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北大地上一座歷經千年依然屹立長存的古城——舊縣村「嘉道中落」


河曲縣舊縣鄉,坐落在黃河支流澗河邊上,雄踞高崗,東、南、西、三面臨溝,城垣順山勢而起落,依溝壑而曲折,周長約3公里。南北稍長,東西較窄,北部較闊,西南部狹長,形狀猶如鳳凰展翅,故又有“鳳凰城”之稱。

舊縣鄉古村位於河曲縣境中部偏西,面臨黃河,北踞高崗,清乾隆二十九年之前,舊縣一直是河曲縣的縣治所在。據考證舊縣乃五代北漢時置雄勇鎮,北宋太平興國七年建立火山軍。城郭土胎歷經宋、元、明、清等朝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據河曲縣志記載,舊縣古城是一個耕讀並重、宣揚儒學、注重教化的古村落。歷史上元曲四大家白樸祖籍就是河曲縣舊縣。

明代中期在土夯牆上包的磚,現存城牆也多為明代所築。

舊縣古城的明代城牆大約有三分之二還保留著,不過經歷數百年的歲月侵蝕,看上去很像蜂窩狀。

古城裡,街巷路面全部用青磚或大沙石條塊鋪設。東西一條大街曲折拐彎貫穿全城。不少房屋隨雕刻精美,卻因長久無人居住,已經塌陷,許多角樓、望樓、寺廟都已毀壞殆盡。

古城院子多為四合院,一些院子仍有人居住,木門輕掩,院子乾淨整潔。

一座邊塞重鎮,歷經1000多年的風雨滄桑,仍然巍然屹立在晉北大地上,沐浴著新世紀的陽光。如今中國還有多少這樣的千年古鎮,飽受經歷滄桑,如今就像家道中落,不是應該是“嘉、道中落”。 謝謝欣賞,喜歡請關注,我是您的朋友漫城。歡迎留言我們一起了解西北真正的邊陲小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