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訓練與水療訓練,對腦癱患兒進行康復訓練,提高患兒協調性

腦性癱瘓(腦癱)患兒多表現為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緩解肌肉緊張、運動協調訓練等康復療法為其主要治療方案。感覺統合訓練是將各器官信息組合並經大腦統合,以完成對身體知覺反應的訓練方式,在改善運動協調性、穩定情緒方面具有較好效果,現已逐步應用於腦癱患兒治療中。另外,水療可藉助水的浮力、壓力等機械刺激改善患兒運動控制能力,為一種新型康復治療方法。

感統訓練與水療訓練,對腦癱患兒進行康復訓練,提高患兒協調性

對於感統訓練想必大家也比較熟悉了,一般利用聽樂曲、顏色刺激、平衡木、觸覺球、醋、講故事等方式綜合訓練患兒視覺、聽覺、前庭覺、觸覺、嗅覺、認知等各方面感覺,並組織集體遊樂,親子互動等遊戲,促進患兒人際交往,提高患兒適應社會的能力。

感統訓練與水療訓練,對腦癱患兒進行康復訓練,提高患兒協調性

而水療治療一般採用如下方法:①鼓勵患兒獨立入池,適當輔助不能步行患兒。②指導患兒向自己身上灑水、隨意玩耍,使患兒放鬆。③由特教老師支撐患兒背部及頭部,使患兒處於仰臥位;或支撐頭部及腹部,使患兒俯臥,囑其放鬆並腿部適當划水,以抑制肌緊張。④教予患兒呼出小氣流,並嘗試將嘴浸入水中,待患兒適應後可逐漸將整臉浸入水中,在此期間,鼓勵患兒吐出氣體產生小水泡,示範並輔助患兒節律呼吸。⑤嘗試獨立漂浮訓練,在患兒適應水療後,鼓勵患兒利用浮板、背漂等工具獨自漂浮。

感統訓練與水療訓練,對腦癱患兒進行康復訓練,提高患兒協調性

腦癱患兒不僅運動功能及智力水平較同年齡兒童低,還常伴平衡感等感覺障礙,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因此,在調節患兒肌張力的同時,還需同時改善其感覺異常狀態,以提高患兒自我行為控制能力,而促進其運動協調。感覺統合訓練可綜合調控患兒各器官感覺,促通運動感覺而調整患兒運動模式的協調性,水療法亦可利用水流壓力及阻力等物理刺激提高患兒對自身行為的控制能力。家長對患兒進行康復訓練時可以借鑑兩種方法,相互配合進行康復訓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