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有哪些征兆?

心儿


谈癌色变,癌症是世界上尚未攻克的难题之一,大家对癌症充满恐惧心理,对于肺癌、胃癌大家都不陌生,肠道癌症往往被忽视。由于现代生活压力、个人情绪的改变、饮食不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肠道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肠道癌症最常见于结肠,结肠癌常常发生于50岁左右,结肠癌占胃肠道肿瘤的第二位,为了预防结肠癌,我们应该了解它的主要表现,提前预防结肠癌的发生,那么结肠癌有哪些征兆呢?

结肠癌常常表现为大便性状的改变,比如大便变细,大便次数增多,腹泻与便秘交替,粘液脓血便、腹痛、腹胀等,另外,近期出现进行性消瘦应引起重视,它往往是恶性肿瘤的一个标志。前几日在门诊接诊了一个40多的年轻中年患者,在半年内体重下降了近三十斤,故来就诊,经了解该患者平时经常腹泻,既往结肠炎,来的时候面色萎黄,感觉身体乏力,腹部压痛,于是让他做了肠镜,结果却是结肠恶性肿瘤。在为患者感到惋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定期查结肠镜的重要性。因为很多结肠癌患者在早期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再加上肠镜做起来难受,所以很多人拒绝检查肠镜,一拖再拖耽误病情。

所以,要想早期发现结肠癌,最好的办法就是定期检查肠镜,尤其是45岁以上,有大便性状改变或腹部不适症状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加上便潜血、腹部CT、肿瘤标志物等检查。

本期答主:张晓玉,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

结肠癌在我国发病率非常高,每年大概有14万人被确诊为结肠癌。对于癌症,早发现早治疗,能够大大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和生存时间。

接下来就说说如何能够早起发现结肠癌:

1、排便习惯改变

这是结肠癌最常见的症状。

打个比方,在近期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原本每天排便一两次,现在比原来次数要更多,便秘和拉肚子都有可能出现。

2、血便

这也是肠癌很常见的表现。

当粪便通过结肠癌肿块部位,摩擦病灶,就有可能出现血便。出现血便的时候,最好谨慎点。

3、腹泻和便秘交替

如果一会儿便秘,一会儿又腹泻,要特小心。因为当肛门附近长了肿块时,粪便不易通过,容易导致便秘;而肠道长了癌肿,大肠为了把便便排出去,会变得活跃,就有可能发生腹泻。

4、便便形态改变

也就是便便突然变得比以前细了。(这需要自己平时认真观察了)

这是因为肠道的肿块变大,挤压便便,所以便便会变细,而且,在排便后,还有一种排不尽的感觉。

当然,要确诊结肠癌,还需要借助医疗手段,如果有上边的症状,或者其他不舒服的地方,别犹豫,赶紧到医院瞧瞧~

觉得回答对你有帮助,记得点个赞,不妨再留言说说你的看法哦~(66)


家庭医生杂志


结肠癌早期没有症状,等到出现症状了,比如大便困难、黑便或者血便、贫血、消瘦明显时,多数都是中期或者晚期。(0737)

如果想预防结肠癌或者说能够尽可能早的发现结肠癌的话,着重点在于看自己是否属于结肠癌的高危人群或者能够做到定期检查结肠镜,否则的话,很难早期发现。


结肠癌包括遗传性的结直肠癌,也有散发性的结肠癌,与遗传关系不大。


遗传性的结直肠癌,常见的有家族性肠息肉病(FAP),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全结肠与直肠可有多发性腺瘤,多数腺瘤有蒂,乳头状较少见,息肉数从几十个、到100左右或者数千个不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常密集排列,像铺路石一样,其组织结构与一般腺瘤无异。青年发病,中壮年开始癌变,如果不处理干预,癌变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如果确诊的话,一般建议做全结直肠切除。


还有一类不太常见的遗传性的结直肠癌,就是Lynch综合征,这类疾病也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目前主要通过遗传基因测定,同时结合患者的遗传临床表现,来诊断该综合征。一般是家族性发病,可以是结直肠癌、也可以是卵巢癌、子宫癌等。如果确诊是该综合征或者疑似患者的话,一般要经常复查结肠镜和查体,生育后的女性甚至可以预防性切除子宫和附件。


散发性的结肠癌,多数是由息肉---腺瘤----癌的过程,一般是需要5-10年的时间。因此,如果通过结肠镜发现结肠息肉后,及时内镜下切除,是可以阻断癌变,因此说结直肠癌是可以预防的。如果患者至亲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自己曾经有过结直肠息肉史、或者有溃疡性结肠炎、长期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建议要定期查体,尤其是要复查结肠镜。这样,才有可能早期发现结直肠病变,早期处理。


北大肿瘤张成海医生


结肠癌属于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结肠部位最常见,结肠癌与日常饮食(高脂肪,低纤维素)有很大关系,下面咱们看看结肠癌早期有哪些临床表现?

结肠癌的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中晚期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腹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带血,带黏液

如果肿瘤溃烂会出现贫血,四肢乏力,消瘦,水肿

如果肿瘤和周围组织粘连则会形成不规则包块

晚期会伴随黄疸,腹腔积液,水肿,肝肺转移等

结肠癌主要和平时的饮食习惯有关,下面咱们看看平时如何预防:

1,多吃粗纤维的食物,保持排便通畅

2,多吃水果蔬菜

3,杜绝过量烟酒

5,控制体重,适当运动

最后祝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医生医事一辈子


结肠癌主要症状是大便有时通有时不通,粘液性浓血多出现便秘性粘血液,常有里急后重肠不适的感觉,在肛门也有坠落痛感,尤其癌症型成大便腥臭有浓血交液状态。初期没有什么感觉,随现是大便软硬异常,大便次数每天增多,腹中随着时间出现疼痛和疼痛加剧。在肿瘤涨大时有腹水腹胀用手按腹中可摸到肿物。此时是晚期肿瘤涨大之时,也会让患者疼痛便浓血腥臭之时,此为癌症之溃。在中医结肠癌就是肠覃,便血,湿,毒交接肠道气血运行不畅,毒瘀凝结肠之间生而成。总由气郁湿毒热毒邪瘀结所生,分类脾胃虚弱生化之源所至。气血亏虚脾及肾,脾肾阳虚至变生不治之疾。


杨飞136057595


段医生讲科普,带你一起涨知识!

早期结肠癌,经积极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而晚期病人小于5%。因此,早起诊断和手术根治,是十分关键的。



结肠癌发病隐匿,早期缺乏明显特异的症状。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一系列典型的临床表现。

(1)便血、粘液脓血便

大多数结肠癌患者(约70%)出现便血和粘液脓血便。

(2)腹痛

右半结肠癌患者有70%~80%有右侧或右上腹痛;左半结肠癌患者约60%出现左侧腹痛。腹痛程度一般较轻,为隐痛或钝痛;当肿瘤浸润周围或出现肠梗阻时,腹痛绞痛。

(3)腹部肿块

部分患者可于病变部位触摸到肿块。

(

4)全身症状

不明原因的贫血、体重减轻、消瘦、腹腔积液等。尤其同时又便血需高度怀疑结肠癌可能。

对于结肠癌,我们应如何预防?

(1)饮食调整:进食低脂、适量蛋白、低腌制、非油炸、高纤维食品

目前认为高脂、高蛋白、腌制、油炸食品等,①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能产生各种致癌物质;②而食用纤维减少使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肠道菌群失调,致癌物质浓度增高,大大增加。

(2)常规筛查大便潜血检查

尤其对于便血,或者粘液血便,或者不明原因贫血者。 大便潜血检查虽然对诊断结肠癌没有特异性,但是它可以作为大规模普查或高危人群结肠癌的筛查手段,阳性者需做进一步检查。

(3)对于高度怀疑者,应行结肠镜检查

高危人群:①便血、粘液血便、大便潜血阳性者;②不明原因贫血、消瘦、腹部肿块、腹痛者;③有易导致结肠癌的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腺瘤样息肉病、血吸虫肠炎者。

这是诊断结肠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检查手段。能明确发现病灶,并取病理活检确定性质。



(4)对于早期诊断的结肠癌应尽可能手术根治治疗。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段医生讲科普


结肠癌的发生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长期摄入过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缺乏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食物的摄入;久坐缺乏体力活动、习惯性便秘;遗传因素;慢性结肠良性疾病如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密切相关。


结肠癌早期无特殊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出现以下症状。右半结肠癌主要以贫血、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左半结肠癌以肠梗阻、腹泻便秘、便血为首发表现。

1.排便次数增多,腹泻、便秘交替,粘液血便等。

2.早期出现定位不准确的腹部隐痛,晚期梗阻时出现严重腹痛及疼痛和疼痛部位的包块以及低位肠梗阻的表现如腹胀、呕吐、排便排气减少等。

4.消瘦、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肝转移时出现腹水、黄疸、肝大等症状。


要早期发现结肠癌,小克建议:年龄40岁以上,出现不明原因的粘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伴贫血、乏力、消瘦症状者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对有慢性阑尾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腺瘤、肠息肉病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并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监测病情,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以上就是小克观点,欢迎批评补充,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