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2018:分化、焦虑、逃离与战斗!

题记:2018注定是不平凡的,这一年银行人充满了躁动与不安,监管处罚、降薪裁员等新闻如影如随从未离开, 而分化、焦虑、逃离与战斗这些词成了银行人新的标签!

来源丨信贷共学(ID:xindaijun)

1

分 化

田刚是一家城商行总行风险部老总,这一年几乎每周都要去省城几趟,金融去杠杆加上他所在的银行准备上市,今年的事情就特别多了一些。

“监管多级不跑不行,资源集中在省会,不跑不行,只有做监管眼中的乖孩子才有发展空间啊。”田刚感慨道。

听他说快排到他们银行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持业绩增长和不良率的稳定,今年光是表内贷款增幅就有40%,数据很不错,除了资产回报率较低以外,整体数据还算稳定,没有大起大落。

自从年初上百家银行撤离陆家嘴,留下一地鸡毛以后,田刚对激进一阵风的银行更不看好了。

风水轮流转,他认为现在城商行内部两级分化严重,宁波银行江苏银行这些传统城商行大行,整体数据向好,非常具有竞争力,资本补充也相对容易。

但也有像攀枝花银行、丹东银行这样利润腰斩,局面极其惨淡的小城商行。

2018年应该是一个转折吧,好银行和差银行差别会越来越大。2017年业绩增长主要是不良减少以及税收优惠,其实银行本质的经营没有特别的改变。在去杠杆严监管控创新的大背景下,跟上政策,稳扎稳打的银行才能走的更远。

提到爆雷和下一步发展,田刚陷入沉思,银行现在真的是高风险,处处是雷,有些是坏人埋的,有些是自己埋的,碰上了不死也残。

其实现在MPA等于让大家一起慢跑,老老实实做事,比耐力,稳扎稳打,结硬寨打呆仗,没有什么弯道超车的机会,除非前面有人犯规被罚下。

短期来看没有什么大机会,就中规中矩吧,做好风控别出事,调好结构要利润,前期已经开始往高收益的资产方向转化,提高资产回报率。

2

焦 虑

2018年一股浓浓的焦虑弥漫在银行业,银行业从高度繁荣到目前倍感焦虑,不过短短两年多的时间,“现在肯定是焦虑呀,工作压力大,性价比太低了,”李行长不假思索的回答到。

李行长26岁成为四大行省行风险管理部的一名主管,现在主政一方,也算是银行业的一名老人了。

现在的银行和十年前的银行完全不一样了,现在银行的这种竞争,这种压力,真的太大了。

银行发展毕竟还是脱不开经济的发展,现在整体经济下行趋势明显,我们这不良的压力,真的是压力山大,压下葫芦起了瓢儿,这种压力真的太大了,加上天天问责,一想头都大!

现在的问责压力真的特别大,以前对不良还有个容忍度,现在哪还有容忍度,一进不良就要开始问责。

现在来讲,特别是机构负责人,你的这种压力是远远超出以往的,所以我觉得这个焦虑来源于现在的工作压力。经营压力大,问责重,问责文化下的层层不作为和推责,最终使基层压力越来越大。

当然这个问责和处罚的加重很大程度来源于监管部门,在逢查必处的指导下,监管部门已经把处罚当成任务完成。

传统银行业到底能够持续多久,现在也是很难讲。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冲击很大,所有人都在讲银行是个夕阳产业,虽然我认为银行业还是会存在。

但是有时候也很难说,因为人的眼界都是有限的,有很多行业在当时都很景气,最后还是被技术革命给替代了。那我们的未来呢?十年替代不了就十五年,那也难保就不被替代啊,所以这个这种焦虑肯定会一直存在。

从感情的角度上来说,现在的银行和以前不一样了,我觉得以前的银行他还是很有人情味儿的,就是人是有比较强的归属感的,现在随着这几年银行业的股份制改革,上市之后银行他越来越冷漠,在内部管理上,甚至有时候可以说是冷酷。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归属感也越来越差,那到最后,你心里其实很明白,你今天在这儿明天在哪儿很难说!

3

逃 离

逃离,是银行2018年不得不说的话题,虽然离职没有去年那么凶猛,但今年的离职率也不低,有的银行辞职名额还是需要排队。

前段时间曝光某行领导主动捐出工资的一部分保证基层员工每个月到手不低于3000元。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个事情让群里另一帮小伙伴非常羡慕,因为他们也有类似的计划,但是保底的金额只有2000块,这足以说明银行基层员工的收入已经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了,离职率高也就不奇怪了。

赵帅去年7月进的银行,满一年的时候辞职了,他说每天在柜台重复相同的工作,还要应付各种任务考试检查和神秘人,感觉那样的生活真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工作应当是生活的一部分,应当是给生活增加乐趣的。但是如果工作让自己变的压抑,那还不如不要,即使高薪又如何,况且银行现在的工资不仅不高而是很少,一个月到手也就是三千多,只是决定辞职的时候,心里面没有一点欣喜,没有解脱的喜悦,只有淡淡的忧伤和内心的空落。

钱少是基层员工逃离的重要原因,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需要养家糊口,但据信贷君调研显示基层员工逃离银行的四大原因中,职业发展是排在第一位,这才是基层员工逃离更根本的原因,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可能。

这绝不是个别现象,银行每年招收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但同时也在雪藏着大量的人才,行长们看到的是高学历员工的比重,但又有几个人真正关心到用人中的问题。

孟凡入行7年了,刚进入银行时他坚信通过自己用努力、汗水可以换来一条光明的晋升之路,事实上KPI指标连年增加,贵金属信用卡,样样都不少。

有的时候还要去面对有着各种各样奇怪诉求的顾客,加上早他们入行两年的人把岗位都占了,晋升眼见无望,孟凡没有等到下一批老人退居二线,上个月选择了离开。

走时心中苦闷,带着各种不得已、不痛快的失意心情,决然地越出惊险一跳,无奈的从另一个未知的,不同文化的地方重新起步。

4

战 斗

林鑫在东北一家银行工作,前些年为了和自己喜欢的人回老家结婚,从北京的一家老牌互联网公司辞职回家,回到当地没有合适的互联网公司,阴差阳错进了银行。

还好银行啥专业都要,也不嫌弃他,经过几年发展,也算有所成就,前几年提拔为分行的公司部副总,现在下去支行干行长去了,每天忙的不可开交。

认识林鑫,因为他也是做公众号的,不过他是兼职,工作之余喜欢写写。

这几年我们在朋友圈经常看到的《行长喜欢这样的员工》、《如果做一名成功的客户经理》这种鸡汤文,基本都是出自他手,每天自己给自己打鸡血,说实话没有想到鸡血还是有用的,这么快他就也当上行长了!

前几个月到了支行,林鑫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号给卖了,一心工作,除了偶尔找我要零售的资料,我们就没再仔细聊过。

从朋友圈看每天是忙的不可开交,今天卖卖金玫瑰三件套,明天是信用卡宣传海报,看起来也是干的风声水起。听说业绩不错,最近又抓了三四个大项目,做实了,明年后年就妥了!

没有办法,实在太忙了,林鑫说到,在下面公司零售都要负责,日常管理,约束员工,营销客户,做好基础性业务,还要给员工做榜样,给自己打打鸡血,手下这一百多口人都要吃饭,考核不好,员工拿不到钱,没法交代啊!

互联网也干了那么多年了,什么无人银行、金融科技都是扯淡,让同业去做吧,在银行我更关心活生生的人,有温度的员工,有温度的客户,以及有温度的感情!

5

尾声:你予我荣耀,我陪你终老!

曾在朋友圈问到,银行业步履维艰,员工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行业的周期终会过去,哪个时刻让你觉得,你愿意在银行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一位前辈写道:时时刻刻!如果没有这么多年在银行锻炼出来的能力,也不会取得现在的成绩,势不可逆,人力有时而穷,但有些人会始终坚守,我只是一个手艺人,哪怕有一天再没人懂得欣赏,离开平台我什么也不是!你予我荣耀,我陪你终老!

你予我荣耀,我陪你终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