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家影視公司Q3財報全梳理:寒冬之下,沒那麼糟糕

在經歷漫長的熊途後,影視股開始短期反彈,嬌俏地走出一波上漲行情。

22家影視公司Q3財報全梳理:寒冬之下,沒那麼糟糕


與影視股小陽行情不同,遊戲股則是長陽突破。其中,三七互娛、崑崙萬維、完美世界等個股漲幅都達5%以上。

22家影視公司Q3財報全梳理:寒冬之下,沒那麼糟糕


影視股和遊戲股的雙雙飄紅,無疑提振了文娛行業的士氣。市場要觸底反彈了嗎?波譎雲詭的二級市場在政策底到來後,還在焦急等待市場底的確認。但反觀實體經濟,影視公司在經歷了各種風暴之後,或許即將迎來行業拐點。

近日隨著A股影視公司三季報接連報出,不少人又開始感嘆“影視寒冬”。

截至10月31日,A股上市影視公司第三季度(7-9月)財報披露完畢。根據娛樂資本論統計,在22家公司中(其中有4家公司未披露第三季度業績),第三季度淨利潤比往年下滑的影視公司共有13家,佔比超過50%,其中還包括如光線傳媒、華誼兄弟、萬達電影等頭部公司。

22家影視公司Q3財報全梳理:寒冬之下,沒那麼糟糕


但情況真的有這麼糟嗎?

與電影行業大部分遭遇寒流不同,電視劇公司的情況則是冰火兩重天。

22家影視公司Q3財報全梳理:寒冬之下,沒那麼糟糕


華策影視、慈文傳媒等以影視劇起家,電視劇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業績穩如泰山。之前一直“水逆”的歡瑞世紀也以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大增541.73%,大大揚眉吐氣了一把。完美世界和幸福藍海更是靠著一部《香蜜》逆襲為黑馬。

但行業也在重新洗牌。


22家影視公司Q3財報全梳理:寒冬之下,沒那麼糟糕



有4家公司的扣非淨利潤出現了負增長,分別是中南文化、印紀傳媒、當代東方和華錄百納,驊威文化的淨利潤也只有區區40萬。有趣的是,印紀傳媒、中南文化以及當代東方均為跨界影視公司。

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在梳理這些通過“買買買”跨入影視行業的公司發現,從今年的表現來看,都存在著或大或小的“三宗罪”:作品逐漸疲軟、對賭協議完成後即崩盤,股權糾紛官司不斷。或許這“三宗罪”,也體現出在如今影視寒冬的大環境下,許多此類影視公司們的根本現狀——泡沫正在逐漸被擠出。

影視行業成分龐雜,不同的細分領域,甚至同一領域卻擁有不同歷史的公司,都可能面臨著決然迥異的命運。

這邊“寒冬”,可能那邊風光正好。


22家影視公司Q3財報全梳理:寒冬之下,沒那麼糟糕


影視劇起家的電視劇公司寒冬不冷

1. 歡瑞世紀、當代明誠:寒冬之下,業績暴漲


歷經股價腰斬、《天乩之白蛇傳說》下架調整、《天下長安》一再延播等一系列“水逆”後,歡瑞世紀在業績上打了一個翻身仗。

公告顯示,歡瑞世紀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5.27億元,同比增加22.0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73億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

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2.72億元,同比增加52.7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3億元,同比增加541.73%。

對於第三季度公司營收和淨利潤的大幅增長,公司表示,一方面來自《盜墓筆記(第二季)》售賣帶來的收入貢獻,以及藝人經紀的收入繼續大幅增長;另一方面是由於沒有去年同期的“周播劇場”大額成本支出的影響,因此第三季度實現大幅盈利,較去年實現扭虧為盈。

歡瑞世紀一直在強調“以劇造星、以星哺劇”的業務閉環。不過,“一哥”李易峰與歡瑞的合約將在2019年到期,是否續約仍舊是一個未知數。“一姐”楊紫今年主演的熱劇《香蜜沉沉燼如霜》,是由完美世界、幸福藍海等公司出品,歡瑞並沒有參與投資。而歡瑞目前開拍的劇集中,楊紫幾乎沒有參演,兩方的關係似乎漸行漸遠。靠藝人經紀業務提振業績的歡瑞,接下來或將面臨危機。

當代明誠業績更加喜人。

公司前三季度的實現營收、淨利潤和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13.35億、1.3億和1.25億,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25.58%、160.03%和282.77%,已全面超過去年全年業績。

當代明誠的業績一方面是因為新英體育合併報表貢獻不低於6000萬元的淨利潤,另一方面則是由影視劇拉動。

由當代明誠主控的電視劇《獵毒人》7月在東方衛視、江蘇衛視黃金檔和全網播出,之後又在浙江衛視、廣西衛視、廣東衛視二輪播出。公司投資的朱一龍等主演的電視《許你浮生若夢》登陸優酷。

22家影視公司Q3財報全梳理:寒冬之下,沒那麼糟糕


接下來,市面上的獻禮劇也似乎被當代明誠一家公司“承包”了。

由靳東和蔣欣主演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如果歲月可回頭》7月已完成拍攝後進入後期製作階段。公司負責發行的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獻禮劇《你遲到的許多年》也於9月底登錄湖南衛視黃金檔。此外,公司參與投資的另一部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的獻禮劇《我們的40年》也將於登陸衛視和網站。


2. 華策影視、慈文傳媒:劇集表現穩定,安全過冬


劇集產量第一的華策影視,它的業績只能一個字“穩”來形容。

三季度報告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5.81億元,同比增長43.4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56億元,同比增長15.49%,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扣非淨利潤3.04億元,同比增長24.62%。

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3.9億元,同比增長86.84%,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0.66億元,同比增長99.87%。

第三季度主要貢獻利潤的項目有全網劇《橙紅年代》、《蜜汁燉魷魚》,電影《反貪風暴3》。接下來,由畢贛執導,湯唯、黃覺主演的《地球最後的夜晚》定檔12月31日全國上映。

業績平穩,卻缺乏亮點。無論是目前華策在播的《創業時代》,還是今年重點主推的《橙紅年代》、《天盛長歌》和《甜蜜暴擊》都並不出彩。在劇集熱度和口碑上,華策稍顯疲態。

22家影視公司Q3財報全梳理:寒冬之下,沒那麼糟糕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季度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增持655.3萬股,共計持有公司股票2050.43萬股,持股比例為1.16%,進入前十大股東。而近半個月以來,華策影視的區間漲幅已超過20%,股價表現遠超同類型的影視公司。

22家影視公司Q3財報全梳理:寒冬之下,沒那麼糟糕


另一位“老大哥”慈文傳媒,第三季度業績表現不錯,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3億元,同比增加136.57%,淨利潤2.45億元,同比增加64.19%。

不過,與華策同病相憐的是,被寄予眾望的劇表現一般。由慈文傳媒100%投資、傳聞總售價接近12億元,被其視為“劇王”的《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豆瓣評分6.0,話題上也並未激起太多水花。

儘管沒有爆款加持,但只要不像唐德影視那樣踩中地雷,按部就班地產劇賣劇的影視公司,日子並不會太差。

3. 完美世界、幸福藍海:靠爆款劇逆襲

《香蜜沉沉燼如霜》和《娘道》的出品方完美世界,三季度的日子應該是比較舒心的。

22家影視公司Q3財報全梳理:寒冬之下,沒那麼糟糕


遊戲與影視雙擎驅動的完美世界,第三季度營業收入18.46億元,第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3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1.62%。

在影視業務方面,《香蜜》帶來了收視和流量的雙豐收,《娘道》雖然在口碑上有爭議,但是收視率卻是非常爭氣。電影方面,張藝謀導演的《影》獲第55屆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12項大獎提名。對於完美世界來說,在影視劇上的佈局,可謂是名利雙手。

《香蜜》的另一位出品方幸福藍海業績也同樣搶眼。

根據三季報,幸福藍海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3.65億元,同比增長25.52%;歸母淨利潤1.04億元,同比增長50.63%;扣非歸母淨利潤0.88億元,同比增長29.23%。

其中,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電視劇業務營收2.33億元,同比增長201.35%。

貢獻利潤的電視劇項目主要有:《香蜜沉沉燼如霜》、《法網追兇》、《突擊再突擊》、 《三妹》、《回家的路有多遠》等。

背靠江蘇廣電,幸福藍海接下來依舊在走根正苗紅的正劇題材路線。

多部現實主義主流劇目前已在籌備拍攝當中。《愛的時差》、《當你老了》等在籌備中,鄧家佳主演的《裸養》正在拍攝中,由秦昊、郭濤主演的《江河水》預計於2019 年在江蘇衛視播出。在整個市場趨向獻禮劇的大勢下,其投資劇集有望繼續推動公司業績。


22家影視公司Q3財報全梳理:寒冬之下,沒那麼糟糕


跨界併購影視公司“三宗罪”致嚴重虧損


1. 淨利潤均負增長,作品不再吸引觀眾

印紀傳媒的前身是廣告行業;以建築業為主業的中南文化,通過不停地“買買買”收購大批影視公司,從而轉型成為影視上市公司;當代東方的前身則是大同水泥,在2010年被當代集團收購,開始主營文化傳媒業務。華錄百納也在今年,被美的少帥何劍鋒以18億元的價格,併購了17.55%的股份。

雖然不是影視劇的“正規軍”,但前幾年的日子也是過的順風順水,不過卻在今年遭遇了拐點。

今年年初,當代東方已有三部劇播映:《繭鎮奇緣》《美好生活》以及《突擊,再突擊》等。財報顯示,當代東方前三季度扣非淨利潤達9200萬,同比去年增加了236%。

看起來高歌猛進的當代東方,實則暗流洶湧。號稱7億投資的大劇《曹操》至今未能開拍,口碑上佳的《軍師聯盟》衛視收視率只有0.6,第二部《虎嘯龍吟》也不在電視臺播出。

22家影視公司Q3財報全梳理:寒冬之下,沒那麼糟糕


到了第三季度,電視劇上的疲軟開始逐一顯現,扣非淨利潤直接虧損1667.29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6.23 %。

華錄百納的作品,依舊主要以綜藝為主。《小鎮故事》、《跨界歌王第三季》招商收入低於預期,使綜藝項目收入大幅減少,前三季度已虧損近3個億。其中第三季度虧損7600萬,同比去年減少255.49%。

儘管聯合出品《我不是藥神》、並推出了《情滿四合院》等優秀電視劇,中南文化的整體營收依舊不容樂觀。前三季度淨利潤就已虧損6200萬元,同比減少139%,第三季度虧損7900萬,同比減少298.24%。

儘管合作投資了不少“巨頭”如《鋼鐵俠3》、《終結者2》、《軍師聯盟》的印紀傳媒,似乎並未出品過“爆款”。公司曾發行《刺刀英雄》、《克拉戀人》等電視劇就鮮有水花,至今年《愛的速遞》、《幸福照相館》等劇相繼播出,依舊是糊得沒有影子。

在第三季度,印紀傳媒淨利潤虧損已高達6.7個億,同比減少513%。

2. 對賭協議完成後便“崩盤”

《軍師聯盟》聲名鵲起之後,當代東方又收購了盟將威影視和永樂影視並簽下對賭協議。

從2017年開始,當代東方業績就逐漸下滑。直接原因便是盟將威影視業績的“腰斬”。三年對賭期一過,2017年,盟將威淨利潤就降至1.09億元,同比下降50.9%,當代東方的淨利潤也隨之下滑,直至今年虧損。

2014年,中南文化100%收購以電視劇見長的大唐輝煌。2017年對賭期滿,大唐輝煌創始人王輝便減持套現,影視業務的核心操盤手劉春也於今年辭職。

22家影視公司Q3財報全梳理:寒冬之下,沒那麼糟糕


同樣的問題也出在華錄百納身上。

華錄百納於2016年併購藍色火焰。對賭期結束,藍火的業績便一落千丈。2018上半年,僅影視製作一項,喀什藍火淨利潤虧損約1.55億,廣東藍火虧損8629萬。一個月前,華錄百納的副董事長鬍剛提出辭職,在辭職前,已將手裡的股份從2016年的6.7%減持至4.7%,套現4.4億元。

2014年11月,印紀傳媒借殼高金食品上市A股,並提供了相應的業績承諾。2014年至2016年,印紀傳媒精準實現業績承諾。

到了今年,印紀傳媒的業績直接“大跳水”。且六大股東均進行了股權質押,共計13.84億股,所持股份幾乎全部質押。其中第一大股東肖文革質押7.79億股,並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瘋狂”套現24億元。

3. 深陷官司和股東糾紛

與此同時,這些公司均深陷各種股權糾紛以及訴訟中無法自拔。

今年,中南文化發佈公告稱,公司未履行正常審批決策趙氏孤兒案 》,也因收益分配問題,其第一大股東深陷於法律糾紛,其所持股份股權,也被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

今年九月,華錄百納旗下子公司廣東藍火,以及孫公司喀什藍色火焰因“款項糾紛”而遭到賬戶凍結。據藍火的工作人員稱,被凍結賬戶的原因,是這兩家公司欠了上游供應商的錢。通過小娛調查得知,其款項糾紛的對象,是印紀傳媒。

由於廣東藍火的欠款糾紛,印紀傳媒被司法凍結5000萬元,至今未解凍。此外,第一股東肖文革以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的印紀傳媒股份,共計66.92%股份,均被法院凍結。董事長吳冰身兼總經理、財務總監及董秘等行為,也遭董事會不滿。9月份,3名獨董舉報公司違規並辭職。

22家影視公司Q3財報全梳理:寒冬之下,沒那麼糟糕


對於跨界影視公司來說,缺少對影視行業的把控和背後的資源,是最大的短板。而從第三季度中這些公司的表現來看,一味地併購或轉型並不可行,也不是隻顧完成對賭協議,便可以躺贏。


22家影視公司Q3財報全梳理:寒冬之下,沒那麼糟糕


缺爆款、業績滯漲,賣電影比賣劇難


1. 華誼兄弟:沒有投資收益,淨利潤下滑45.38%

跟電視劇公司大部分還是to b的買賣相比,影視寒冬中,電影公司這種to c的模式,在沒有爆款電影出現的情況下,風險更加凸顯。

與半年報中,靠投資收益和《芳華》、《前任3:再見前任》支撐起的漂亮業績不同,三季報中的華誼兄弟有點愁容不展。

華誼兄弟發佈三季度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83億元,同比增長31.58%,但公司淨利潤3.28億元,同比下滑45.38%,而扣非淨利潤2.70億元,同比增長133.76%。

其中,第三季度華誼兄弟淨利潤同比下降70.14%,扣非淨利潤上漲17.99%。

電影方面,第三季度華誼兄弟並無爆款,報告期內上映的影片主要有跨期影片《芳華》、《前任3:再見前任》以及影片《遇見你真好》、《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小偷家族》、《江湖兒女》、《胖子行動隊》等。影片《找到你》已於2018年10月5日上映。截至11月1日18時,電影《找到你》累計票房2.74億元。

22家影視公司Q3財報全梳理:寒冬之下,沒那麼糟糕


但近些年華誼兄弟在一直佈局的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板塊,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7.11%。公司稱,這主要是因為各項目推進進度存在時間性差異,實景娛樂各業務順利、有序地佈局推進,多個項目進入在建狀態並相繼開工。

2. 光線傳媒、中國電影:靠投資收益逆勢衝冠

民營影視公司“光線傳媒”的三季報卻格外搶眼。

財報顯示,該公司前三季度儘管營收同比下降17%至12.85億元,淨利潤卻高達22.85億元,同比猛增264%。

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細看才發現,原來這完全得益於子公司股份的出售獲利。

今年3月10日,光線傳媒向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出售了新麗傳媒27.64%的股份,交易價格為33.17億元。該筆交易在此次三季報中則確認了高達22.41億元的投資收益,基本就是此次淨利潤的全部。

小娛梳理往年財報發現,光線傳媒單季度收入已經連續四個季度下滑了。儘管該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已有《一出好戲》和《超時空同居》等影片獲得不俗口碑,但票房成績依然不及預期。光線傳媒想要坐穩榜首之位,任重道遠。

22家影視公司Q3財報全梳理:寒冬之下,沒那麼糟糕


中國電影和光線傳媒的問題類似,投資收益貢獻主要利潤。

中國電影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12.98億,同比大漲83.37%。這也是中國電影近年來首次超越萬達電影,成為最賺錢的院線公司。

但中國電影第三季度非經常性損益項目金額之和為4.73億元,其中4.54億元主要是中影巴可(北京)電子有限公司納入合併報表,公司原持有其股權的賬面價值與其對應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3. 萬達電影:業績飄搖,重組難定

深陷重組困局中的萬達電影,業績開始有些低迷。

今年第三季度,萬達電影的營收和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0.93%和2.4%。而整個前三季度,營收109億元,同比微增7.06%,淨利潤12.68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

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影院線公司,萬達電影目前的處境並不樂觀。因重組萬達影視相關事宜,該公司股票自2017年7月4日停牌至今已長達16個月,遲遲未能破局。

萬達電影預計,2018年全年淨利潤可能在13.64億元~16.67億元之間,同比減少10%或增加10%。業績低迷態勢可能還將持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