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報過後,這樣一組重要數據要引起重視

三季報披露結束了,有的股民關心國家隊持倉,有的股民關心社保、險資等大資金的買股方向,有的股民則關心績優股或手中的季報情況。那麼,作為股民應該如何分析季報呢?玉名認為

首先應該明確哪些熱點個股是不需要分析季報的,這裡面既包括之前提到過的“只買不研究”品種,也包括一些市場特殊的熱點。其次是哪些熱點個股需要研究,其中實戰應用到的6個步驟有哪些,以及如何制定操作策略等因素,重點給大家分析。

那些不用研究季報的個股與板塊

說到季報,我們首先要說什麼個股不需要關注季報。首當其衝的就是次新股不需要,因為上市即一字板,只有泡沫沒有基本面因素,高換手推高股價。比如說今年來比較火爆的次新股,超頻三,有過一波4個月漲4倍的走勢,但其業績今年來是持續下降,前三個季度下降50%以上。再來說貴州燃氣,天然氣板塊的次新股,是該板塊人氣風向標,但該股三季度卻是虧損的,而且是公司成立來首次,但這並不耽誤該股9月來一波30%以上的逆勢反彈。

三季報過後,這樣一組重要數據要引起重視

​ 同樣的,大家看近期火爆的次新銀行、次新券商股,業績表也是比較差的。所以,次新股玩的就是高換手推高股價的模式,千萬別摻雜所謂的基本面、業績等因素,哪怕是最牛的次新股,如寒銳鈷業、華友鈷業等,業績、市盈率都還行,但沒有資金風口,一樣也是陰跌的走勢。包括前期挖掘過的皮阿諾、宏輝果蔬等,也是如此,只有脈衝反彈的短線投機模式,沒有其他因素,如果股民不按照這種模式做,就會很慘。

三季報過後,這樣一組重要數據要引起重視

第二類國企改革股不需要業績,因為越差越有改革動力,包括近期深圳等國資委買入類也是如此。無論是當的特力A、梅雁吉祥等國企改革概念股,還是之前給大家分析過的國投中魯、大慶華科等個股,沒有哪個是靠業績模式的,恰恰是因為業績一般,才有了概念炒作,也是需要資金風口因素,而非基本面

三季報過後,這樣一組重要數據要引起重視

第三類是短線股、超跌反彈股、問題股、概念股、題材股等都不需要。包括我們看到無論是當年的青松建化、羅平鋅電,還是如今的,都是明確被ST後還是跟隨板塊炒作一波的。再比如近期的券商股,國海證券、太平洋等小券商,都出現過單季度業績虧損的情況,卻成為投機炒作中最猛的品種。除此之外,我們看到德新交運、千山藥機等問題股、退市風險股,也均和業績沒有關係,而是典型的短線品種

三季報過後,這樣一組重要數據要引起重視

​ 尤其是股民要明確,近期市場處於一個反覆新低與築底階段,所以沒資金在乎底部,均是炒一波就跑,從而導致了投機炒作模式的。同時,我們也看到很多個股明明預增或業績不錯,卻跳水;有些個股明明預減,甚至預虧卻反彈,這是為何?玉名認為這其實在告訴股民炒股是炒預期,同時股價對於相關因素體現程度如何。比如說一些白馬股的確業績還在增長,但增幅下降了,但之前市場給予其估值卻包括了其未來的增長的空間,這失敗導致泡沫,從而跳水,因此好公司不等於好股票,因為很多好公司已經透支了股票空間。同樣地,一些短線品種的投機模式本身就和基本面無關。當然,中長線個股還是依託基本面,如《從社保成功模式,看懂長線潛力股挖掘與操作體系(附股)》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00356279483005提到的品種;還有行業發展週期持續走強的,這些就必須分析季報,包括之前給大家挖掘石油天然氣板塊,也是靠中報時的新高,從而帶來走強的佈局,接下來重點分析,季報分析的6個步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