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萌科技:培訓機構校長,爲何會越來越累?

很多培訓機構校長的一天通常是這樣度過的:

剛一上班,辦公室門口就會排著幾個人等著請示工作,剛聽完一個下屬彙報,又來一個了請示的,而且,說著說著電話可能又響了;這邊剛剛處理完,那邊可能又出了問題等著你去處理,隨後可能又到了會議時間,在會上,主管們一個個提問題提要求,然後等待培訓機構校長拿出解決辦法......

清萌科技:培訓機構校長,為何會越來越累?


校長用人有兩大特點▲▲▲

一是總怕下屬做不好事,因此處處喜歡對下屬指指點點,導致下屬凡事都不拿注意,甚至培訓機構校長不在就不做事;

二是事必躬親,任何事都想自己去掌握,但是,卻又缺乏系統的控制方法,因此,要求下屬一切行動聽指揮,早請示晚彙報就成為必須。通常情況下,培訓機構校長命令是命令,建議也是命令,員工即使不理解也要遵照執行。慢慢地,下屬都會養成一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職場心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凡事都等著校長拿主意,這是很多校長為什麼永遠都忙忙碌碌的根源。

清萌科技:培訓機構校長,為何會越來越累?


在培訓機構中,有一種普遍的現象是:培訓機構校長搶事幹下屬就沒事幹,校長一忙下屬就偷著樂。一個忙碌的校長手下總有一群清閒的下屬。而且,下屬清閒並不會感激校長,相反,他們會一邊看校長表演一邊等著看校長笑話。所以,只要校長插手已經授權的工作,下屬不是等著你失敗,就是等著推卸責任。因為只有校長失敗了,才能證明校長並不比他強,同時他也可以免受處罰。如果校長追究他把事情做砸了,他會認為,如果你不插手,他已經把事情做成了——他會將責任直接推到你的身上。

對於培訓機構校長而言,要以開放的心態正確面對員工的智慧,要學會授權、學會相信別人、學會運用制度和規則,更要學會用系統流程方法去控制過程,同時,還要敢於把員工扔進水裡,讓他們自己撲騰,最多給他們上游泳課,這樣你的成效才會高得多。否則,最後培訓機構裡只有校長一個人在戰鬥,校長永遠都是一個孤家寡人。

校長為什麼被下屬領導,校長為什麼越來越累。關鍵在於管理者不懂得把責任放在員工的身上。員工遇到問題咋辦?激發員工狀態,找到更多選擇。畢竟,一個選擇沒有選擇,兩個選擇左右為難,三個選擇才是選擇的開始。

員工永遠不懂校長▲▲▲

清萌科技:培訓機構校長,為何會越來越累?


有些培訓機構校長總覺得員工不理解自己,其實你也沒必要糾結,因為員工永遠不懂校長,他沒有經歷過校長的辛酸苦辣,要是能懂他就是校長了。但是校長能懂員工,因為他也給別人打過工。

所以,要讓他有一個打工的過程,不然他永遠也領導不了員工,因為他不懂員工。

沒有閱歷、經歷,就沒有資歷。不要怪你的員工不理解你,因為他們沒有做培訓機構校長的經歷,也正是因為這樣,你才有機會讓他給你打工。

如何組建優秀的教師團隊▲▲▲

師資力量可以說是一個培訓學校最核心的競爭力。培訓學校之間比拼的,最終還是教學質量,而教學質量最重要的就是老師。


1.招聘

招老師就是待遇,這個很實在。

老師是學校發展的基石,因此為了招到優秀的老師,給出的薪水,相對其他機構是很有優勢。畢竟,人是一種趨利性動物。

除了有優勢的薪水外,也給老師提供全方位的福利,“吃住玩全搞定,讓老師無後顧之憂”:

:午餐由學校免費提供;

:學校集中租房,每位老師掏250元/月,剩下的全部學校承擔;

:每年兩次國內旅遊,工齡5年以上的可以升級為國外旅遊。

“想招來老師,讓他好好工作,首先你必須保證,他能活著,最好還可以活得不錯,這樣你活得不錯才有可能。”

2. 培訓新老師

所有的新老師,必須先實習三個月,合格後才予以轉正。在這三個月時間裡,培訓方式主要是由學校優秀的老師直接帶新老師。

這種由老帶新是新老師們培訓最主要的方式,親身看優秀的老師怎麼做,然後就跟著複製。這是前期新老師最快速最有效的成長方式。

所有的課程面向家長開放,新老師可以去旁聽任何一堂課,學習優秀老師的上課方式和方法。

3. 留住優秀教師

都說人才流失不外乎兩個原因,“要麼錢沒給到位,要麼心受委屈了。” 我覺得在這兩點基礎上,還應該再加上發展空間。

留住骨幹老師的辦法就是免費贈予股份的合夥制。簡單來說,就是表現優異的老師,將可以不花一分錢獲得股份。

免費贈予股份的合夥制方式,讓優秀老師可以享受到學校發展帶來的實在利益,增強主人翁意識,充分調動老師的積極性和發揮老師的主觀能動性,為學校的發展發力。

通過這一方式,優秀老師流失率很低。

清萌科技:培訓機構校長,為何會越來越累?


培養精幹的管理團隊▲▲▲

對於學校的管理,最靠譜的經驗之談就是“重視對中層的管理以及注重內部培養”。下面具體看看是怎麼做的:

1.讀書

對於現有的中層幹部,主要的管理方式就是一起讀書學習、一起進步。所謂讀書,就是組織中層管理人員,每月閱讀一本書,讀完後組織學習分享交流會。

2. 全體員工大會

中國人比較內斂,很多人工作習慣就是幹好自己的那一攤事,有什麼想法也不主動說,有什麼好的建議也不會輕易表露。很多員工就是這種類型。因此,原來一直是老闆在說,員工的潛能和好的想法都沒有被挖掘出來。

為了改變這個局面,定期組織全體員工開大會,要求所有的人都參加(除了保潔外)。這個大會並不是把所有的集合在一起,面面相覷,說著空話。

這個大會更像一個組合體。全體老師按照科目分成不同小組分別進行討論。“定什麼樣的主題我不參與,說什麼內容我也不管。”

合理優化組織架構▲▲▲

原來的內部組織架構,各個學科構成的教學部與財務、市場等其他行政部門並列。隨著學校的發展,學生的增長,老師越來越多,教學部門越發龐大。因為每個科目之間各不相同,讓哪個科目的老師來管理教學部,似乎都不合適。

優化後,每個科目的老師,自己管自己,統一組織教材和課程的研發以及培訓等事宜。

弱化市場部和其他行政部門也是原因之一。隨著時代和學校的發展,內部的組織架構必然要調整。

比如過去招生,除了口碑外,就是去公立學校或是居民樓發傳單。如此市場部就比較重要了,需要的人也比較多。但是現在這樣的招生方式,收效已經很小了,越來越多需要專業的一線教學人員參與到招生的相關事情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