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一):腹瀉防控「八步法」

李曼大會第一節課剛剛結束,聽課筆記新鮮出爐,小編奉上滿滿乾貨!

腹瀉防控“八步法”

主講人:張龍

一、入場調查

案例背景:

【豬場規模】豬場母豬存欄約6000頭(分三個區:一區1000頭、二區2000頭、三區3000頭)

【發病史】2017年11月初豬場發病,1月初再次復發,發病率80%,死亡率100%。

【採取措施】收集仔豬腸製作疫苗,妊娠母豬產前40天,產前20天各免疫一次,效果並不理想。

【備註】三線全部為後備母豬,且後備母豬腹瀉反應敏感。

發病情況:

仔豬腹瀉


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一):腹瀉防控“八步法”


後備母豬腹瀉


聽課筆記|李曼中國養豬大會(連載一):腹瀉防控“八步法”


環境:

棟舍溫度偏低,清洗不嚴格,尤其是糞便清理

駐場前調查小結:

1.產房溫度控制需要提高;

2.人員進出管理存在漏洞;

3.工具交叉使用,增加疾病傳播風險;

4.產房沖洗不徹底、需返工;

5.後備母豬腹瀉症狀明顯;

6.產房3日齡仔豬腹瀉,損失較大

二、“八步法”方案

防控原則:降低環境病原載量,減輕仔豬感染壓力。

1

疫苗免疫

緊急免疫程序:產前0-30天的妊娠母豬和產房所有母豬免疫腹瀉變異毒株滅活苗2頭份/頭;間隔兩週該豬群再次免疫腹瀉變異毒株滅活苗2頭份/頭。

2

溫度控制

PED疫情階段,棟舍大環境溫度需要提高到24-26度,保溫箱溫度需要達到32-34度。

3

仔豬斷水

關掉一週內仔豬飲水,不讓喝生水。

4

母豬擠奶

母豬產仔時清洗乳房、消毒、擠奶。

5

糞便清理

清糞工具固定使用,五個欄共用一個,降低交叉風險。清理糞便後撒石灰粉或乾燥粉覆蓋。

6

環境消毒

使用消毒液消毒,棟舍、場內鋪石灰,豬場常用器具燻蒸消毒。

7

飼養管理

職員:進出更換靴子、工作服、踩消毒桶、洗手消毒;接觸仔豬必須一窩一手套,進欄內必須穿鞋套。

豬群:

母豬上產房前必須徹底清洗、消毒,過道鋪石灰;母豬上產房後再次消毒;仔豬出生3天內幫助小豬養成在保溫箱內睡覺的習慣;一週內停止所有的仔豬操作(如閹割、斷尾、保健等)。

工具:棟舍內使用的工具需要徹底清洗,浸泡消毒。

8

清群餵養

仔豬:豬群在穩定的情況下,如果7天以內仔豬出現個別嘔吐、拉稀,要求立即處死取病料,對欄位消毒,防止PED病毒繁殖擴散。後續如果腹瀉傳開,則視情況對仔豬處理,可以選擇早斷,把仔豬轉到保育舍護理。

仔豬護理:要求用35度溫水稀釋口服補液鹽和奶粉喂服,採食不好的直接灌服,增加仔豬存活率,注意該操作需在保育舍進行。

小結:“腹瀉防控八步法”

1.疫苗免疫:提高母豬抵抗力、保護易感動物

2.溫度控制:降低環境中PED病毒的存活時間

3.仔豬斷水:減少生冷水和病原微生物對胃腸道的刺激

4.母豬擠奶:切斷PED乳口傳播途徑

5.糞便清理:切斷PED糞口傳播途徑

6.環境消毒:消滅環境中的PED病毒

7.飼養管理:切斷PED病毒的傳播途徑

8.清群餵養:阻斷PED病毒的傳播

小結

1月6日 入場

1月7日 方案的落實與監督

1月10日 新生仔豬未發生腹瀉

1月16日 離場時新生仔豬未發生腹瀉

1月17日-至今 後續持續跟蹤

三、總結

1.豬場管理上出現疏忽,就會增加疾病的發病風險。

2.產房細節管理是PED防控重中之重。

3.疫苗接種是預防流行性腹瀉的有效方法,但不是全部。

4.腹瀉防控沒有高深的方案,只有不打折扣的執行。

當豬群穩定後,我們還需要做哪些工作?

1.豬場封群,至少3個月不允許引種。

2.後備豬隔離馴化。

3.糞便清除、環境消毒、空欄清洗等工作必須徹底。

4.環境中PED病原持續監測。

5.PED防控方案嚴格執行至少1個月,環境監測不到PED病原,才可以降低標準。

6.豬場可以做批次化生產管理,有利於疾病的清除。

以上案例成果可以複製到控制豬場腹瀉的方案中。

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