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鎮合併了,地級市縣是否也該合併簡化?你怎麼看?

用戶1026936411226


國家發展到一定的時候,對於行政區劃進行調整,很正常。

強烈建議國家合併鄉鎮虛化為縣級政府派出機構、合併縣級市、地級市、縣,建立強大的縣級或大縣級機構,實行 中央——省市區級——州縣級——鄉鎮級機構。

省級政府機構控制在50個,可以多設直轄市、劃出新的省來完成規劃。

縣級大縣級(地級市)控制在2500個,縣級省直管,地級省直管,可以叫州級政府。分大州(地級偏重服務業。州級市)和小州(多個小縣級合併而來偏重製造業(州)特色農業(縣))。

這樣看來中央統轄50個省級行政單位。一個省統轄50個州級行政單位。

鄉鎮級控制在37500個行政單位。一個縣管轄15個鄉鎮。

通過管理的簡化,較少資源的浪費。按人口規模和經濟發展設立新的省、直轄市,州,州級市。

名稱的統一

省級=直轄市=特區(港澳)

州級=州級市=州=州級區 副州級=縣級=縣級市=縣

鄉級=鄉=鄉級鎮


大國小鮮JAHA


GDP總量是城市規模的重要指標,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的GDP是世界最大城市紐約的50%還不到。未來的競爭是大城市的競爭帶動大區域的競爭!均衡發展成就的是平庸。地級市縣簡化合並是突破發展瓶頸的必然舉措。

山東省現有的17地市讓整個山東除了青島都是一潭死水默默無聞!山東離江蘇經濟越拉越遠,馬上就被浙江趕上,資源整合減少內耗是山東城市走向國際化和大都市化的關鍵。

東營和濱州合併為濱州市,濱州成為名副其實的大海之濱,高青縣併入,鄒平縣劃給濟南。

淄博市沂源縣、日照市嵐山區和莒縣併入臨沂,臨沂不僅臨近沂水,同時也是佔據整個沂蒙山區的依山沿海大城市,不宜再叫臨沂,應更名為沂蒙山市。

萊蕪、泰安、淄博併入濟南,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進一步增強山東省會濟南在全國省會城市中的競爭力。

泰安南部的寧陽縣、東平縣和棗莊市整體併入濟寧。

日照市東港區、五蓮縣、煙臺市萊陽、海陽、諸城和高密併入青島,威海併入煙臺,煙臺市萊州併入濰坊,濰坊統領發展萊州灣,青島統領發展膠州灣,煙臺統領發展半島東部沿海。

地級市合併後山東省有濟南、青島、煙臺、濰坊、濟寧、沂蒙山、菏澤、聊城、德州、濱州10個地級市。17地市整合為10地市,有利於繼續做大做強青島,培育濟南、煙臺兩個二線城市邁入一線,提高濰坊二線城市排名,有利於濱州、濟寧、沂蒙山這3個三線城市跨入二線,帶動魯北魯南和魯西南,同時加大對西部3個地級市菏澤、聊城、德州的扶持力度。城市的合併成就的不僅僅是做大城市,更是點燃齊魯人民奮發向上的夢想和砥礪前行的激情!






江山如畫1808


直接省管縣,地級市管區但只保留核心區,非核心的區縣可以劃分。。。

以山東來說:

大濟南:歷下,歷城,市中,槐蔭,長清,天橋,就夠了。

章丘縣,齊河縣,萊蕪縣,平陰縣。

大青島:市南,市北,黃島,城陽,嶗山,即墨。

平度,萊西,膠州,都可以是縣。

煙臺:

可以分出龍口,萊州為縣。

威海:

文登縣

濱州:

鄒平縣

濰坊:奎文區坊子區,寒亭區等。

壽光,高密,諸城昌樂都是縣。

棗莊:市中,薛城,臺兒莊,嶧城。

滕縣。

濟寧:任城區,兗州區,曲阜。

鄒縣,嘉祥縣,汶上縣,

等等


看看說什麼


撒縣並市、撤鄉並鎮十分必要,除了西藏、新疆外,許多省市沒心必要設那麼多小縣小鄉。在河北、陝西等省,一個縣只有幾百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三、五萬,或不到十萬人,縣機構也龐大,財政供養人員太多,增加了財政負擔和納稅人負擔,完全可以合併。有的縣區小,鄉鎮更小,卻鄉鎮數量不少,如重慶萬州轄60餘個鄉鎮,有的鄉鎮只有十幾平方公里,人口1萬人左右,而一個鄉鎮在編人員也有幾十到百餘人,財政負擔有多重,完全可以撤併。撤併縣市並鄉鎮,可以減少層級,減少官員,減少財政負擔,增強社會向心力。


平哥191455280


不現實,看起來很美,其實沒必要,順其自然發展就行。

民國早就玩過了,民國初北洋政府搞的是省,道,縣三級。國民黨北伐後就撤道,只保留省縣二級。比如山西省在北洋時期廢府設道,有冀寧道,河東道,雁門道。

不過很快沒幾年南京國民政府又在省下縣上加設一級行政督察區,起初按名稱能看出來屬於臨時設置,有便宜行事和監督地方智能。可大家想一想,漢武帝設刺史部起初不也是行使監督職能嗎。再看看民國時期的江蘇省督察區地圖和現代江蘇省地級市地圖,有什麼差別。




再看看臺灣,老蔣退到臺灣又搞回兩級制,省直轄市縣。畢竟地盤小了,也管得過來。

可以說國家一旦大了,為了方便管理不可避免的要在省縣之間再加一級,特別是中央集權國家。比如俄國的聯邦實體有85個,最後普京設立中央直屬的8個聯邦管區,其職能和民國的督察區幾乎一致,所以你懂的。


就算是法國也是這麼玩的,早期法國更誇張的96個省,沒辦法在此之上又設立大區。起初是22個,16年又進一步縮減到13個。包括德國也不過是也只有16個州,州下屬也是縣市平級,一共十幾個。


當然有人說美國,美國有其特殊性就是聯邦政體,權力下放較多,具有一定自治功能,所以可以分設很多。

但凡想要搞中央集權,對內的區劃管轄必然不會特別多。我國省設三十多個,一個正常大小的省內設十幾二十幾個地級市也是極限。

比如河南17個省轄市,21個縣級市,87個縣,要是撤銷地級市是要逼瘋省府。那有人說多設幾個省,把省縮小範圍也行。就比如河南加起來一百多個,一分為三到五,至少讓省級區劃多數十個,這是對國家有什麼仇什麼怨。


可以說設立地級市是現實需求和客觀需要,不是哪位領導一拍腦袋想出來的。而且增設地級市有助於集中區域財政搞城市化,發展中心城市。也確實不利於縣級發展,但發展總是伴隨犧牲,沒有左右逢源的事。

未來也是有機會撤銷地級市,就是城市化進一步發展。大量縣級區劃併入市直轄區,儘可能減小縣數量。目前這個可能性在沿海省份可能性最大,人口流入充實城區,使地級市之間兼併和撤縣設區。


臥家人


中國鄉鎮合併了,地級市縣是否也該合併簡化?你怎麼看?

這個事情,我覺得可以考慮,原因有幾條:

第一,經費壓力需要考慮進一步降低。在這方面,就是要考慮精簡機構、人員,不然這樣的經費壓力實在太高。包括工資待遇、運轉經費等,都不是一筆小的數目。

第二,制度成本需要考慮進一步降低,從而有效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如果機構太多,老百姓辦事肯定就相對複雜、繁瑣,而每一個存在的機構,都可能在管理、服務方面設置門檻,以強化其存在性和利益驅動。而我們在行政方面的配置能力是比較強的,所以精簡機構能夠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能力。

第三,從現有情形來看,地級市和縣也是數量眾多,可以考慮進一步合併。特別是那些人口較少、面積較小、經濟較差的地方,是可以考慮合併的。

最後,就現實條件來看,合併部分地級市和縣是可能的。因為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以及交通的發達,對於管理地方的手段、方式來說,不再像以前那麼困難。


碧翰烽


把城市做大才是發展之道,把市和鄉做大,取消省和縣,三千萬以上人口的市,五十萬以上人口的鄉,一萬以上人口的村,中央-市-鄉-村。安陽,鶴壁,濮陽,新鄉,焦作合為新鄉市。洛陽,三門峽,濟源,運城,晉城合為洛陽市。鄭州,開封,商丘合為開封市。許昌,漯河,平頂山,周口合為許昌市。駐馬店,南陽,信陽合為中京市


慧通萬億教育


建議取消地級市,取消鄉鎮人民政府,中央管省政府。省政府感縣人民政府,縣人民政府管村組織或街道組織。現在的交通,通信,管理都已經很發達了,中央都能夠隨時管理聯絡到村組織群眾了,所以繼續設立地級市,鄉鎮都沒有必要了。


大智星


在全國範圍內,鄉鎮合併與兼併已經成形;當然,作為鄉鎮合併也是有利有弊:從長遠來看其有利之處主要有:

一是有利於政府集中財力、物力、集中建設,避免重複投入建設;二是鎮域人口規模增加,避免了小城鎮建設各自為政,規模小,佈局分散(即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等弊端與浪費;三是促進企業和個人向中心鎮集中,進一步強化了中心鎮的中心作用;我國基層稅收所在地原則和企業歸當地政府分級方便國家稅收;四是區劃調整和中心鎮的重新選擇,使佈局更趨合理;調整中一般綜合考慮了歷史、區位、各小城鎮實力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和合理性。有利於綜合徵發展和重點發展;

但是也有弊端:其主要㢢端就是費時費力;而且有不少人不理解導致合併困難;總之,從大局出發還是以支持為主的好勢頭;

不過,從鄉鎮合併的實際狀況看,雖然走了合併的路子,但困難不少,阻力也不可忽視;如果把這樣的經驗用來進行地級市之間的合併會怎麼樣?

鄉鎮合併與地級市之間的合併不同:鄉鎮合併是全國進行全面推開,勢在必行;而地級市之間的合併是少數地級市之間的亊情;並帶有選擇性;同時,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平衡性與可行性;尤其涉及到“權力”與“勢力範圍”爭奪矛盾……

當然,只要上面有規定或指標,雖然矛盾多一點,阻力大一點,但也一定能推行下去,也一定會成功;


雲墨世界_


我沒事提一下本人的建議,中央政府下轄十個中心城市面積在二萬平方公里左右、人口在二千萬左右,能夠輻射這遍區域;(包括什麼直轄市、什麼副省級城市、還有什麼計劃單列市這些稱呼全都除消),外加三十個省級政府歸中央管轄;省級下設縣(地級市、區、縣級市全都除消);縣級下設街道;這樣一來就不混亂了、市只有中心市既直轄市歸中央管、下面不存在這鐘市、哪種市;在一個省級以下砍了幾個不是級別的單位,減少了行政人員、也省了工資支出、還能實行政令暢通;再下面就是合村並鎮,組成街道統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