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釋法|謊稱合夥開公司,其實上酒吧高消費 男子坑了前同事,被檢方起訴

原本是關係不錯的同事,決定一起合夥做借貸生意,不料牽頭人一邊偽造公司註冊資料騙人,一邊拿著合夥的錢肆意揮霍。

近日,因涉嫌詐騙罪,犯罪嫌疑人林某被湖里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

01

聲稱成立公司擴大規模,到頭來找不到任何註冊資料

以案释法|谎称合伙开公司,其实上酒吧高消费 男子坑了前同事,被检方起诉

林某、小莉、小琦三人原本在同一家旅行社工作,他們關係不錯,經常在一起喝奶茶聊天。去年5月,三個人商量著可以一起出資,把錢放貸出去,以此獲利。後來,三人便辭職離開公司,林某提議由他來具體操作,小莉和小琦兩人只需要把錢轉賬給他,林某在定期把賺取的利息分給她們。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本就沒有多少存款,為此小莉和小琦在小額借貸平臺上貸款,然後轉賬給林某。一個月後,林某便稱要成立公司來經營放貸,擴大規模,急需要等多的資金。

於是,小莉和小琦進一步通過網貸平臺貸款,或者透支信用卡,湊了40多萬元交給林某。林某還給她們看了公司註冊資料,稱公司的名稱是各取她們名字中的一個字組合而成。

以案释法|谎称合伙开公司,其实上酒吧高消费 男子坑了前同事,被检方起诉

但奇怪的是,林某給的利息卻沒有隨著業務“增長”而增加,小莉和小琦每月面臨的還款壓力越來越大。到了2017年8月,小莉和小琦追著林某要錢,到後來索性告訴他要退出,不參與辦公司了。可是林某卻說,枉費他花了那麼多經歷,還說他自己一個人辦,錢會全部退還。不過小莉和小琦怎麼等也沒有等到,她們這才通過工商部門的網站查詢,發現根本查不到林某所說的公司。

02

拿著合作伙伴的錢,流連娛樂場所

小莉先後借款轉出33萬餘元,小琦則借款轉出近24萬元,這些交給林某的錢究竟去了哪裡呢?

據林某歸案後交代,主要是個人消費、償還個人債務,再拿出一小部分錢還給小莉和小琦,謊稱是放貸的獲利,公司的註冊資料也是他在電腦上用PS軟件偽造的。

警方一查,林某的消費有些驚人。他是好幾家酒吧的會員。2017年5月,也就是3人商議合夥放貸的時候,林某當月就在一家KTV消費了3萬多元。服務員說他出手大方,第一來就開了一瓶5000多元的洋酒。2017年6月至8月,他陸續在石獅市的一家酒吧消費約8萬元並宴請朋友,同時,林某還熱衷於給直播平臺上的美女主播刷禮物。

以案释法|谎称合伙开公司,其实上酒吧高消费 男子坑了前同事,被检方起诉

依據檢方審查查明的情況,扣除所謂的“分紅”以及林某償還的部分款項,小莉實際被騙了26萬餘元,小琦實際被騙了9萬餘元。承辦該案的檢察官表示,林某的行為已經觸犯了刑法的規定,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