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國武術套路冠軍賽觀衆爲什麼這麼少

中國武術單項高規格的比賽,觀眾卻很少,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造成這種原因就是高度的競技化,脫離實戰,無群眾基礎。

全國武術冠軍賽是中國競技武術最高水平的比賽,也是體制內運動必爭的榮譽頭銜。套路是很有意思的一個話題,也只有在中國這樣的環境下才能產生如此炫麗多彩的套路運動。

2018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观众为什么这么少

武術的本質是技擊,是擊倒對手,但脫離了軍事的武術,在群眾中並不完全是為實戰服務,也有很多人喜歡健身,而武術套路就是體驗格鬥,練習身心的一種好辦法。套路的程序在很長一段時間都為實戰服務,動作都是簡易實用為出發點進行創編。

新中國成立後,環境還沒有穩定,而武術是俗文化的一種,最易被組成一些社團,被人利用。因此,避免發展實戰,以套路健身的模式進行發展,是符合當時的社會需求。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發展武術,徹底放棄了武術的實用價值。以體操、藝術的評分審美為標準,設計出了競技武術的競技模式。以1988全國武術會議為定論,明確武術套路與散打徹底分開發展,套路就走藝術化的演練方向,散打走實戰方向。這就是套路純向演練靠攏的風向標。

2018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观众为什么这么少

走上不歸路的武術,本身也是全球獨一無二,從文化、健身、競技來看,是有獨特的魅力,這不可否認的,李連杰、吳京、趙文卓這些高水平的武術運動員轉型成為動作演員,都為電影帶來視覺衝擊。但是競技武術過於專業化,所比賽只是單向向領導彙報成績,只為行政服務,而忽視了群眾的審美,場上有無觀眾,競技武術是否合普及的因素,都沒有進行考慮入內,這樣的發展逐漸脫離了群眾。

在目前的國人需求心理,武術的實戰本質,是絕大數人需要的,可惜這一點並沒有滿足國人的心理,散打關著門在打比賽,套路走向藝術化的演練。這兩條路都沒有滿足群眾的需求。

在外來的拳擊、泰拳、跆拳道、自由搏擊的衝擊下,中國武術的市場佔有率越來低,而競技武術是官方玩,傳統武術群眾玩,學校武術沒人玩,在所有的現代健身房裡,優先開班的是瑜伽、跆拳道。問題在那裡,值得每一個熱愛武術的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