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到2.0,愛庫存引領了代購行業的新玩法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社交電商日益風靡,代購也迅速普及開來,作為一種全新的銷售模式,在消費升級的刺激下實現了規模化的擴張。然而不得不說的是,快速成長的代購行業本身龍蛇混雜,隨著國家進一步規範電商和代購行業,一時間“代購已成往事”的論調也是不絕入耳。

從1.0到2.0,愛庫存引領了代購行業的新玩法

代購產業的“阿喀琉斯之踵”:標準化缺乏下的人、貨、場痛點盡顯

任何形式的零售都繞不開“人、貨、場”這三個環節的考量,代購行業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從這三個要素來看,代購產業似乎過得並不開心。

從人的角度來看,主要環節在於獲客和留存。

近幾年關於代購市場假貨盛行的報道屢見不鮮,這也使得整個行業多少都面臨著社會信任缺失的問題。除此之外,據統計中國有超過2000萬做從事代購,個體之間的競爭無比激烈——獲客難度大,成本高,一味地打價格戰又容易造成毛利過低的窘境。

除此之外,後續服務的好壞關係到留存,但個人代購幾乎沒有什麼服務,更遑論後勤保障,一旦出現售後問題,絕大部分代購沒有能力去解決問題,消費者自然會大量流失,消費者流失導致收入下降又影響商品品質,形成惡性循環。

從貨的角度來看,代購與專櫃比起來,贏在價格。到現在,代購的利潤已經非常稀薄,大致在10%-25%之間,被海關查繳稅款之後血本無歸的情況頻頻發生。除此之外,費心找貨源,忙著進貨、囤貨,和品牌談價格,對個體代購來說都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囤貨環節,對代購來說成本過高,而且還要承受用戶換口味了或者某種包不流行了賣不出去等風險。

代購本身也是雙邊市場,但這個中間方無論是從上游供應端,還是到下游用戶端都缺乏足夠的話語權,自身很難實現規模化,雙邊網絡效應也就很難實現。

由於在“人、貨”方面的乏力,這也使得代購行業本身處於風口的社交場景,也很難發揮出應有的價值。畢竟“場”,一定要以“人和貨”做基礎,做好了“人和貨”,“場”表現出色就是加分項,而“人和貨”處理不好,再好的“場”也無濟於事。再加上近年來各大電商平臺陸續推出跨境電商業務,這也使得代購們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在筆者看來,代購行業痛點眾多,要想解決,最終還是要回到“人、貨、場”的關係處理上來。從本質講,行業的“大而散”是造成如今行業亂象不斷的根本原因,而改變這種狀況的不二法門就是集中資源,並使之標準化。標準化是一個行業走向成熟的標誌,這也是產業生命週期理論下每個行業都要經歷的過程,如何整合資源解決行業痛點,成為代購行業發展的關鍵。

由點及面的降維攻擊:創新S2b2C模式下網絡效應盡顯

從大的框架來講,代購這一銷售行為涉及的其實就是需求方和供給方,二者需要進行有效的對接。而作為中間紐帶,代購在一整套網絡中本身其實充當的是平臺方的角色。如何強化平臺方的實力,提高其在產業鏈上下游的話語權成為關鍵,而在這一方面,愛庫存給出了這一問題的最優解。

從成立伊始,愛庫存就繞開了巨頭的“轟炸區”,將目標放在了千萬代購身上,從代購產業的痛點入手,推進行業的標準化進程。

在模式上,愛庫存打破了大多數社交零售玩家直銷的方法,創造性地採用了S2b2C的模式,打通了從品牌供應鏈到代購用戶的新通路,從源頭保證正品。

在這一體系下,平臺直接對接品牌方、連接數量眾多的中小分銷商實現庫存同步、訂單同步、發貨同步、對賬同步。而在代購端,平臺代購可以隨時通過線上App批量播貨,圖片和文案也都是平臺製作的“完成版”,代購可以輕鬆的將商品圖片和信息一鍵轉發至微信朋友圈或微信群,不需要代購再額外耗費精力拍照、編寫商品信息。

愛庫存為代購們提供的更高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解決了上游的後顧之憂,也解決了下游代購們的最大痛點,代購們也可以專注於銷售,提高自己的銷售水平和服務水平,提高用戶體驗,無需再為營銷、商品供應、售後服務、物流配送等問題勞神費心。

在筆者看來,愛庫存所採取的商業模式有別於原先傳統供應鏈管理的模式,這是一種統籌多元角色的複雜在線協同,是平臺和多元物種的新組合,主要涉及“點和麵”這兩種維度。

面即平臺,也就是愛庫存。以平臺的形式推動個體代購轉化為平臺機制,促使代購整體實現利益優化。在這一過程中,愛庫存通過廣泛連接不同的角色,幫助平臺上的個體代購廣泛聯接,最大限度的實現網絡協同。

除此之外,各個點在共同的" 面" 上,有了明顯的規則約束,通過建立一種標準化、透明化的方式使得行業處於一個公開透明的環境當中,解決消費端用戶的後顧之憂,從而便於代購們展開銷售工作。

在這一過程中,個體代購也不像之前那般由於船小難以抵禦風浪,在統一的" 面" 上,真正有了抗風險的能力。

在筆者看來,愛庫存所採取的模式其實是種物理節點和物理鏈路相關聯的直接網絡效應,這種網絡效應往往具有很強的防禦能力,在產業鏈上下游都有著較強的話語權,具備先發優勢,可以有效規避後來玩家的突襲。

不難發現,愛庫存模式創新的表現其實就是效率的升級。而在代購端的入駐、孵化和盈利方面,同樣體現出高效這一特徵。

代購入駐,沒有過於繁瑣的流程,也不是誰都能進,這就保證了平臺用戶整體的調性和質量。

代購通過下載愛庫存APP入駐平臺後,愛庫存通過構建V1-V5的代購等級,提供層級不一的商品、價格和回饋,不僅能篩選出真正的職業代購人群,打造高端代購圈層,也滿足了廣大普通中小代購的選貨需求。而針對品牌方的“五天入駐、七天回款”的承諾,也讓品牌能夠在愛庫存快速清貨,高效完成貨物週轉。據瞭解,愛庫存平臺品牌商品單場銷售週期僅1-2天,在清貨效率上遠遠高於當下幾乎所有的傳統電商平臺和社交電商平臺。

如今的零售行業,個體之間的短兵相接已經越來越少見了,而以生態系統為核心的競爭成了企業競爭的主流。對於個體代購而言,資源永遠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平臺化的生態資源不同,它往往具備資源整合的組合效應,實現多渠道資源互換,可以說愛庫存開創了代購生態的新零售模式,使得行業實現了從野蠻生長的1.0進化到標準化運作的2.0時代,隨著消費升級的不斷深入,這一模式壁壘也會不斷的加強。與此同時,從平臺到品牌、個人,也都在這一體系之下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