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善事修橋卻被雷擊倒致死,轉世十八年後回來尋親

很久以前,有一戶姓王的人家。一家兩口人靠著二畝地生活。主人叫王和發,兩口了為人忠厚,日子過得一般,但他們樂善好施,不論是要飯的,還是逃荒的,都給一些吃的,趕上雨雪天,還讓過路人,和要飯的住上一宿。

王和發二十五歲的時候,終於得一子,起名拴柱。拴柱長到四、五歲的時候,常跟爹進城,途中要蹚過一條溝, 如趕上下雨河水上漲,人們就無法通過,要繞到兩裡多路的地方,方可過去。

為此,王和發決心在這小河上,修建一座小橋。這天,他把家中的幾年積蓄帶上,把一畝地賣了,帶著銀兩來到了採石場,看到一些毛坯,他全買下了,請石匠,求鄰居、親戚和朋友,一起幫忙,沒多長時間,一座石橋建成了。

這天,人們敲鑼打鼓放鞭炮,個個稱讚王和發,從此人們進城就不用繞道而行了。

可是,因為建橋賣了一畝地,打的糧食不夠吃,王和發家的生活一天不如一天,只能靠挖野菜、摘樹葉充飢。儘管生活艱苦,但王和發每次走到橋頭,都樂得咯咯直笑。

一天,電閃雷鳴,下起了滂沱大雨,王和發在家不放心,就冒雨來到橋頭查看,發現一塊石頭被沖掉,眼看又要掉下去一塊, 王和發不顧一切,衝過去把這塊石頭給扶住了,又去橋頭搬石頭時,一道強烈的閃電,將王和發擊倒了。

雨停後,王氏領著兒子,來到橋頭尋找,發現王和發已經死去,身上的衣服被擊成一條條碎片。見此情景,王氏哭得死去活來,街坊、鄰居聽到哭聲都趕來了,看到王和發的慘死情景,無不悲痛萬分。

人們一致提出,為王和發舉行隆重葬禮,但被王氏拒絕了。

按當地風俗,人死後都要灌“迷魂湯”,預防死者還魂。所謂“迷魂湯”,就是用一把瓷壺,灌上稀米湯,由大兒子提著,從家門口一直灑到墳前,然後再圍著墳灑三圈,把壺底打碎,放在墳尖上,壺下壓一張草紙,才算殯葬完畢。

當時,因栓柱年幼,就沒有這樣做,只是草草地埋葬了。

王和發死後,沒喝“迷魂湯”,投胎於二百里外的一個富豪家裡,富豪朱子明家財萬貫,三個女兒,又中年得子,非常高興,並且請了戲班子唱了幾天戲。朱子明愛子如命,他怕兒子有閃失,就給兒子起名叫朱天保。

朱天保從小聰明過人。轉眼,朱天保十八歲了。不知怎的, 他總覺得前世住的地方,才是他的家鄉,並且家裡還有老婆孩子。從此以後開始煩悶起來,飯也不想吃。

過了幾天,他對父親朱子明說:“我長這麼大了,還沒有出過門,我想去做買賣。”

朱子明聽後忙說:“不行,不行,你還小,到這麼遠的地方去,為父實在放心不下。”

天保忙說:“多帶些銀兩和隨從,不就行了嗎?”

朱子明說:“那也不能去。”

天保生氣地說:“那我就餓死也不吃飯了!”說完扭頭進屋去了。朱子明見拗不過他,就同意了,天保臨行時,父親讓他帶了很多銀子和布匹,並千叮萬囑了一番。

不幾天,朱天保來到了前世的家鄉,住在一家客店裡。有一天他把店家找來,打聽了關於橋的事情。

店家說:“修橋人王和發已死十八年了,聽說是被龍抓死的。”

天保又客氣地問道:“他家住在哪裡?還有什麼人?”

店家忙說:“有老婆王氏和兒子拴柱,這幾年都是靠拴柱這孩子打點草,賣些錢養活老孃。”

這時,店家好像想起了什麼,忙說:“哦,昨天拴柱賣草還打我門前路過呢。”

天保懇求地說:“能不能把他找來,我想買些草喂牲口。”天保邊說邊塞給了店家幾兩碎銀子。店家接到碎銀子後忙說:“客官您放心,我一定把他找來!”

午時,店小二領著一個小夥子進了客店,天保忙出來迎接。一邊打量著小夥子,一邊問店小二:“此人就是拴柱?”

小二忙說:“正是您要找的人。”

天保對拴柱說:“把草放到後面牲口棚去吧,回來拿錢。”

拴柱把草放到牲口棚就回來了,天保給他十兩銀子,這下可把檢柱嚇壞了,忙說:“客官,我以前賣草總是賣幾個小錢,怎能收您這麼多銀子,我說什麼也不能要。”

天保見他不肯收下,便假裝生氣地說:“我看你的草就值這麼多的錢,怎麼不收?快拿去,明天還要你送。”

就這樣,不幾天, 拴柱就和天保混熟了。從那以後,拴柱家的日子也過得去了。

王氏見以前兒子賣草都很晚才回家,這幾天總是很早就回來了,而且還賣很多銀子,就覺事情蹊蹺,等兒回來了便問道:“兒啊,你這幾天賣草,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又賣這麼多的銀子。”

做善事修橋卻被雷擊倒致死,轉世十八年後回來尋親


拴柱高興地說:“是一位外鄉來的人,每擔草偏給十兩銀子不可,也不問價,也不過秤。”

王氏打斷他的話責怪地說:“你怎能這樣隨便收人家的錢?”

兒子為難地說:“我也沒有辦法,每次都是這樣。”

過了幾天,王氏覺得過意不去,就領著兒子到客店拜見恩人。

母子倆找到天保,王氏上前剛要給天保施禮,天保趕忙扶住王氏說:“大嬸,請不要這樣。”

一面打量著王氏,—面說:“到屋裡敘話。”

天保給他們孃兒倆讓了坐又倒上茶,用半開玩笑的口吻說:“大嬸可認識我麼?”

王氏打量了天保一下說:“不認識恩公。”

天保忙說:“今天只有咱三個人在屋裡,近人不說遠話,我是你十八年前死去的丈夫。”

王氏搖搖頭說:“不是,算起來我老伴,他今年己有四十八歲了,可你也不過二十歲左右吧?”

天保解釋說:“你孃家住劉莊,家中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你二十歲過門到婆家,二十三歲有你兒子,你的大腿根部有塊黑痣,你丈夫是在三十歲的時候,被雷擊死在橋上的,你死去的丈夫便是我,我投胎前沒喝迷魂湯,如不信的話,我背上的粉瘤你可曾記得的?”

說完天保便脫下上衣讓王氏看,王氏聽完這一席話,看到粉瘤,頓時大哭起來,天保和拴柱上前規勸, 王氏停止哭泣說:“柱兒,快叫你爹。”

天保忙制止拴柱:“不可這樣,你今年都二十多歲了,我才十八歲,怎能這樣。”然後三個人就互相說起知心話來。

天保臨走時,王氏和栓柱依依不捨。天保安慰道:“今後我常來看你們。”說完,又給王氏留下許多銀子和布匹,讓他們開個布莊。就這樣,三個親人灑淚而別。

此後,天保每年都要來看望母子一兩次,直到王氏五十六歲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