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

(原文刊載於《教育現代化》2018年7月)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姚國章

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電子商務系主任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巫佳茜

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2018屆畢業生

就職於江蘇上策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李詩雅

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院2017級

碩士研究生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教育相較於其他行業的變革幾乎是最為緩慢的,課堂上“老師講、學生聽,講什麼、考什麼”的傳統模式基本一直延續至今。這種類似於工廠流水線的人才培養方式,以靜態的場景、統一的要求和標準化的管理為特徵,已經越來越難以適應新時代的人才培養要求。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教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全球著名的諮詢公司麥肯錫發佈報告稱,到2030年,保守估計全球約4億人會因人工智能而導致其工作發生變動,激進預估會有8億人因為人工智能而失業。人工智能帶來的經濟社會變革引起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教育應怎樣變革才能適應新的形勢,年輕一代應接受怎樣的教育才能不被人工智能淘汰,傳統的學校教育應如何轉型等等,諸如此類的話題不能不引發我們的思考。馬雲於2017年5月在“貴州大數據峰會”發表演講指出,“未來三十年是最佳的超車時代和重新定義的變革時代,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片面強調孩子記、背、算的能力,三十年後孩子們肯定找不到工作,各國、各地區和各個家庭,必須高度關注未來孩子的教育”;國務院參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在2017年6月9日出席的《參事講堂》演講中擲地有聲地指出,“中國教育的最大問題, 就是把‘教育’等同於‘知識’,僅僅靠知識積累是不夠的,教育必須超越知識,知識必須與好奇心和想象力充分融合,才能成為創新人才。”在新的形勢下,我們的教育究竟何去何從,是一個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20世紀德國傑出的教育思想家雅斯貝爾斯在其所著的《什麼是教育》一書中指出,“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和認識的堆積”,在當今這個人工智能正與人類共舞的時代,這一論斷尤其值得我們深思。面對浩浩蕩蕩、不可阻擋的人工智能發展浪潮,教育如何更好地適應並引領時代的變革,我們認為,最為關鍵的是必須將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育模式躍升為以“智慧開發”為核心的新模式,實現全方位的教育轉型。


1人工智能帶給傳統教育的挑戰

從學科的角度來看,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當前最受關注的方向集中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交互、認知推理、機器人學、博弈與倫理和機器學習等,幾乎每個方向都跟教育高度相關。傳統觀念上,“接受教育”等同於“到學校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的教師在學校講授知識給學生是其最基本的特徵,但這種模式已越來越難以適應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發展的需求,如果不改變這樣的認知,教育必將走入“死衚衕”。

01

知識的決定性地位正在喪失

早在17世紀,英國著名思想家弗蘭西斯·培根在《Meditations Sacrae(沉思錄)》中留下一句拉丁語——“Ipsa Scientia Protestas Est”,即後來廣為人知的“知識就是力量”,這一堪稱影響人類發展進程的觀點認為“掌握知識是認識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根本性力量”。這在當時知識非常稀缺、知識傳播方式極為有限的條件下,無疑是十分準確的,誰掌握了知識誰就擁有了改變世界的力量。在當今時代,人類社會所積累的各種知識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與300多年前相比均不可同日而語,儘管“知識仍然是重要的力量”,但經濟社會發展的複雜性,僅僅依靠知識已經遠遠無法滿足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的需要。在新的時代,對每一個個體而言,掌握知識是必須的,但單純依靠知識包打天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尤其是學生依靠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未來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已經變得越來越小,迫使教育不得不與之相適應。

02

學校“知識傳播主戰場”的地位正在削弱

“到學校學習知識”長期來是千千萬萬年輕人成長、成才的共同追求,尤其是能上名校、能跟名師學習,是很多學子所渴求的夢想,但最終能圓夢的畢竟鳳毛麟角。隨著互聯網的廣泛覆蓋和手機、電腦等終端設備的普及,傳統的到學校學習知識的模式正悄然發生著變化。可以說,各種在線的、沒有圍牆的學校正向學子們敞開大門,奼紫嫣紅的知識花園正迎接著無數對知識充滿渴望的新主人。在新的時代,各級各類學校所固有的“知識傳播主戰場”的地位正在削弱,隨時、隨地、隨需、隨變的知識傳播方式正在形成,學校的角色必須與新的形勢相適應,尤其是擔當著前沿知識傳播生力軍的高等院校,更需要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曾在1993至2013年擔任耶魯大學校長的理查德·萊文(Richard Charles Levin)是享譽全球的教育家,他說:“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時,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和技能,卻能令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他認為,專業的知識和業務技能,是耶魯學子畢業後才需要去學習和掌握的東西,不應該是耶魯大學教育所承擔的任務。這一看似有違常理的論斷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學教育應該堅守的使命,但在中國能接受這一觀點的人還屬少數,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必須對此有新的認識。

03

教師的知識優勢正在不斷遭遇挑戰

隨著技術的快速進步和知識的高速累積,知識的迭代速度隨之變得越來越快,很多知識的生命週期開始變得越來越短。傳統意義上代表著“知識權威”的教師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知識危機,在很多前沿的知識面前,教師幾乎和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如何成為學生知識學習的引領者,變得越來越困難。在不少高校,越來越多的老師不得不面對這樣的挑戰:新興的知識不一定能比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而變化相對較小的基礎知識,比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正受到MOOCs帶來的挑戰,名校名師的MOOCs對普通高校的年輕教師帶來了極大的衝擊,“青椒”們尚未成長起來就丟失了本屬於自己的“地盤”。目前,在考研輔導、注會考試輔導等領域,在全國範圍內基本形成了名師寡頭壟斷市場的格局,他們提供的在線課程、視頻教程等教學資源幾乎成為了考生的備考寶典。從未來的趨勢看,大多數高校教師需要重新定義自己的獨特方向和專業優勢,否則,自身的地位將會遭遇強大的挑戰。

04

學校傳授知識

與社會需求之間的脫節

在科學技術一日千里、社會變化日新月異的今天,學生在學校所學知識與社會發展需求之間存在著越來越大的差距。在高校,根據新的形勢和社會需求開設一門新的課程,短則半年,長則一年、兩年,甚至數年,即使課程正式開設後,所講授的內容與學生畢業後所需要的知識也可謂是大相徑庭。這種知識供求之間的鴻溝長期存在,並有進一步擴大之勢。當前有不少用人單位抱怨,新的畢業生上崗後不熟悉企業的業務,不能馬上獨當一面等,其實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因為用人單位的崗位技能需求千差萬別,而學校教育幾乎是“千人一面”,要做到無縫對接,肯定是不現實的,關鍵是要儘可能為學生儘快進入新的角色創造條件。

綜上所述,傳統意義上以“知識傳遞”為中心的教育模式正遭遇空前危機,如果不改變這一認知,不但會讓我們的學生落後於人工智能時代發展的需要,而且也會讓我們的學校教育迷失方向,有負時代所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

2“智慧開發”已成為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

在人工智能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我們的學生如何更好地贏得未來,是全社會都無法迴避的問題。毫無疑問,依靠自身的“知識能力”與人工智能進行比拼,必然無法佔據優勢,而最大限度地開發出屬於自己的智慧才是應有之舉。因為智慧是人類綜合認知能力的體現,是人工智能所無法具備的,它不可能被機器取代,可以說,智慧與生命個體相伴終生,智慧幫助我們煥發活力,智慧能實現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01

智慧開發模型

智慧怎麼形成、如何開發,並不是能簡單給出答案的現實問題。錢穎一教授從愛因斯坦所說過的“我沒有特殊的天賦,我只是極度好奇,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中得到啟發,提出了“創造性思維=知識×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假說。我們認為,智慧是創造性思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在這一假說的基礎上,提出如圖1所示的智慧開發模型圖。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圖1 智慧開發模型圖


如上圖所示,智慧可看作是一個綜合性的函數,不僅與“四識”(知識、學識、見識和膽識)直接相關,而且與好奇心和想象力緊密聯繫,同時更是受思考力指數級的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如何推進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核心的教育,更多的是圍繞如何擴大“知識基數”做文章,但“知識”僅僅是這一智慧模型中的一個參數,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能解釋那些考試成績好、僅僅在知識儲存方面有優勢的學生將來不一定有大的發展的原因;同時也能解釋那些雖然並沒有受過良好教育但最終大有作為的成功案例,因為他們可能有些偏科,在“知識”科目中較為薄弱,但其他科目更為出色。

02

智慧開發各參數詮釋

智慧模型中各構成參數說明如下:

(1)知識(Knowledge)

知識是智慧的基本來源,主要通過學校教育和個人自學等方式獲得,是傳統學校教育的主要著力點。當前由於互聯網在教育中的全方位應用,知識的傳播渠道已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對學生而言,打好知識基礎,拓展知識獲取渠道,是開發智慧的基本前提。知識是無止境的,學生在學校學習,尤其是在課堂通過教師講授的知識是極其有限的,往往只能起到十分基礎的作用,必須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播撒優良的知識種子,在需要的時候能結出豐碩的知識果實。

(2)學識(Learning)

學識即通過學習和實踐所取得的各類學問、經驗及修養等,與一般意義上的知識相比,學識是個人經過切身體驗和深度思考後而內化為自身特有素質的組成部分,往往對客觀世界具有獨到見解,並能根據自身的認識對複雜事務做出獨立判斷。對於碩士、博士這樣的高層次學生而言,學識是最能體現自身價值的標誌,同時也是最需要提升的目標。學識來源於學習和思考,是知識、經驗不斷消化和吸收的過程。

(3)見識(Experience)

有沒有見識、見識高低既關係到一個人的格局大小,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個人未來的發展前途。“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無疑是增長見識的三大路徑。對傳統的學校教育而言,在增長見識方面存在著天然的障礙,而且不同層次學校由於差異巨大,能為學生增長見識的機會也各不相同。尤其是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大多數學校無暇顧及如何提升學生的見識,更多的是在如何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中發力。對中小學生而言,家庭是讓孩子增長見識的主體,家長應想方設法為孩子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

(4)膽識(Guts)

有沒有足夠的膽識,不但決定著我們培養的學生是否有勇氣去面對各種挑戰,而且直接決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能否直面未來。儘管“膽識”對一個人的事業發展和前途命運休慼相關,但在學校教育中這方面的內容十分欠缺,不利於人才的健康成長。“膽識”決不是無知者無畏的盲目作為,而是建立在受過良好教育基礎之上的有膽、有識,是對未來大勢的遠見卓識,既具有卓爾不凡的洞察力,又具有敢於擔當的執行力。

(5)好奇心(Curiosity)

“好奇心”在個人發展和人類進步中所發揮的獨特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可以看作是驅動經濟社會前進的“車輪”。發明了電報、電話、電燈的愛迪生只在學校上過三個月的學,後來在其母親的悉心教育下成為了偉大的發明家,超乎尋常的好奇心是愛迪生取得成功的源泉。他在發明了電報之後發現傳話器裡的膜板能夠隨著說話聲音引起相應震動,從而發明了電話,改變了人類世界通信的進程。在人類科技發明史上,同樣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牛頓因為對蘋果的自由落體產生了好奇,從而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因為對沸騰的水釋放出水蒸汽將水壺蓋掀起產生好奇,從而改良了蒸汽機。可以說,好奇心猶如引領我們前行的指路明燈,帶給我們無限希望。遺憾的是,由於受學校條件和管理體制的束縛,絕大多數學生的好奇心不但得不到有效保護,甚至社會各界連對好奇心最基本的認知都沒有達成,令人十分憂慮。

(6)想象力(Imagination)

想象力是基於既有的事實而創造出新的可能的能力,是人類創新創造的原動力,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人類幾乎所有的發明創造都是起始於想象力的迸發。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無限的,不但推動著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法國大作家雨果曾說:“沒有一種心理機能比想象力更能深化自我,更能深入對象,猶如偉大的潛水者。科學到了最後的階段,就取決於想象。”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乾坤。想象力對青少年的成長成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現實的學校教育中,想象力很少得到真正的重視,有的甚至遭到無情的扼殺。小雞啄米式的刷題訓練幾乎成了“條件反射”,與“標準答案”不一致的答題可能帶來致命的後果,大量本身並不出於自身興趣的“興趣班”幾乎瓜分了年幼孩子全部可以利用的時間,最終導致“想象力”喪失殆盡,讓很多本具潛能的高分學生最後走向平庸,讓人惋惜。對想象力的獨特價值認識不足,缺乏提升想象力的有效舉措,是當今學校和家長普遍面臨的困惑,這是必須亟待有效解決的實際問題。

(7)思考力(Thinking)

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在於人的思考,尤其是能對未來和未知世界有自己的獨特思考。從本質上來看,人與人的差異也主要體現在思考能力的高低上,培養學生強大的思考力理應是教育所追求的核心目標。愛因斯坦早在1921年就高屋建瓴地指出,“大學教育的價值不在於記住很多事實,而是訓練大腦會思考”;1936年10月15日他在紐約州立大學美國高等教育三百週年紀念會上發表了主題為“培養獨立工作和獨立思考的人”的演講時進一步指出,“有時人們把學校看成僅僅是把儘可能多的知識傳遞給成長中的下一代的工具,但這是不對的,知識是死的,可學生是活生生的,學校的目標應是培養能夠獨立思考、獨立行為,又視對社會的貢獻為其人生第一要義的個人。”由此可見,提升“思考力”既應成為每個受教育者的基本目標,也是學校、學生和家長共同努力的方向。正因為思考力在個人成長和發展中具有“四兩撥千斤”的突出作用,所以在“智慧開發”模型中被定義為“好奇心和思考力”之和的指數的位置,充分顯示出它的獨特地位。

3人工智能時代教育著眼未來的設想

教育不僅是立國之本和百年大計,而且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同時還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步,但與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和困難,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傳統教育模式帶來顛覆式革命的背景下,我們的教育如何更好地面向未來,為國家、為民族、為年輕一代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不僅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所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同時也是政府和社會各界必須共同努力給出答卷的現實考題。我們從“智慧開發”模型出發,提出以下一些設想。

01

充分認識到教育改革的緊迫性

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於1983年9月為北京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由此拉開了中國教育大變革時代的序幕,這一場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教育變革歷經三十五年的艱難探索,取得了革命性的重大突破。可以說,沒有過去的教育改革,絕不可能有中國的今天。但作為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的發展中大國,中國仍然面臨著63%的農村孩子沒有上過一天高中(包括普高、職高、職中等)、萬千學子深陷應試教育泥淖無法自拔以及眾多學校擔負著的是近乎單一的“知識傳授”功能等多方面的窘境,教育如何在新的技術革命形勢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仍然是一個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必須充分認識到當前教育改革的緊迫性,從長計議,精心謀劃,真正使教育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負責,讓每一個年輕人和他們的家庭因為有機會接受應有的教育而改變命運,看到希望。

02

重新定義學校教育的功能

學校無疑是知識傳授的重要場所,學生理所當然需要在學校學習各種知識,但如果將學校教育簡單理解成“知識傳授”,顯然是無法擔當起時代賦予的學校教育的使命。知識作為“智慧開發模型”七要素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智慧的形成自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與知識相提並論的學識、見識和膽識同樣不可或缺,而且必須在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共同作用下,通過思考力的指數型關聯,實現真正的價值。因此,學校需要在進一步鞏固知識傳授的基礎上不斷擴展和延伸有助於智慧開發的各方面功能,從七個方面整體入手,讓學生不僅擁有知識,更能擁有更高的智慧。

愛因斯坦曾說,“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僅學習專業知識只能讓人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或者說像一條受過很好訓練的狗,但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要學到寶貴的東西,僅靠書本是遠遠不夠的。”在我國,無論是中小學校還是高等院校,圍繞基於“知識傳授”為出發點的考試比拼模式還普遍存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為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的絆腳石。對此,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對學校教育的認知,重新定位學校教育的功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如愛因斯坦所希望那樣的“和諧的人”。

03

開闢更為廣泛範的傳播渠道

教育與醫療和住房被稱之為中國新的三座大山,當前我國教育領域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學習進步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資源分佈的矛盾”,要解決這一根本性的矛盾必須依靠大力拓寬知識傳播渠道來實現。從我國的長期發展來看,能通過考試升入到理想學校進行深造的學子畢竟鳳毛麟角,即使入讀名校,能有機會跟名師學習、能學到社會急需課程和知識的機會也十分有限。

從學生單純學習知識的角度來看,當前除了到學校上學之外,已經有了更多的選擇,尤其是MOOCs的出現,為優質教學資源的傳播和分享提供了獨特的條件,成為傳統學校所承載的“知識傳遞”功能的重要補充力量。除此之外,網絡大學、手機端APP授課等方式都已成為新的學習渠道,拓寬了學生學習知識的途徑。但作為一個世界人口大國,要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需求還存在極大的差距,所以利用互聯網等技術手段不斷拓展知識傳播的渠道,開發出內容更為豐富、形式更為多樣、目標更為明確的線上教育資源,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是一項任務艱鉅、使命光榮、需要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國家教育基礎性工程,各地各級政府機構和相關學校應積極參與、協力推進。

04

努力引導學生成為自身智慧開發的主人

在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育體制下,人們通常把學習書本知識叫做“讀書”,把老師教學生學習書本知識叫做“教書”,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幾乎天天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裡,課本上內容基本都是知識,課堂筆記記錄的是知識,教師傳授的主體是知識,考試所考的重點還是知識……可以說,學生幾乎成為了知識的奴隸,最終的結果是,千千萬萬的莘莘學子不斷重複上演著“聽完—學完—背完—考完—忘完”的永恆劇幕。毋庸置疑,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評價教育效果的直接對象。在知識積累浩如煙海、知識更新一日千里的今天,學生如果無法擔當起自身智慧開發的主人翁,就會被淹沒在知識的海洋中,找不到前途和出路,顯然很難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

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曾說,“我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由自學中得來的”,愛因斯坦曾說,“所謂教育,應在於學校知識全部忘光後仍能留下的那部分東西”,都說明一個道理,學生在學校停留在學習知識這個層面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知識學習”提升到“智慧開發”這個高度,綜合考慮知識、學識、見識、膽識、好奇心、想象力和思考力的同步發展,才能真正成為智慧開發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去迎接未來的各種挑戰。

05

走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創新之路

中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教育大國,當前中國在校大學生規模超過3700萬人,中小學在校生人數超過2億。無可否認,今天的年輕人接受了什麼樣的教育,決定著明天的中國有什麼樣的未來。歸根結底,我國教育的重大問題還是集中在“知識傳授”的應試教育上,學生以掌握知識的多少論英雄,幾乎從幼兒園開始陷入無休無止的知識大比拼的競爭,猶如高速公路上一輛一輛超載的貨車競相超速力爭排在最前面一樣,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學校、老師,都苦不堪言。如果我們能充分認識到,在新的技術革命面前,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育模式無法應對未來,我們就能夠對教育的自我革命形成應有的共識。我們認為,在新形勢下,走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創新之路是必然的選擇:

第一,要千方百計提升我國適齡人群總體受教育的水平。斯坦福大學中國問題專家羅斯高教授的研究發現,墨西哥大部分沒有上過高中的年輕人只有三個選擇:一是打雜工,做玉米餅等沒有福利、沒有未來的工作;二是偷渡到美國去打黑工等,這條路將因為特朗普“修牆”而被終結;三是加入到販毒等犯罪組織(目前墨西哥的犯罪組織幾乎100%的參與者都沒有高中學歷)。我國的當前低教育程度年輕人的出路當然遠超墨西哥的水平,但在未來人工智能大發展的時代,沒受過良好教育的青年一代前途絕對堪憂,因此要舉一國之力普及高中教育,儘快實現“十二年義務教育”,同時要讓更多的年輕人能有機會上大學,釋放出一個國家巨大的人力資源紅利,造福千千萬萬的家庭和社會。

第二,要積極鼓勵評價體系多元化的探索。長期以來形成的以檢驗知識掌握程度為目的的評價體系正面臨著無情的衝擊,面對人工智能大潮,必須建立起以智慧開發為中心的教育導向,逐步摒棄以分數對知識掌握水平進行評價的模式,建立起多元化的、有助於智慧開發的評價體系,引導高素質人才的成長。這方面美國的很多經驗值得借鑑,比如鼓勵中小學生對現實社會問題進行科學探究、比如增加非標化成績的升學錄取指標、比如安排更多的社會實踐活動等。這當然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系統工程,改革的阻力顯而易見,但時代在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在變,教育理所當然需要順勢而為,積極擁抱變化,以與時俱進的變革引領時代發展,主動為時代進步賦能。

第三,要充分釋放全社會辦教育的巨大潛能。教育既關係到每一個個體和家庭,又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廣泛參與、需要社會各界多方投入人力物力的宏大工程。一要大力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互聯網教育體系建設,讓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為更多的學習者提供保障,切實有效地彌補優質師資不足的瓶頸;二要加大社會資本參與中小學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的支持力度,可採用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多種運行模式,形成多元化的辦學主體,激發強大的教學辦學活力;三要充分調動名校名師參與教育創新的積極性,要通過開發MOOCs課程、建立直播平臺以及名師線上工作室等多種方式為他們搭建發揮更大作用的舞臺,同時為他們提供更高水平的待遇保障以激勵其潛能的釋放和自身價值的發揮;四要鼓勵企業和學校充分聯姻,更好地發揮雙方各自的優勢,形成新的人才培養機制。

結束語

我國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是設有圍牆的,要考上理想的學校進行深造必須符合相應的苛刻條件,但滿足千千萬萬學子的學習進步需求、助力他們成長成才不僅不應該設置人為的門檻,而且應想方設法為他們創造可能的條件,因為這既關乎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又決定著每一位年輕人的命運。人工智能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孕育,正進入前所未有的爆發期,教育無疑是受其影響和衝擊最大的行業之一。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教育模式向以學生為本、以“智慧開發”為中心的教育模式轉變,已成為順應人工智能大潮發展的必然選擇。要完成這一重大的轉型,必將是一項艱鉅而又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經過社會各界長期而又艱苦的努力才能達成。“智慧開發”模型及其七個要素一定程度上闡釋了教育變革的方向和思路,但遠未達到完善的程度,希望能通過這方面的分析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教育關乎你我,關乎國家和民族的大局,需要我們審時度勢、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在新形勢下,為更好地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作出我們應有的選擇。

附:本文第一作者姚國章教授對美國高校的考察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哈佛大學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麻省理工學院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普林斯頓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紐約大學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斯坦福大學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南加州大學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CSD)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華盛頓大學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作者參加俄勒岡州立大學建校150週年展覽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俄勒岡州立大學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波特蘭州立大學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STEC數字大學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STEC研究No.001」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創新思維,構建以“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教育(Education)、文化(Culture)”為核心的新型數字大學,由中南信息科技研究院和江蘇省科學傳播中心聯合打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