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集體緬懷!重讀楊曄《致青年分析師的一封信》

​7月9日券商研究的領軍人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研究總監楊曄因突發疾病於家中逝世。

金融圈集體緬懷!重讀楊曄《致青年分析師的一封信》

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研究總監楊曄

第六屆新財富傑出研究領袖

聞此噩耗,圈內人士紛紛通過各種方式表達緬懷和悼念。

上月在揚州的所長會上,還見楊曄興致勃勃拍照片,今天驚聞他離世,證券研究界失去一位領軍人物,新財富失去一位好朋友。英年早逝,哀痛惋惜,楊總一路走好。

海通證券 路穎:

前一週還在一起開過會,依然坦率真誠的好人,竟然……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逝者長已矣,生者長懷安。朋友們多保重!

天風證券 趙曉光:

昨天剛和一個剛辭去所長的兄弟喝酒,討論做所長的各種辛酸不易。今天驚聞一個同行、老大哥、前輩仙逝,為人平和、幾次打過交道都特別溫文爾雅,一時內心堵塞,英年早逝,哀悼!

平安證券 餘兵:

楊總一路走好。雖然交流不多,但能感受到他領導團隊的穩健進取。6月28日在揚州開會還見到他。

招商證券 顧佳:

我在招商快6年了,很多機會邀請過我,但我一直沒走,招商的領導真的是很寬容,有的時候我發脾氣和抱怨,從不生氣,還安慰我,現在想想確實很難找到這樣的領導了。曄總跟我平時交流很多,我也經常逗得他很開心,可以拿曄總任意的開玩笑,他也哈哈大笑,但突然發現他已經離開我們了,再也見不到他了,再也不能跟他侃侃而談了,真的太難接受了,在打這段字的時候,我發現我要不停地接受這個現實,真的好痛!曄總,一路走好!

招商證券 張夏:

七年前,我心高氣傲結果走投無路,您把我收留了。四年前,我說想去轉策略,您微笑著同意了。兩年前,我說讓我試試單幹,您給了我機會。一年前,您說一定要關注核心資產。年初,您說今年風險很大,不要太樂觀了,每當市場大幅調整,都跟您並肩作戰。就在上週,您還提醒我一定要注意市場交易結構,您一路扶持鼓勵,但我寸功未建,往後時光,明燈何在!!

華創證券 董廣陽:

無比悲傷…想起我入職時楊曄總曾那麼細緻地給我修改報告,想起他為了部門業績那麼辛苦拼搏,想起他在我母親病重時幫我聯繫醫生,想起剛剛上兩週還在揚州親切交流,我像找到親人似地站在他身後合影…楊總,走好!

招商證券 鄢凡:

一上午心情都比較沉重,實在太突然了,上週策略會還生龍活虎,週六還給我發微信要幫忙解決問題,結果瞬間斯人已去。遇到這麼Nice、熱心又風趣的領導不易,來招商七年一直承蒙關照,願曄總一路走好,身處高危行業的各位朋友也多保重身體!

金融圈集體緬懷!重讀楊曄《致青年分析師的一封信》

下文為2017年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十五週年時,楊曄應新財富之邀撰寫的“給青年分析師的一封信”,文中談及了證券研究行業的發展歷程、當下的研究生態以及對青年分析師的寄語。楊曄於2011年獲“第六屆新財富傑出研究領袖”。

舊文重發,緬懷逝者!

給青年分析師的一封信

中國本土的證券研究業務伴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而發展,更與機構投資者在市場上的逐步興起息息相關。1990年代後期,公募基金以及保險等其他機構投資者逐步進入市場,形成了對規範的、基於基本面的證券研究服務的需求,我們現在稱之為賣方研究的證券研究業務也快速發展起來。

基於基本面的賣方證券研究,與國內市場早期階段的投資諮詢活動相比,更加註重研究工作的體系化和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在信息收集、使用和研究邏輯、推理和形成結論等方面引入了嚴謹的控制流程和工作規範,體現了更大程度的專業性。從近20年的實踐看,賣方研究不僅直接的為機構投資者和其他市場參與者提供專業服務,成為產業化、規模化的證券投資活動的關鍵環節,為客戶和研究機構自身創造價值;更宏觀的,賣方研究及其服務,在消除或者降低資本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提升市場定價效率等方面,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來,賣方研究及其服務,比較好的響應了機構投資者大發展的形勢,市場影響力越來越大,社會關注度也開始提高。賣方研究領域的競爭完全,激勵機制高度市場化,吸引了越來越多來自產業和剛剛走出校門的優秀青年加入其中,不僅為行業帶來新生力量,引入了新的觀念、方法和技術,推動研究服務的有效性不斷提升,許多年輕的分析師也逐漸成長起來,成為具有重要市場影響力的專家和意見領袖。

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問題,特別是最近幾年出現的重營銷、娛樂化和研究碎片化等傾向,儘管還不是主流,卻已值得重視。這裡所講的問題,一方面,表現為深度研究的數量和質量下降,在研究報告的構思和撰寫中更多摻入了營銷、傳播乃至包裝話題等因素,太過娛樂化、摻雜了太多非專業的東西。另外,在基本面信息和研究內容提供方面,即時通訊工具對研究服務的生態也形成重大影響,主要就是分析師在提供研究內容和服務時,因為要持續不斷地及時更新信息和內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體系性的、深度的、前瞻性的研究有所減少,研究內容和研究的服務碎片化。

注重賣方研究的服務和營銷,學習和實踐一些符合傳播規律的方法和技巧,本身並沒有太大問題,關鍵要適度。賣方研究的內容和服務的娛樂化、碎片化,直接的影響到賣方研究存在的根基,即專業性和規範性,也不能適應機構投資者對更多客觀、深度和前瞻性研究的需求。

在我看來,風氣的轉換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去改變,最需要做的,就是回到本源,立足嚴謹、專業和規範,更多為客戶提供深度的、前瞻的基本面研究和服務。對於新近成長起來的年輕分析師而言,重要的是不被短期的浮華和熱鬧遮住眼睛,要看清楚作為證券分析師在市場上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少追求一點浮華、娛樂和技巧,多在證券研究有關的知識、工具和方法方面學習積累,多調研、多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體系,多些深度報告和前瞻內容,高度注重合規執業,假以時日,就一定能夠成為更受尊敬並且不斷進步的優秀分析師,成為引領市場和行業發展的新一代的領軍人物和研究領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