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的消失以及它與大清河、黃河複雜糾結的「三角」關係

當人生的小舟在命運的大海上漂泊無依的時候,濱州伸出了她溫馨的臂彎,攬我入懷,濱州從此成了我的第二故鄉。也許是歷史專業情懷的導引,也許是感恩之心的扯牽,我想走進她歷史的深處,瞭解她的前生今世,觸摸她曾經的繁華與興盛、榮光與夢想,延續她歷史的血脈,傳承她文化的薪火……於是在這片古老而年輕的土地上消失的幾座古城走進了我的視線……

蒲城的消失以及它与大清河、黄河复杂纠结的“三角”关系

(蒲湖空中鳥瞰,來源網絡)

我初次走近蒲湖,還是30年前在濱州讀書的時候,記憶裡一直留存著她碧波盪漾、綠樹環繞的秀美湖光。那時我不懂歷史,不知道湖底的秘密。當我聽說湖底就是曾經的蒲臺古縣城遺址,5米多深的一湖碧水下面長眠著昔日大清河畔那座經濟繁榮、航運發達的古老縣城時,好奇心驅使我翻閱發黃的歷史冊頁,去揭開千年蒲城的神秘面紗。

依河而建古縣治,一度四關成三關

蒲城得名於歷史悠久的“蒲臺縣”。根據歷史記載,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設置了溼沃縣,此乃蒲臺縣的前身,治溼沃城(《中國歷史地圖集》標註當在今濱城西莫李家、周家集一帶)。南北朝時期,徙溼沃縣治“亂城”(今北鎮附近)。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廢溼沃縣設置蒲臺縣[因境內有蒲臺(今名秦臺)而得名],縣治延用“亂城”。“亂城”作為黃河北岸的一座重要水陸碼頭,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蒲臺縣被廢后改稱“蒲臺鎮”。

蒲城作為“蒲臺縣”縣治,歷史上幾經修建。金明昌三年(1192年)復置蒲臺縣,便在大清河的南岸(濟水古道)新建蒲臺縣城,河北岸的蒲臺鎮遂稱蒲北鎮,簡稱“北鎮”。

蒲城的消失以及它与大清河、黄河复杂纠结的“三角”关系

(清代蒲臺縣城圖,來源網絡)

蒲城城垣為土築,城內設十字街,外設四關。“明成化二年(1466年)知縣孫通增固城,牆週三裡一百七十八步,高兩丈九尺,厚兩丈,池闊兩丈,深丈餘。正德五年(1510年)增修四門,雙城門稱甕城,皆有樓,並建角樓四座。”

明嘉靖年間,在城垣四周增設敵樓16座,萬曆年間又增設“金澤”門樓3間,其後相繼在城垣頂置雉堞1143個。永樂年間曾因出生於蒲城西關的唐賽兒舉義,西關被剷平。從此,蒲城成了一座獨特的“三關城”。後又相繼進行城內建設:“城西建有社稷壇、城西南建有風雲雷雨山川壇、東門外有先農壇、東北有歷壇、城隍廟在城內東南。還有八蜡廟、文昌廟、馬神廟;北關北極閣更為壯觀。”“知縣署在北街,防汛署在南關。”

但從乾隆二十八年《蒲臺縣誌》所載《蒲臺縣城圖》來看,蒲城並非“三關城”,究竟是傳說有誤,還是後來又重建了西關呢?已不得而知。

因水而興繁盛地,商賈輻輳南北來

黃河未改道前,位於大清河南岸的蒲城,是航運興盛、貿易興旺的水旱碼頭。大清河自西向南而來,流向山東東北,塑造了河流沿岸的城市風光。它河深水闊,可行大船,沿線航運發達,是下游幾個鹽場重要的產品輸出通道。鹽船逆流而上,沿岸停靠,接著它們滿載而歸,食鹽行銷數省。

鹽船的流動,促進了沿岸經濟的發展。水利的豐饒,鹽利的可觀,哺育了濟南、齊東、利津等幾座城市。地處河邊的蒲臺就深受其利。據金代的石碑記載,“南望清河影帶,晝夜不息,舳舫交錯,商旅蟬陣於東西,濱之城市士庶蚊聚。”這是說這裡船運繁榮,交通發達。

乾隆年間的《蒲臺縣誌》同樣也描述了北鎮的興旺,“大清河……海舶自閩廣來,商賈輻輳,號稱殷富”,來自關東的船上所裝載的鹽、糧、石、木板、海魚等物品抵達蒲臺後,在北鎮交易。

蒲城的消失以及它与大清河、黄河复杂纠结的“三角”关系

(蒲園景區內至今仍殘留著一小段古濟水,來源網絡)

到了清代,蒲臺縣成為大清河航運的重要中轉站。《武定府志》描述蒲臺縣城:“秦堤拱衛、濟水環縈,萬秋雲翔,千秋海表。”《蒲臺縣誌·蒲臺八景之濟水拖藍》形容:“一帶清河夾畫堤,垂楊嫋嫋草萋萋,祖龍已去沙丘後,牧笛還吹落照西。”

《山東通志》描述蒲臺是:“關臨廣斥,千艘載雪以俱來,鎮表海邦,百雉連雲而北拱。”蒲臺商貿繁榮,官輿商轅,駿馬羸驢,才子佳人,販夫走卒,堪稱一時勝景。

蒲臺城南的道旭渡口曾被稱作“十省通衢”,是通往京津和入山海關的要道,古稱“清河橫帶”。來往於“清河橫帶”的農家小木船,在滔滔翻滾的黃河水上,當地人稱之為“小鬼歡喜”。朝廷在蒲城設置了鹽關,源源不斷的鹽船自濟水下游而來,自蒲城過關而去,帶動財富的流轉,留給蒲城繁華勝景和物阜民豐。

但蒲臺的一切都建立在大清河航運基礎上。這個基礎一旦消失,所有的繁榮都成了明日黃花。

黃河兩度改河道,蒲城一朝被水淹

蒲城的消失以及它与大清河、黄河复杂纠结的“三角”关系

(黃河改道示意圖,來源網絡)

蒲城依水而建,因河而興,她的命運冥冥中註定與水有關。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蒲城之亡也與黃河之水有關。兩度改變河道的黃河,成為蒲城命運的推手,最終將蒲城淹沒湖底。

蒲城的消失以及它与大清河、黄河复杂纠结的“三角”关系

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在河南蘭考銅瓦廂東壩頭決口。這次決口不同以往,此前流往皖北蘇北的黃河河道,自南向北巨大擺動。大清河水道自東阿舊治以西魚山以下被黃河所奪,大清河遂不復存在。蒲城附近河槽刷寬30餘丈,由於河床容不下水量大多泥沙的黃河,河水時常氾濫。

“自光緒八年(1882年)後,除斷流二年外,其餘無歲不決,河患可謂深矣。”光緒初年,大清河已漸由地下河變為地上河。有關資料表明,黃河奪佔大清河河道入海後的27年間,河槽淤積抬高7.25米,比原大清河底高出3.25米。

為防被淹,光緒九年(1883年),蒲城人在蒲城以南的道西村北築起了一道護城堤壩,高3米、頂寬7米的大堤(即現存大堤)。儘管如此,由於河床不斷淤積抬高,蒲城內地勢日趨漸低,成了一處險要凹地。

據《歷代治黃史》記載,1900年黃河在張肖堂決口,合龍後溜勢突然南遷,形成了現在的河道。從此,蒲城由黃河南變成了黃河北,與北鎮不再隔河相望。蒲城以北的大清河故道雖然不再行水,但蒲城地勢低窪的狀況未能改變。

1938年春,國民黨軍隊為阻擋日軍進攻貿然炸開花園口,黃河改道淮河入海,蒲城在一定時期內緩解了被水淹沒的危險。然而,該城很快成了日偽軍盤踞的要點,燒殺搶掠,搞得當地及其周圍雞犬不寧。

蒲城的消失以及它与大清河、黄河复杂纠结的“三角”关系

(1938年黃河決口後形勢圖,來源網絡)

1945年蒲城解放後,蒲臺縣人民政府並沒入駐蒲城,而是先後在黃河南岸本縣域內的喬莊、高廟李、小營等地辦公。1947年3月,國民黨政府堵復花園口,黃河歸故,蒲城又危在旦夕。

新中國成立後的1956年3月,國務院取銷了蒲臺縣建制,其黃河南岸的域地劃並給了博興縣和齊東縣(齊東縣建制1958年11月撤銷),黃河北岸的域地劃歸了濱縣,至此在歷史上存在長達1800多年的古縣消失了。

為保證蒲城居民生命財產安全,1965年,政府投資陸續將舊蒲臺城廂附近的村莊遷移至北鎮黃河堤外(今黃河一路渤海八路高杜村東鄰)重新安置,命曰“新蒲城村”。

據市檔案館館藏的地名檔案載,“新蒲城村原系蒲臺城內居民,1964年黃河出現特大洪汛,護城壩不安全,1965年在人民政府的協助下,遷出100戶,500人,建立新居。1972年6月正式更名為‘新蒲城’”,蒲城成了一座空城。1976年汛期黃河下游發生特大洪水,8月29日夜間,洪水沖垮了護城壩,瞬時黃水灌滿全城,蒲臺古城成了澤國。這座784年的古城從此沒了蹤影。

千年古城今何在,蒲湖碧波惹秋風

6年後,當地政府將這裡改建為水庫,以緩解用水緊缺狀況,取名“蒲城水庫”。由於水面浩大,人們稱其為“湖”,後改稱為“蒲湖”。

1984年,地方政府決定以蒲湖為依託,將其北面的大片區域建為休閒遊覽區,1986年10月初建成開放,取名“蒲園”。蒲園北側東西向的大清河古道遺蹟經開挖,成了人們蕩艇泛舟的水上樂園,這是古濟水保留下來的惟一一段相對完整的河道,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重要的考證價值。

蒲城的消失以及它与大清河、黄河复杂纠结的“三角”关系

(黃河樓,來源網絡)

2009年,濱州市對蒲園景區進行了升級改造,將蒲園改造成了集休閒、遊樂、觀光、健身、餐飲、文化於一體,以江南古典園林風格為特色的開放式、綜合性城市公園。2011年3月,上級正式批覆蒲湖風景區改造規劃,氣勢恢宏的黃河樓成為景區最大亮點,登樓可以南觀黃河,北瞰城區,是黃河三角洲地區又一標誌性建築和黃河入海前沿岸的重要景觀……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深秋時節的蒲湖水面秋風蕭瑟,碧波盪漾,遊人如織。瞭解了蒲城的前生後世,我不由得為蒲城因河而生,又因河而逝的悲壯命運而嘆息,昔日繁華不再,只有公園裡殘存的那段大清河河道遺址似乎在默默地向遊人訴說著黃河水的暴虐無情和歲月的滄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