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灘涂」變「明珠」~聽百姓講述他們眼中的南沙改革開放巨變

看“滩涂”变“明珠”~听百姓讲述他们眼中的南沙改革开放巨变

在南沙人民的眼裡

看南沙鉅變

交通更方便了

學校建立起來了

人民的生活更幸福了~

看“滩涂”变“明珠”~听百姓讲述他们眼中的南沙改革开放巨变

昨日,廣東省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宣講報告會廣州市南沙區專場活動在黃閣鎮政務服務中心舉行。為把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活動引向深入,南沙此次活動邀請4位南沙本地百姓代表,通過他們的生動講述,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南沙各地的巨大變化和改革歷程。南沙各鎮街宣講員和宣傳幹部代表、鎮街幹部群眾代表等數百人參加此次活動。

看“滩涂”变“明珠”~听百姓讲述他们眼中的南沙改革开放巨变

陳文勇:

龍穴島由“孤島”變“明珠”

看“滩涂”变“明珠”~听百姓讲述他们眼中的南沙改革开放巨变

“40年前,龍穴是珠江華僑農場的龍穴作業區,就是一個孤島,面積只有1.2875平方公里,人口600餘人,由農場職工、知青、歸難僑組成。”龍穴街黨工委委員陳文勇在活動中向在場群眾這樣講述道。

據陳文勇回憶,當時,龍穴島居民以漁業、養殖業、種植業為生,以捕魚為主,島上出行非常困難,只能靠漁船擺渡,生活極不方便,80年代初才有了柴油機發電,且每天通電時間不到4個小時,沒有自來水供應,醫療設施基本沒有,只有一名赤腳醫生,教育、文化娛樂設施簡陋。

看“滩涂”变“明珠”~听百姓讲述他们眼中的南沙改革开放巨变

資料圖

陳文勇欣喜地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龍穴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實現從“孤島”到“明珠”翻天覆地的轉變。龍穴島現有陸域面積達到4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萬多人,主導產業為造船工業、進出口貿易、物流服務業。

看“滩涂”变“明珠”~听百姓讲述他们眼中的南沙改革开放巨变

目前,龍穴島重點建設現代物流產業基地臨港工業,成為珠江三角洲的物流中心、交通樞紐,打造了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此外,位於龍穴島的廣州南沙保稅港區,是全國設立的第九個保稅區,規劃面積7.06平方公里,包括港區作業區、物流作業區、出口加工作業區、公共查驗區、江海聯運作業區等五個功能區域。

看“滩涂”变“明珠”~听百姓讲述他们眼中的南沙改革开放巨变看“滩涂”变“明珠”~听百姓讲述他们眼中的南沙改革开放巨变

資料圖

在民生方面,為保障適齡兒童接受有質量的學前教育,2013年龍穴街投入1180萬元建設了公辦幼兒園。2014年龍穴街幼兒園被評定為廣州市規範化幼兒園。幼兒園現有教職人員13人,學生60人。

龍穴街道成立以來,街道每年舉辦“創業指導進社區”、職業指導、就業指導等活動。與其他鎮街合辦就業技能培訓班,舉辦各類大型招聘會。2018年就提供了1800多個崗位,其中公益性崗位安置本地人員35人,為轄區群眾搭建“放心”就業服務平臺。

梁錫潮:

百姓生活越來越幸福

看“滩涂”变“明珠”~听百姓讲述他们眼中的南沙改革开放巨变

“以前,我們東湧的村裡沒有通路燈,黑暗中有很多蛇蟲鼠蟻隱藏在路邊,我們出行都只能拿著一根木棍,一邊走要一邊敲地,趕走躲在一旁的蛇哦......”東湧教師梁錫潮在活動中回憶道:“當時很多基礎設施都沒有建設,我們小時候去學校上課都得經過一個獨木橋,小心翼翼地從上面走過去。”

梁錫潮感嘆道,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東湧普通百姓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生活得越來越舒心了。“我們鎮現在有很多嶄新的學校、醫院等基礎民生設施。每個村都通了公路,路邊都有路燈照耀,再也不擔心會碰到蛇了。”

看“滩涂”变“明珠”~听百姓讲述他们眼中的南沙改革开放巨变

資料圖

小南瞭解到,梁錫潮是東湧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的教師。有感於改革開放以來東湧的巨大變化,他通過蒐集材料、採訪當地居民等種種方式,編纂了《東湧解放60年》、《歲月的足跡》等書籍,向大家展示東湧建設的成果和百姓生活的變化。

周春松:

南沙普通村落感受改革春風

看“滩涂”变“明珠”~听百姓讲述他们眼中的南沙改革开放巨变

金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周春松對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金洲村的變化深有感觸:“現在,在‘雙區’疊加的作用下,轄區內有金洲民營經濟總部區、萬達廣場、城市客廳、水岸廣場及各大樓盤項目,區內交通大動脈縱橫交錯,整個轄區內充滿現代城市氣派,是目前南沙區的經濟商業中心。

“過去商品非常貧乏,我們購買物品要跑到舊鎮或黃閣鎮百貨商店購買 ,而且需要憑票證購買。”周春松說道:“現在我們村附近小型或大型超市、各類商鋪和規模不等的農貿市場開設到家門口,並且還可以網上購物,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購買非常方便。”

看“滩涂”变“明珠”~听百姓讲述他们眼中的南沙改革开放巨变

資料圖

在交通出行發展上,周春松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在活動中向在場群眾說道:“在80年代初,我們村群眾出行主要以水道為主,例如到市橋、東莞太平、廣州都要坐紅星渡輪,時間少則半天甚至一天,就算到黃閣、大崗、萬頃沙都坐艇或渡船,極不方便。”

周春松接著說道:“改革開放後,1984年2月市南公路通車,然後1987年沙灣大橋建成通車。現在,虎門碼頭使用和虎門大橋建成通車,以及南沙港高速、京珠高速通過、地鐵4號線建成使用及區內各大路網建設,使我們村及南沙區的群眾出行大為方便。”

看“滩涂”变“明珠”~听百姓讲述他们眼中的南沙改革开放巨变

資料圖

“改革開放後,我們一個普通的南沙村落,也持續感受到了改革春風的紅利。金洲村隨著改革開放越來越繁榮便利,我們普通村民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也都隨著改革開放和南沙不斷髮展而變得更好。”周春松表示,以上情況,只不過是他所經歷或發生在他們村情況的一部分,亦可以講40年改革開放帶來變化的縮影,整個中國發生翻天覆變,期待南沙新一輪的大灣區建設取得更大的成績。

郭耀威:

在改革開放中成長為企業家

看“滩涂”变“明珠”~听百姓讲述他们眼中的南沙改革开放巨变

“我算是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廣州海縫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耀威表示,他原來是一個小學徒,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髮展,他成長為億元資產公司的董事長。

看“滩涂”变“明珠”~听百姓讲述他们眼中的南沙改革开放巨变

郭耀威也感受到了南沙的變化,“我見證了南沙從一個邊陲沙田水鄉蛻變為今天蓬勃發展的新區、自貿試驗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區域中心。”郭耀威表示,他對南沙未來的發展有信心。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南沙也將變得越來越繁榮。他和旗下的企業將不斷改革發展,推動南沙建設更上一層樓。

精品薦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