼呢?

為此,我在群裡分享了一個方法和分享了我的對應的經歷,如下:

關於群裡發問討論與尋求幫助是兩種不同性質的事哈。1、發問討論是想了解學習。發出來,有人有興趣,就一起討論,以興趣為目的。所以,能不能得到回應,看問題提得好不好,能不能引起他人的興趣。2、而尋求幫助是解決工作遇到的問題。一般如果問我方案這種高強度的事,我是直接拒絕的。如果具體的問題,我懂的,我會回覆。誰的工作都會遇到問題,但直接拿一個方案來說不現實,這是商業價值,即使朋友同事也不一定會立即能幫忙。所以,正確的做法是,提煉自己的需求,做成一個通用的問題,這樣會得到更多人的回應,討論中,大家都有收穫,這樣的問題才能廣受歡迎。這也是營銷思想的基本範式: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我跟大家講個我親身的故事,這雷我也很早就趟過。在2003年時,我剛入行做銷售,當時已經流行一種銷售思想:顧問式銷售。在這之前,流行的是推銷,即推門銷售。推銷流行的年代,是寄生於一個背景條件下的:即新奇特優的產品流通並不順暢。所以那時的人都願意接受新鮮的事物,有如飢似渴之勢。甚至買到一個別人沒有的樣式的產品,都會成為周邊人羨慕的社交貨幣。男生經常拿這個來把妹。(本質上,某希同學用限量版的奢侈品把女明星也是一樣的。)但是,當製造水平同質化,流通加速之後,用戶麻木了,產生了選擇困難症。再推銷,實際上就會產生厭煩。所以當時銷售也在不斷跟著大環境的進化而進化,2003年時,就進化到了顧問式的銷售當道。(PS:營銷是由推銷進化而來的哈~推銷是營銷的原點。)當時進化到顧問式的銷售,我踩過什麼坑呢?踩的就是不會提問的坑,也是問人拿方案!顧問式的銷售,跟推銷最大的不同是:推銷是產品在先,用產品找人。而顧問式銷售是用需求來找產品。所以顧問式的銷售,都會有一個先付出的過程:找到客戶,像記者一樣採訪客戶(注意,客戶也不知道他要什麼的),然後思考客戶最合適的需求是什麼。然後做方案,做演示樣版,給客戶確認是不是他們想要的。經過確認,修改,再確認之後,才能拿到訂單和定金。所以,每一次的靠譜的方案,背後都會付出蠻多成本和心血的。(通常,每一次大的營銷思想的升級,最先應用的都是高價格的商品/服務領域。)當時,我也剛入行不久,還是一個新人,有接到意向的客戶,就問同事拿方案改。結果,同事說:自己做,別把自己身上的猴子往我身上扔。你遇到不懂的,我可以告訴你一二。就這樣,第一次被潑冷水之後,讓我好勝的心強大起來了。經過做了一個完整的方案,那花了我整整一個星期。從此,我也成長為做方案的高手。做完整的方案,我也踩過很多坑,在這裡,我就隨意跟大家分享一些。最初,我寫的方案是將自己的想法文字圖表化。這種方案如果能過關,只能說遇到了跟你類似的人,剛好想法相似。但你也知道,這是概率。中間,我談的客戶多了,接觸各行各業,各種規模的企業老闆多了,慢慢發現,方案是有相當多的講究的。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要讓方案表達的,讓客戶覺得驚喜,意外,甚至驚訝!就好像是為他量身定做,且他沒想到的,你都有想到。(通常,方案就等同於你的身價!即,一份方案的水平,就是你的牛逼的程度。)但是,這個做方案的成本是巨高的怎樣才能讓客戶意外?驚喜?驚訝?最後跟大多同事一起總結髮現,這也很大程度取決於做方案這個人的人格特點及精神資源。比如,那時,我有些同事就是老闆娘殺手,有些是前臺殺手,有些是臺灣老闆殺手,有些是土豪殺手。真的很像一物剋一物。隨著時光的流逝,方案做多了,自己也創過業之後,看過很多乙方的方案。我終於明白了!一拍大腿:臥槽!原來。。。原來,雖然自己很喜歡提案的小姐姐很漂亮,也願意跟她多聊她的構想!但,如果以下這些要求,她不能滿足我,那也不行呀,最多多給一次機會看她表現!(你是不是有邪惡的想法了?嗯哼~)經過自己做方案,再到自己接受很多方案的換位之後,我終於找到了又快又好的做方案的修煉的方法。我也將這個方案的思路培訓給我的甲方和我的同事。很簡單:整個方案的核心是:如何讓客戶覺得你的方案靠譜!那怎麼做到?做方案的本質就是依據客戶的實情條件解決客戶的核心問題。實情條件的意思是:不只是需求,有很多客戶沒法告訴你真實的隱藏的需求。比如,沒有哪個男老闆說自己簽了字,還得老闆娘說了算,老闆娘不給錢,簽字也無效。諸如此類...所以,我們最後解決客戶的核心問題的方法,依然是提出問題,如何解決問題,一般就圍繞以下幾個問題形成一個方案的閉環:1、你認為這份方案的關鍵是什麼?(關鍵判斷出錯,方案的價值就大打折扣) ↓2、你的判斷依據是什麼?(說服自己,才能說服他人) ↓3、你的解決問題的框架是什麼?(沒有框架,問題就沒法解決,沒完沒了) ↓4、你的解決具體辦法是什麼? ↓5、你如何證明你的解決辦法是有效的?(重點是你的實力,經驗,案例,客戶認可的方法論) ↓6、成本幾何?(一般包括時間成本,行動成本,形象成本,資金成本,人力成本) ↓7、效果如何保證?(一般包括過程控制,資源配置,甘特圖,糾錯機制,預案) ↓8、萬一方向錯了怎麼辦?(不可控的因素,失敗的代價) ↓9、方案實施後的利益(最終盈利嗎?概率幾何?案例的現狀幾何?如何證明?) ↓10、如何對接關鍵人(甲乙雙方的對接機制)最後,搞定老闆娘和前臺小妹,小秘。成交,執行,雙贏。如果項目較大,還需要在這個基礎上,增加10~20個關鍵點,形成更強的方案邏輯。圍繞:目標——對應的策略——最佳的時機和方案三個核心。如此,一個完整的方案核心就出來了。其他的都是小技巧,小裝扮,取悅客戶的小技巧,就不提了。畢竟,PS和圖表排版等誰都不會太差。OK,這樣的方案,請問,誰會共享嗎?如果不是這樣的有價值的方案,又要來何用?


通過這一次的分享,整個社群就有了一些轉變,比如,今天晚上,就出現了一個不錯的提問,我也很樂意的做了回答,如下:

有一個營銷航班機友群的機友問:

最近在研究marketing automation,有點頭大,我們群裡群英薈萃,希望有誰能幫忙指點一二,不勝感激!


這一個提問雖然不是很好的提問,但已經是能夠做得讓回答者回答之後,有一種不光幫助了他,也幫助了很多人的感覺,所以,我也參與了回答,我的回答如下:

我來回答你吧。marketing automation,就是營銷自動化。營銷自動化是指,利用最新的技術,用技術的方式完成以下工作:1、瞭解客戶2、識別用戶的需求3、預測客戶的行為和對應的產品/解決方案的匹配4、實現解決方案/產品的推送展示5、循環以上4個步驟,記錄行為,優化再次循環的推送質量(即匹配度)我知道你會再問我,能不能舉個例子我會答:可以的我給你舉四個例子,讓你理解營銷自動化的進化機理。讓你有一些歷史觀的認識。例子一:在開營時,我發起過一個話題:營銷人的職業行為如果在古代,最像古代的哪一個職業?當時,我說,營銷人最像古代的媒人。理由是男婚女嫁,都需要經過媒人,媒人承擔著男女雙方的需求對接和匹配。那時候的,需求的對接全靠媒人一張嘴和跑腿撮合。(有畫像的富人和上層社會,則不一樣。)當照相這種技術流行了,用照相技術替代了不少媒人的活。所以,營銷在最初的內在機理,是一種匹配的技術。不光人與人,還是產品與人,需求與解決方案等。在銷售這個行當裡,也是一樣的,從個人推銷員,到電話營銷,郵件營銷,到廣告推銷,再到大數據的營銷。都是因為技術的變化,讓營銷從人工匹配,逐步被技術替代。目的是提高了效率。舉例二:當誕生郵購和電視購物這種類型時,實際就已經開啟了營銷自動化。這時,是利益電視臺和雜刊面向的用戶,由營銷人員猜測產品與他們的需求的匹配。然後寫相對應的文案,進行銷售。所以在這個階段,營銷的自動化在於push。依靠的是屬性定位。舉例三:當互聯網誕生,在PC互聯網時代,每一個人的需求,都可以用一個【關鍵詞】表達,關鍵詞就等同於需求。比如,你在百度裡搜索 廣州 少兒英語 培訓學校,這裡,最明顯的需求就已表達完整。百度(搜索引擎)就會將對應的網頁根據算法推送到你面前。百度的算法也會根據推送的網頁被點擊的受歡迎程度,迭代相應的網頁的排序。其實最基礎的匹配的算法之一就是我們數學學過的勾股定理。而谷歌則會給不同的網頁進行質量評級,有一個叫PR算法。百度也有類似網頁質量評價。這兩個公司對網頁評價都有申請專利。所以,在這一個階段,需求變成了關鍵詞,需求與廣告的匹配,變成了數據的匹配,實再了半自動化。舉例四:當移動互聯網誕生,每一個人跟一個手機號碼ID就完整統一了。所有人用手機上網,就變成了一個一個的ID號。而每個人的ID號就是一個完整的畫像。比如你的定位信息,你的收貨地址,你的收入水平,你平時的愛好等像微信,手機淘寶天貓,京東,微信,頭條,抖音等,都會根據你的瀏覽行為記錄你這一個人的畫像數據。比如,百度,將所有的用戶的畫像進行標籤化,據說整個百度的用戶畫像標籤庫在400萬左右。每一個用戶使用百度信息流產品或搜索時,都會根據你歷史的標籤庫知道你的興趣,然後知道如何給你推送信息。實現千人千面。天貓也是類似的大數據的記錄。比如,抖音和頭條就是信息流feed,最初頭條展示的很多都是小黃圖,你頭得越多,你面前就會展示越多類似的信息,讓你越看越興奮。抖音也一樣的通過算法,比如,你看長腿小姐姐停留的時間很長,不是小姐姐你就刷過,那麼算法就會迎合你的喜好給你推薦內容,讓你欲罷不能。每一刷,背後的機器算法都會根據你在上一刷的行為軌跡,比如停留的時間,評論,點贊,重播等,猜測你的興趣和需求。然後給你在已有的內容庫裡給你最新推送。這個推送,用戶是被動接受,而機器是主動推動。當然包括了廣告。所以,綜上4個例子。所謂的Marketing Automation,指的就是需求能數據化,能夠完整識別的場景下,用戶與產品/解決方案之間,都可以由技術自動匹配。目的就在於此。而且,參與的用戶越多,就會不斷改善這個推送的匹配的算法,讓機器更懂用戶。甚至比用戶自己還更懂自己。比如你總是盯著蒼老師不停,機器就知道你的需求了。下一屏就會推送 島國相關的小姐姐給你,或蒼老師的各種xxx給你了。Marketing Automation在中國最具代表的是:1、滴滴2、美團3、天貓的千人千面4、頭條5、抖音6、微信朋友圈及廣告7、手機百度8、各種feed總之,目的都是技術變革的結果自動實現了:1、瞭解客戶2、識別用戶的需求3、預測客戶的行為和對應的產品/解決方案的匹配4、實現解決方案/產品的推送展示5、循環以上4個步驟,記錄行為,優化再次循環的推送質量(即匹配度)如果不是技術的變革,造就了場景可數據化。根本就不可能有Marketing Automation。(回答完畢)


以上兩個例子,是舉例讓你理解,學會提問,是一個技術活,能夠獲得幫助的前提。所以,多多去學習如何提問,滿足你的自私的需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