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血栓成为隐性杀手!心脑血栓疾病预防需“三管齐下”

数十年以来人们得到这样一个错觉:心脑血栓疾病(中风、心梗)发生的主要病因是血脂,即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所形成的血液垃圾是引起心脑血栓疾病(中风、心梗)发生的罪魁祸首。因而,长期来人们就是企图通过降血脂和控制胆固醇的方法来实施心脑血栓疾病(中风、心梗)的预防。

但是,数十年的临床实践结果显示:血脂正常了,中风、心梗却会照样发生。临床观察表明,有无数中风、心梗的病人在发病之前,不但血脂指标正常,而且,血压、血糖指标也都处于正常。

别让血栓成为隐性杀手!心脑血栓疾病预防需“三管齐下”

那么导致心脑血栓疾病(中风、心梗)发生的真正的病因究竟是什么呢?

是血栓;确切地说,是“隐性血栓”。作者经过三十多年的临床医学实验研究和对数万例自然人群长期追踪观察结果发现:急发性心脑血栓病(中风、心梗)在其发生前,体内的血栓形成综合因子存在着一个长期从量变到质变的血栓演变过程。体内血栓演变过程具有以下两大典型特征:

其一,就是表现为血液处于高凝聚状态(称之为血栓形成前状态);

其二,就是表现为血管壁上有大量陈旧性血栓斑块形成。

作者把上述体内血栓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两大典型特征,称之为“隐性血栓” 病变状态。“隐性血栓” 病变状态也会随着人体衰老而发生,即在人体老化演变过程中也自然会有“隐性血栓” 病变状态的出现。“隐性血栓”病变状态的出现,是体内多种因素,包括血液流动性异常,血液成分与功能异常,以及血管壁结构与功能异常等多种促血栓形成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正是体内“隐性血栓”病变过程或病理状态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不但导致了急发性心脑血栓病(中风、心梗)的发生,而且,还加快了机体组织的老化和促使人体衰老的发生。

作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根据Candler旋转环原理,设计发明了用于“隐性血栓”预测的技术和方法——“体外模拟血栓形成仪”,或称之为“体外隐性血栓检测智能分析仪” (已获得中国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72019913.1)。通过其所测定出来的“血栓指数Q值”大小,能够客观、定性地反映体内“隐性血栓”病变状态,即反映在急发性心脑血栓病(中风、心梗)发生前,体内已经具备血栓形成,或者导致心脑血栓病(中风、心梗)发生的潜在的,或者隐藏着的综合能力、程度和倾向。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作者用了近20多年的时间,采用发明的“隐性血栓”测定技术和方法,进行大量的心脑血栓病(中风、心梗)早期预防的临床科学实验。

作者以“血栓指数Q值”作为“隐性血栓”预测指标,以临床常用的活血抗凝药物“老三片”,即丹参片、肠溶阿司匹林片和潘生丁片作为“隐性血栓”预治方法,对老年人群进行过3年、5年和10年长期“隐性血栓”跟踪监测。实践证明这种“隐性血栓” 预测、预治相结合的心脑血栓病预防新模式,大大降低了中风、心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别让血栓成为隐性杀手!心脑血栓疾病预防需“三管齐下”

然而,要能够彻底地、完全地防止中风、心梗疾病的发生,作者本人经过多年长期和大量的临床医学实验总结得出:清除体内“隐性血栓”病变状态,必须同时解决体内“隐性血栓”病变的两个表现方面,即必须从解决血液的高凝聚状态与解决血管壁上的陈旧性血栓斑块这两方面同时入手。

由于血液的高凝聚状态是血栓形成前状态,它主要是由于血液的浓、粘、凝、聚这四个血液物化因子异常所引起的,因此,解决血液的高凝聚状态,作者提出可以采用上述“老三片”或其他活血、抗凝中西药物等来实施。但是采用活血、抗凝“双管齐下”的方法,只能解决血液的高凝聚状态和预防新鲜血栓斑块在血管壁上形成。就是说,活血、抗凝只能起到防栓、抗栓作用,而对血管壁上的早已存在的陈旧性血栓斑块并不起作用。

为什么活血抗凝药物对清除血管壁上的陈旧性血栓斑块没有作用?

因为血管壁上的陈旧性血栓斑块主要是由凝固的纤维蛋白所组成的,要将它清除掉,只能靠一种具有溶解纤维蛋白功效的水解蛋白酶,或称之为“溶栓酶”才能实现。由于在所有的活血、抗凝的中西药物之中不含有具有溶解纤维蛋白功效的水解蛋白酶,故而,活血、抗凝药物对已经形成的存在于血管壁上的陈旧性血栓斑块不起作用。

如果不解决血管壁上的陈旧性血栓斑块问题,一旦陈旧性血栓斑块在血栓触发因素强烈的刺激下,如血压突然升高(高血压病)、精神刺激(紧张或激动)、过度劳累,以及气候突然变化(严冬或炎夏季节),突然破裂或者脱落,照样会引发血栓形成和造成血管血栓栓塞,导致中风、心梗的发生。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心脑血栓病患者,虽然长期吃了大量的临床常用的防治心脑血栓病的活血、抗凝药物,最终仍然会突然发生中风、心梗的主要原因。

目前国内外临床早已采用多种“溶栓酶”药物来治疗血栓疾病,比如,尿激酶、链激酶、葡激酶、蛇毒溶栓酶等,但是,上述“溶栓酶”药物由于存在着容易引起大出血,给病人生命会带来更大的危险,所以,通常只能用于急救,不能用于预防。 正是世界医学临床上长期来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安全的、通过口服方便使用的能够解决体内陈旧性血栓的酶制剂或者药物产品,所以,在目前世界范围内,急发性心脑血栓病(中风、心梗)的有效预防,仍成为有待世界各国医学和临床科学工作者面临攻克的医学难题!

别让血栓成为隐性杀手!心脑血栓疾病预防需“三管齐下”

纳豆激酶的发现

1987年日本学者须见洋行医学博士在美国从事尿激酶溶栓科学实验过程中,偶然地发现了在日本老百姓喜爱食用的纳豆食品中,含有丰富的活性特别强的能够溶解血栓的酶,须见洋行给把它起名为纳豆激酶(其溶栓特性已经被临床体外实验证实,论文发表在《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15年22券第6期)。

须见洋行从纳豆中发现了纳豆激酶,给世界临床医学,尤其给世界心脑血栓疾病预防医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须见洋行发现的纳豆激酶,不但溶栓能力强(其纤溶活性约达到尿激酶的50倍),而且在体内连续发挥溶栓的时间大大延长(其纤溶活性在体内存活的半衰期超过尿激酶100倍)。

随着纳豆激酶的这一安全有效溶栓制剂的推广应用,结合目前医学临床早已广泛应用的防栓、抗栓之活血抗凝中西药物,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防栓、抗栓、溶栓“三管齐下”进行心脑血栓病(中风、心梗)有效预防的“隐性血栓”综合干预体系。有了防栓、抗栓、溶栓“三管齐下”的“隐性血栓”综合干预体系,现代人生命与健康第一杀手——中风、心梗疾病的彻底消灭,便指日可待了。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法律责任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