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西姜寨武拐村的來歷原來和岳飛大破金兵拐子馬有關

武拐村是西姜寨鄉的一個小自然村,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村但卻聽說過他旁邊的牛頭山村,當初岳飛在牛頭山大破金兀朮,現在仍有牛頭山古戰場,在附近還出土過一枚將軍金印,歷史太過久遠,已不可考證,但是聽武拐村一位老者講述了武拐村村名的來歷,原來還有這樣一段故事。

開封西姜寨武拐村的來歷原來和岳飛大破金兵柺子馬有關

北宋末年,宋金兩國交戰,北宋屢戰屢敗,因為北宋步兵為主,金果騎兵為主。金兵最厲害的部隊就是鐵浮屠和柺子馬,鐵浮屠這名字聽著玄乎,又很神奇,跟我們看好多電影中歐洲重裝騎士差不多,什麼聖殿騎士團、條頓騎士團之類的,人全身披著重甲,只留倆眼睛,馬也穿著重甲,留四個蹄出來。而柺子馬也就是輕騎兵,鐵浮屠只能在正面衝殺發揮優勢,柺子馬缺無處不在,橫衝直撞,忽左忽右,由於柺子馬速度很快,戰場上衝刺就像射出去的利箭,端著刀幾乎都不用揮砍,你就這麼放著就行了,對方腦袋自己就湊上來了(宋軍都是步兵,那腦袋的高度正好被拐子馬端著刀斷頭),總之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宋兵逃跑也跑不掉,以至於越打越弱,士兵越來越少。最終一敗塗地,宋徽宗和他兒子宋欽宗都被擄了去,受盡侮辱,折磨而死。

開封西姜寨武拐村的來歷原來和岳飛大破金兵柺子馬有關

後來岳飛領軍出征,在河南也遇到了鐵浮屠和柺子馬,儘管將士英勇,但傷亡頗多,一天晚上正在苦惱,帳下小校報村裡一名武姓老者求見。原來這名老者正是梁山好漢武松的後人,當年武松在梁山泊和金槍將徐寧交好,得到相贈的鉤鐮槍槍法, 這正是鐵浮屠和柺子馬的剋星。老者將鉤鐮槍打造圖紙及槍法告知嶽元帥,並組織村內鐵匠連夜打造鉤鐮槍。

開封西姜寨武拐村的來歷原來和岳飛大破金兵柺子馬有關

不久之後,岳飛跟兀朮在牛頭山開決戰。金兀朮指揮鐵浮屠和柺子馬,以排山倒海之勢衝殺過來。岳飛指揮一批使用鉤鐮槍的士兵應戰。鉤鐮槍帶有一個鉤子和一個彎鐮,先用鉤子把敵人的鐵盔甲勾下來,然後用彎鐮割掉他的腦袋。又出動一批刀斧手,遇到柺子馬,專砍馬腿。

開封西姜寨武拐村的來歷原來和岳飛大破金兵柺子馬有關

經此一役,岳家軍大勝,撼動金廷,大軍撤回北方。為感謝武姓老人幫助岳家軍大破柺子馬,後人稱呼此地為武拐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