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環線」將給中山帶來哪些紅利?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孫嘉琳 廖冰瑩)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連日來,粵港澳大灣區居民紛紛啟程“嚐鮮”,體驗“一小時生活圈”的便捷。10月28日,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沿著“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廣珠城際鐵路”構成的粵港澳大灣區“超級環線”走訪,6小時完成從珠海出發,經香港、深圳、東莞、廣州、佛山、中山,最後回到珠海的旅程,實地感受“超級環線”之便利,大灣區城市群的生機與活力。

“超級環線”帶來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動,將更有效地激發區域經濟活力。中山正奮力建設成為珠江東西兩岸融合發展的支撐點、沿海經濟帶的樞紐城市、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一極,“超級環線”將給中山帶來哪些紅利?

加速資源對接▶▶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向專家“借腦”

港珠澳大橋通車前夕,恰逢第22屆中國國際燈飾博覽會(中山古鎮)暨2018古鎮燈飾生產設備、原輔材料及配套服務展(秋季),同時舉辦的還有2018年中國燈都(中山古鎮)國際燈光文化節。兩場盛事充分體現了中山古鎮在燈飾產業的龍頭地位。南方日報、“南方+”的“超級環線”大走訪就專門帶網友去體驗了燈光文化節的盛況。

據官方統計,本屆古鎮燈博會觀眾數量再創新高。截至26日13時閉館時,主會場與7大分會場共吸引來自118個國家與地區31萬人次觀展,其中專業買家共計89658人,海外買家達5433人,同比增長20%。

本屆燈博會上,幾個國際級的平臺尤為引人注目:首批30家企業獲得燈飾原產地(優質燈飾產品)標識授牌;中山古鎮燈具國際認證檢測服務平臺揭牌;“中山古鎮知識產權涉外應對專家庫”成立。通過“中山古鎮燈具國際認證平臺”,燈飾企業在當地就可以獲得燈具國際認證的高效測試服務,降低企業認證成本,加快取證速度,優化全球供應鏈,拓展全球市場;“中山古鎮知識產權涉外應對專家庫”由來自美國、法國、德國、西班牙、英國、丹麥、南非、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3名知識產權專家入庫,將作為古鎮燈飾企業知識產權涉外應對的智囊團,不定期赴古鎮開展“專家門診”服務。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製造業重鎮,中山與全球市場的“約會”每隔幾個月就有一場。2小時內通達灣區5大機場、接入國家高鐵網絡,不斷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讓中山在與全球的交往中擁有更多的“加分項”,企業獲得全球化服務變得越來越簡單。

中山不僅利用這些優勢為傳統產業“開疆拓土”,還通過加快與全球創新資源的對接,積極融入國際創新網絡。目前,以色列、美國、日本多國的國際科創孵化器和高校已與中山達成合作,並陸續有項目落地,他們看中的正是中山優質的產業基礎、便利的交通條件和良好的城市與創新環境。“超級環線”構造的交通閉環,將進一步發揮中山的優勢,增強國際創新人才對大灣區發展的信心。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山與香港、澳門的互動日益頻繁。

去年7月,粵港澳合作論壇在中山舉辦;同月,中山和澳門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今年1月,中山與澳門簽署《關於共同創建國家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區合作框架協議》;3月,中山市與香港科技大學共建“香港科技大學中山創新中心”項目簽約;中山市商務局與香港貿易發展局共同簽署《中山香港聯合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協議》。今年上半年,中山市主要領導率中山代表團訪問香港、澳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也分別率代表團到訪中山。

頻密的高層互訪,以政府為主導搭建的一系列合作框架,為中山與香港、澳門深度合作打下了更加堅實的基礎。林鄭月娥在調研中山時曾表示,香港與中山具有很強互補性,隨著港珠澳大橋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雙方交流將更加密切,並把兩地的加強合作形容為“親上加親”。她認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出臺,中山可以在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級創新科技中心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抱有同樣看法的還有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家們。

9月10日,中山市與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團召開交流座談會,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率領50多名企業家代表來到中山,瞭解中山的發展動向,尋求合作發展的機會。座談會上,中山為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而打造的翠亨科學城,以優越的位置、具有前瞻性的理念,引起了企業家們的普遍關注。蔡冠深提議,翠亨新區要提高定位,從整個大灣區的角度出發去進行謀劃。“這裡優勢很明顯,深中通道建成後20分鐘就到深圳,成本低而且比較開放。”他說,“香港、澳門的企業家都會對‘大灣區的翠亨新區’感興趣。”

創業者已經行動起來了。20多年前就已經在中山創業的香港人陳錦明,於2016年投身一個新項目,他與香港大學團隊合作,嘗試將實驗室裡的科技成果——虛擬系統imseCAVE在中山轉化為可以投入市場的商業產品。

陳錦明常常往返於中山香港兩地。“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最直接可觀的就是能帶動旅遊業和物流業的發展和繁榮。”他說,“當年我走遍珠三角,還是看中中山的區位優勢和人文氛圍。相信未來港珠澳大橋會發揮它更大的作用,更好地便利我們的出行,服務灣區的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